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数学课改应把握的几点感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数学课改应把握的几点感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的发展、引导者和合作者 ” 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面结合自身近年来参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感受。

一、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一)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在 “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 基础上,创设 “ 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 ” 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 “ 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 ,参与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 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 。促使 “ 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的发展 ” ,使人人体验成功的喜悦,感悟学习数学的乐趣。在课改的今天,许多教师不但在教学态度上表现出亲切自然,并且在教学语言上体现了教师教学观、学生观的转变,过去教师让学生发言时,总是说“你讲给老师听”,现在更多的是说“请你讲给大家听听”。过去提问学生,学生答不上时,教师总是说“你坐下!”现在更多的是说“别急,再想想!”或“谁来帮一帮?”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紧张的心情恢复平静,再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是学物理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新课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样的观念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

(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 “ 讲数学 ” 、 “ 听数学 ” 、 “ 练数学 ” 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 鼓励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现和掌握数学知识。在没有实施新课程之前,教师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是完全由教材决定的,教师根据教材写成教案,课上就是“教教材、走教案”。今天的课堂教学,提倡把教教材改为用教材,做教材的主人,而不是做教村的奴隶,一步步“活化”教材,使之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如今我们意识到,教材只有某些知识传授的载体,它给予了我们一个知识框架和结构形式,但并不是唯一形式。要达到灵活,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的“用数学”时,根据学校刚刚举行过植树活动,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多媒体展示有关的图片,让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看到的是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兴趣盎然的纷纷提出问题,有的说:“左边有2棵树,右边有3棵树,一共有几棵树?”有的说:“穿校服的有4个同学,不穿校服的有3个同学,一共有几个同学?”有的说:“女同学有5个,男同学有2个,一共有几个同学?”这样的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动态的、发展的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新的教学课程观,不再把教学课程只局限于数学学科等狭的范畴来理解,而应该凸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在新课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注意适时适度的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想教育、美育教育、并与艺术科等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打破以往的“纯数学教学”。

二、把握特点,活用教材

与传统小学数学教材相比,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材做了重大变革,其突出了:注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课程环境;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所学的数学知识都必须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所以每一小节数学知识的出现,教材都提供了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为了 “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素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通过数学活动获得数学知识。倡导自主的、多样化的学习。如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 P9697“9 加几 ” 时, “ 有几瓶牛奶 ” ( 9 加几),教材给出两筐牛奶实物图(一筐 9 瓶,一筐 4 瓶),通过学生提问题,得出算式 9+4 。在计算 9+4 时得多少时,学生可以通过直接数瓶子得出: 9+4=13 ;或者把牛奶用小棒代替,数小棒得出 9+4=13 ;或者将 4 分成 1 和 3 ,先算 9 加 1 得 10 ,再算 10 加 3 得 13 ,即 9+4=13 ;或者把 9 分成 6 和 3 ,先算 6 加 4 得 10 ,再算 10 加 3 得 13 ,即 9+4=13 ,或者直接用 10 加 4 得 14 ,再用 14 减去 1 得 13 ,即: 9+4=13…… 总之,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讨出 “9 加几 ” 的计算方法,在鼓励计算方法多样化时,实现计算方法最优化。练习题型设计上也充分考虑了一些开放题型,为了使学生喜欢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材引入了小学生特别喜欢的卡通人, “ 智慧老爷爷 ” 、 “ 笑笑 ” 、 “ 淘气 ” ,教材中很多问题的设计都富有弹性,使不同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产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相互交往的一种活动,而教材给我们提供的只是表态性教学素材,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加上教材编写过程中受篇幅的限制,教材编写人员与学生所处地域不同。因此一套教材所提供的各种素材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每一位学生。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 “ 用好 ” 教材,而不能 “ 教好 ” 教材,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教材,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如教学 “ 分类 ” 时,教师充分利用校内课程资源,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扩大取材范围,增加了学生熟悉的玩具、书、衣物等,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思考空间,同时向学生展示 “ 有大堆零乱物品 ” 的场景,使学生自觉产生要收拾、整理的愿望。从而引出课题,渗透分类思想。然后以评选 “ 最佳小管家 ” 作为奖励机制,让学生共同把教室里的杂物,按品种进行分类。每组选取一样后,让每组学生把小组内的物品按照一定的标准,再一次进行分类,让物品摆放得有序、整齐和美观。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分类,明白学习分类的必要性,使学生对学习分类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堂上,再通过大家齐动手整理教室,自己动手整理书包,使学生非常容易地掌握了 “ 分类 ” 的方法,也养成了整洁爱美的良好习惯。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是生活,数学就在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