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大力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有利于学校组织教学,又有利于学生开展实践操作。但我国工学结合的模式并不完善,本文对我国工学教育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非常的适合于高等职业教育,也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源自于国外,美国、荷兰等国首先实施了这样的教育模式。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逐步传入了我国。

何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作为培养方的高职院校与作为用人方的企事业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灵活的教学形式工学交替,让学生一部分时间学习基础知识,进行技能训练,另一部分时间统一到企业参加生产,感悟实习,形成学习―实习―再学习―再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的培养模式可以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接轨,既满足了市场对相关人才需求,又减轻了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模式是校企共同作用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学到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促进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行过程中的问题

我国在引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学结合开展不够深入

这个问题很明显表现在学生的时间分配上。学生仍然沿袭了传统教学中的时间分配方式,把时间主要分为课堂理论学习、实验操作学习和毕业实习等三个部分。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时间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学校教学和企业实习,并实现这样的循环。这样的情况说明,工学结合的一些精髓性的东西在中国的实施过程中没有得到体现,工学结合开展的程度还够深入,只停留在表面上。

此外,对课程的设置也没有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使教学不能适应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高职院校所实行的培养模式,既没有完全改变传统教育的模式,也没有按照工学结合教育模式要求开展教学,导致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四不像”。

2.缺乏法律明文,企业配合程度不高

虽然我国已经有许多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政策性文件出台,国务院和教育部都高度重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开展,但是,相关的正式法律还没有出台。由于缺乏正式的法律规定,工学结合教育重要的另一方――企业就不会积极配合。我们反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展顺利的国家可知,企业的配合是真正实现工学结合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如果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企业真正深入参与到工学结合的模式中,并配合学校的相关要求,学校的教学现状将会改善很多。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策略

1.进行课程设置体系的改革,保证工学结合能深入开展

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打开了学校教育封闭的大门,使学生直接与企业接触,直接与毕业后的工作接触。要深入开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就要进行课程设置体系的改革。就业难问题一直都是困扰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和企业的人才需求不匹配,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技能并不为企业所需。因此,学校教学要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让企业参与课程的设置,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2.加快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立法

采用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环节之一,但企业的不配合严重阻碍了工学结合模式的发展。没有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难上加难。所以,国家应该加快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立法进程,让企业和学校做到有法可依,更大程度落实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同时,可以通过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到工学结合模式中来,调动企业方的积极性。

总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合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教育模式,虽然现阶段由于观念和政策方面的原因实施力度不够,取得的效果也不明显,但许多成功的案例表明,这一模式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和解决就业难问题的一条明路。我国应该加大工学结合的力度,使这一人才培养模式顺利进开展,它将极大地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