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胫腓骨骨折经皮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胫腓骨骨折经皮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胫骨骨折; 腓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7(a)-071-01

2001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采用经皮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将围手术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203例 ,男125例 ,女78例;年龄 11~75岁,平均 44岁;伤后得到治疗时间 2~ 11 d,应用多功能外固定器固定61例 ,经皮钳夹固定108例,双针夹板固定34例。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首先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与患者交谈,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耐心细致地为患者介绍与其疾病有关的知识及康复计划,在交谈与宣教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产生安全感、信任感,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2 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 ,如面条、米粥、蔬菜之类,忌食辛辣肥腻之品;骨折中期,瘀未尽去,筋骨未连,饮食宜进调和气血、接骨续筋之类,如牛奶、豆类、瘦肉、排骨汤及鱼类等;骨折后期,体虚未完全恢复,骨折还未坚固,需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可进食营养丰富的滋补之品,如动物肝肾、红枣、桂圆等,加速骨折愈合。

2.3 整复前护理

根据骨折部位,置患肢于合适的。同时,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循、感觉、运动情况,观察患肢肿胀程度,注意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协助医师做好整复前各项准备工作;整复前1 d,做好患肢的皮肤清洁消毒,以避免术后针孔感染;整复前6 h禁食水,整复前30 min肌注鲁米那0.1 g。

2.4 整复后护理

2.4.1 保持外固定稳妥有效①经皮钳夹外固定术后应抬高患肢25 cm左右 ,屈膝20~30°,踝部稍垫起,使跟部悬空,以防足跟部受压;患肢上放置肢体保护架,防止衣被牵拉钳柄或钢针,造成痛苦。2次 /d持钳夹轴部沿患肢纵轴方向轻轻摇晃钳柄,检查钳夹是否滑脱。②多功能单臂外固定器固定后要求抬高患肢,在月国窝处垫以薄枕,使膝关节屈曲 20°~30°,以利于静脉回流,促进消肿。待骨折达临床愈合后 ,松开伸缩杆 ,使骨折端在运动中产生纵向挤压刺激,促进骨折愈合。③双针夹板固定术后肢体应置于中立位,用棉垫垫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嘱患者进行允许范围内的活动,耐心解释其保持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严防因变动造成骨折再移位。应注意观察夹板扎带的松紧度,一般以扎带上下移动1 cm为宜。扎带过紧,易发生骨折端皮肤压伤 ,还会造成骨折远端血循障碍;扎带过松,则失去约束作用,骨折端会发生错位[1,2] 。

2.4.2 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循环根据运动情况观察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肢端体温、颜色、活动情况。若患肢出现严重肿胀、持续性疼痛或麻木、冰冷、紫绀或苍白时,应立即报医师予以处理,以免造成肢体坏死。

2.4.3疼痛的护理疼痛是骨伤后常见症状之一,可根据疼痛的性质、部位、伴随症状以及患者的心理状况等,分析导致疼痛的原因。整复后前3 d,主诉伤肢疼痛者,注意是否局部有压伤;如果出现患肢伤处跳痛,伴有体温升高时,应考虑有发生感染的可能;因活动或移动后而引起疼痛,应考虑是否骨折再移位,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2.4.4 经皮针孔的护理经皮固定治疗最易发生感染的部位是针孔,因此针孔处每日应以 75%乙醇滴注2次,所盖敷料每周更换2次,若有渗出物,应及时更换敷料,并观察针孔周围有无红肿现象。

2.4.5 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强直,避免和减少后遗症的重要措施,因此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功能锻炼是骨科疾病治疗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动静结合原理,在外固定牢靠的前提下,于术后当天即可开始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舒缩锻炼、踝关节屈伸锻炼以及膝关节的被动活动。1~2周后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锻炼,固定牢靠者,可下床活动。对于体质较强者,应由专人协助其扶双拐下床活动。下床前必须确保外固定器固定牢固。同时,要向患者解释清楚,进行早期锻炼时可出现针眼疼痛、肌肉收缩疼痛、伤肢轻度肿胀、发紫等现象,并告诫患者要循序渐进。

3 讨论

应用经皮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其方法简便,后遗症少,功能锻炼方便,疗效较好。而在经皮固定后,临床观察与护理显得相当重要。根据胫腓骨骨折的特点,制订详细的护理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临床护理,使患肢的观察、护理、功能锻炼以及全身的锻炼、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相统一,达到局部、整体的身心兼顾。

[参考文献]

[1]黄海燕,宋修梅.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辨证施护[J].中医正骨,2000,12(4) :52.

[2] 龚少玲,叶月花.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术后护理[J].中医正骨,2000,12(10):59.

(收稿日期:2007-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