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近四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试题评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近四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试题评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2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试题整体上体现了诗歌试题稳中求变的特点。2013年,我们怎么样才能科学备考呢?笔者试从高考古代诗歌试题命题形式的稳定性、命题材料与考查内容的多元性、价值取向的开放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2009-2012年四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试题进行具体阐述。

一、命题形式的稳定性

1.诗歌试题的分值逐年上升,重视程度增加

古代诗歌在高考试题中所占的分值逐年上升。据统计,四年的发展趋势是,单套试题的最低分值6分,保持不变,最高分值由11分提升到17分。分值为8分的试卷套数由6套提升为9套。全部试卷的平均分基本呈上升趋势,2011、2012年均保持8.6分。

2.题量大部分为3道,主观题占主要地位

古代诗歌的分值在逐年增加的同时,题量也有所上升,且多为主观题。据统计,四年来的试题发展趋势是除少数试卷为1或3道题以外,大多数试卷为3道题。而且大多数试卷是主观题占据主要地位,只有北京卷和上海卷仍然保留着客观题。可以看出,古代诗歌试题中,主观题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

二、命题材料与内容的多元性

本部分笔者重点从时代、体裁、作者、注释与考查内容等方面,对高考古代诗歌试题进行评析

1.测试材料来源,以唐宋为主,时间跨度逐步扩大

一直以来,唐宋诗词在古代诗歌试题中占据统治地位,但自2007年开始,测试材料来源的时间跨度不断扩大。据统计,2007、2010、2011年的测试材料时间跨度最大,从先秦到清代的诗歌均有涉及。2008、2009、2012年的测试材料,时间跨度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唐宋时期。从2010年开始,唐宋诗词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金、元、清所占比例有所增加。不同时代的诗歌,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诗歌体裁的多元化,利于学生了解不同时代文学的风格和历史文化,提升文学素养与文化底蕴。

2.体裁以诗、词为主,兼有古体诗和曲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三类。高考古代诗歌试题中,诗、词占据重要地位。近四年,诗歌试题主要考查的体裁包括七绝、词、五律和七律,还有古体诗和曲。其中,七绝和词所占比重最大,四年平均考查为5道,其次是五律,平均考查为4道,七律平均为3道。所占比重最小的是古体诗和曲。近四年,只有2009、2010年考查了古体诗,曲也只有2010、2011年有所考查。

3.名家逐步隐退,比较熟悉或陌生作家逐渐增加

2009年,杜甫、辛弃疾、陆游等名家还有所考查,但此后,诗歌试题中几乎看不到这些人,取而代之的是比较熟悉,或是完全陌生的作家。如2012年,除比较熟悉的秦观、张九龄、杨万里等作家外,其他均是学生和老师都陌生的作家,如金銮、王寂、曹伯启、钱、白埏等。这一现象,在2009年就已经出现,如有宋羽、张孝祥、张先、严武等陌生作家。这样的命题趋势,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押题,体现了高考的公平原则。

4.注释越来越普遍

注释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鉴赏诗歌的难度,有助于更好地考查学生利用、整合信息的能力。2012年全国17套试卷中,只有4套卷没有注释,其余全部有注释。注释内容以难解字词和作者为主,也包括典故、地名和出处等。

5.考查内容以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为主

从每年的考试大纲来看,诗歌考查的内容基本稳定,包括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近四年,古代诗歌试题考查形象与语言的比重较小,侧重考查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其中,表达技巧的考查灵活、多样,而不拘泥于几种技巧。

(1)形象,以考查意象为主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人物形象包括叙事诗中塑造的形象和抒情诗中的主人公;景物形象包括蕴含诗人情感的单个意象和多个意象组合构成的意境。

近四年,考查形象的试卷数量大致呈下降趋势,诗歌意象考查的比重虽然四年保持最大,但也呈下降趋势。考查意象主要的题型是赏析题,题目形式主要是“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另外,上海卷、北京卷的选择题部分选项也涉及诗中意象的考查。其次是考查意境,主要的题型是赏析题,题目形式主要是“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考查人物形象的比重最小,但近四年有所上升。

典型例题:2011年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j除州狼牙山,槎(cha):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整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几个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提问形式:这几句或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提问变式:作者塑造的形象有什么寓意?作者笔下的某一意象有何特点,象征了什么样的形象?

解题思路:第一,找到诗词中诗人描绘的形象的相关诗句,明确形象类别(景、物、人);第二,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第三,结合诗词主旨分析作者写这一形象的原因;第四,指出作者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以上四个答题要点,根据具体诗歌情况而定,无需面面俱到。

(2)语言,考查语言风格和炼字的比重呈交替占优的趋势

近四年,高考古代诗歌试题中,考查语言的试卷在3-6套之间,所占比重不高。其中,考查语言风格和炼字的比重呈交替占优的趋势。考查语言风格的主要题型是选择题和简答题,考查字的主要题型是简答题和赏析题。

经典例题:2010年湖南卷

11.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

好事近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4分)

参考答案:“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苹、红蓼相互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愉悦人心。

题干形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题干变式: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或赏析某字的妙处。

解题思路:第一,解释该字在诗中的含义;第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人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指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表达技巧,考查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近四年,高考古代诗歌考查表达技巧的比重在61%~82%之间,可见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试题中的重要地位。其中,考查修辞手法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考查描法,考查结构作用,所占比重最小的是考查抒情手法。考查修辞手法平均8套,描法平均6套,结构作用平均5套,抒情手法平均只有3套。四年中,考查了三年的分别是借景抒隋、情景交融、渲染、虚实相衬、拟人、用典、借代、对偶、呼应、线索、铺垫。其中包括抒情方式的2个要素,描法的2个要素,修辞手法的4个要素,结构作用的3个要素。由此可见,在古代诗歌阅读试题“表达技巧”的考查中,对修辞手法、描法、结构作用是重点。另外,直抒胸臆、借古讽今,四年内均没有考查过。可以看出,古代诗歌试题表达技巧的考查丰富多彩,全面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利于学生多角度、多元解读诗歌。

经典例题:2009年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6分)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23.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对比(反衬),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题干形式:这首诗或某一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题干变式:请赏析这首诗或某一联的艺术手法,或这首诗是怎样抒感的?

解题思路:第一,指出采用了哪一种或哪几种表达技巧;第二,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使用这一种或这几种表达技巧;第三,指出此种手法的表达效果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4)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主要体现在诗歌的题材上

弄清诗歌的题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诗人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古代诗歌的题材主要包括山水田园诗、送别诗、边塞诗、怀古咏史诗、哲理诗、托物言志诗、羁旅行役诗等。

近四年,古代诗歌主要考查的题材是写景诗、思乡怀远诗、抒怀诗。其中写景诗所占比重最大,但2012年没有考查,且有下降趋势。其次是思乡怀远诗和抒怀诗,四年连续考查,且比重较大。咏物抒情诗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并逐渐成为重要的考查题材之一。山水诗、送别诗、怀古诗等只在个别年份考查频次较高,但也值得注意。

三、试题价值取向的开放性

新课改以来,高考语文试题也不断改革,在稳中求变的原则下,不断创新,以符合新课改的精神。近四年,开放性的题目设置比较常见,如2009年广东卷:“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2010年安徽卷:“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2011年湖北卷:“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2012年四川卷:“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等等。近四年,由学生自主选择的开放性题目在古代诗歌试题中不断增多,正是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评价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

综上所述,命题形式的稳定性是高考古代诗歌试题的基本特点,命题材料和考查内容的多元性是主要方向,价值取向的开放性是核心精神。所以看出:稳定性、多元性和开放性是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未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