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字词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语文教学中的字词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们大家知道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识字教学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到了中学阶段,识字教学却逐渐退出了广大教师的视野,大家不重视字词教学。作为语文教学,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字词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作为语文教学,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中学阶段识字教学不但不能淡化,而且应该把字词教学作为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语言素养的重要基石。当然,作为中学语文教学,识字教学应该要提高档次,不能再让他们机械地识记字形,要让他们从字的文化内涵上来把握汉字的特点,体会文字之中所包含的智慧,从而真正理解字的含义,体会汉字的魅力之所在,增强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认同感。

看起来简单的汉字结构里面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凝聚着丰富的民族智慧。我们只要从这个角度来学习字词,就可以很容易让学生理解字词的含义。识记字词的形状,同时又是丰富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的有效载体。比如年龄的“龄”字,许多同学不理解为什么要以齿字作为部首,如果我们让学生从身边的知识学习了解,他们很容易就会对这个字的结构有全新的认识,对这个字也会有全新的感受和认识。在我们本地,有许多牛羊贩子,他们在买牛羊的时候,常常了解牛、羊、驴子的年龄,都要看牛羊等动物的牙齿,他们可以通过牙齿来断定它们的年龄。在本地,我们还在一些羊的名称中带有这样的信息,比如“二齿”表示这个羊年龄是二岁,“六齿”说明这个羊年龄是六岁,如此等等。

我们有丰富的成语典故,这些典故非常精炼,生动,形象,且富有一定的哲理性,寓意深刻,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成语背后的这些知识,让学生准确把握成语的内涵,理解成语的含义,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错。学习古文,重视挖掘用典,特别是古诗还要重意象。比如松,竹,梅,菊,在古代有许多别称,让学生学这些词语的别称,一者可以体会作者行文风格,二者可以了解内涵;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汉字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书写工具,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积淀着许多的民族智慧。学习汉字的过程既是学习语言文字,更是学习一种文化,一种民族文化的思维习惯的过程。文字的创造与发展过程,字义的演变过程,是我们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也是我们民族智慧凝聚的过程,学习字词不但可以让我们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同时还可以获得许多思维上的启迪。语文之所以是人文性的课程,原因就在这里。因此,字词的学习不仅仅是字形结构的识记,更主要的是对字形的理解和认识。我们说语文是人文性的课程,那么语文的人文性表现在哪里?笔者认为就在这些基础的字词之中蕴含着。我们许多老师似乎把人文性神圣化了,认为人文性是单独进行培养的,但是他们不知道,人文性的培养是蕴含在语言性之中的,是通过语言的习得而获得的。在这个意义上,人文性和语言性统一了起来。

其次,根据部首,深挖字的原始意义,从而从根本上来认识这个字。比如,“红颜知己”的“颜”有“页”部,而页部与头有关系。这就使许多学生不能理解。头与颜色差距很大,这二者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原来,“颜”现代有“颜色”意义,但在古代却是“额头”的意思。后来词义扩大,由额头到人的脸面。因为人的脸上的颜色既是健康的象征,也是美的外在表现。这样,“颜”就了“脸色”的意思,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扩大,就有了“颜色”的意思。顺着这样的词义演变的轨迹,我们就能看清楚古代人们是如何思想的,这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都是很有意义的。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语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思维能力不是刻意来培养的,而是渗透在学生的语言的习得过程之中的,离开了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失去了依托。许多时候,我们只将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阅读写作教学中,却不知道在字词的学习中来渗透思维能力的培养。再比如,成语“不刊之论”,大家常常把这个词语理解错误,原因就在于他们不知道“刊”的本义。这就需要我们从“刊”的字形上来辨析。刊,干声,立刀部,与刀有关系,古代指消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消除,修改。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这样就不至于将这个成语理解错误了。再比如,乌鸦的“乌”和鸟儿的“鸟”字。这两个字差别只有一点,为什么?原来乌鸦是黑色的,它的眼睛也是黑色的,因为这黑,它的眼睛也就看不到了,而鸟能看到眼睛。天下乌鸦一般黑,乌鸦是黑色的,这个乌鸦的“乌”字就有了黑色的意义,然后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乌云、乌黑等词语进一步了解认识这个词的意义。

学习文言文, 最有效的办法是把古代的字词意义和现代的词义联系起来学习,这样既拉近了文言文和现代文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古今汉语言之间的差异,从而找到一条有效学习古文的途径,可谓一举两得。我们知道古代单音字占大多数,而现代汉语多音词占大多数。古代的许多字在现代都作了一个语素,要理解文言文,我们就必须要寻找与之相关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寻找与这个词相同或者相近意义的那个语素的词,这样,既对理解古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字的释义也有很大的帮助。古今词义尽管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这个变化过程也是有迹可循的,我们要顺着词义发展变化的过程,让学生深刻认识该词语的意义,把握词义变化发展的规律。这样可以让学生触摸到中华民族的思维习惯,开拓学生的思维领域,深化他们对字词的认识。

时下,我们的语文教师轻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似乎新课改不要语文知识。说到语文知识,许多教师都会嗤之以鼻,以为这有点落后。其实作为一种教学,语法知识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言的组织规律,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的学生掌握词语的含义,掌握词语的用法,不至于他们在写作中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错误。这会对规范民族用语,规范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起到很好的作用。学习词语,我们必须对词语的词性有基本的认识,这对学生使用语言具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我们能结合语法知识,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我们还要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特别是语法知识,让学生初步认识汉字的结构规律,规范它们的语言学习。使他们从小就受到严格的语言训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写作中词汇贫乏的毛病。

总而言之,我们说学生的语文素养,最根本的还是学生的语言素养,语言素养的核心是语言的使用。我们只有从根本上来了解一个字词的含义,才可以使学生获得真正的语言能力。同时,语言素养的获得,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

(周庭槐 甘肃省山丹县南湖学校 7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