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动物的迁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动物为什么要迁徙?是何种因素触发了动物的迁徙运动?面对数百甚至数千公里的迁徙路程,动物是如何定向,又是如何准确、及时地返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迁徙途中,它们在何处停留,在那里又会发生什么情况?
动物迁徙的距离能够长达万里,是这样的吗?炎热的夏晚,一旦被凉爽的秋夜替换时,北美辽阔的天空中,便挤满了各种急匆匆赶路的过客――数不清的鸣禽、猛禽、水鸟和昆虫,正鼓翼争相飞向南方;无边无际的海洋中,鲸鱼、乌龟、鲨鱼和其它水生动物,你追我赶,游向它们的冬季家园;而陆地哺乳动物,从麋鹿、大角羊到北美驯鹿,正沿着古老的迁徙路线,奔向温暖的低纬度地区和水草茂盛的草场。
野生动物的季节性集群迁徙活动,一直是科学家最想解开的谜题。依靠先进的跟踪装置,他们现在已经知道,某些迁徙动物的行进距离十分惊人。科学家利用电子跟踪器,研究乌黑鹱的迁徙,结果令人惊讶――乌黑鹱是累积迁徙距离最远的动物。一只乌黑鹱在一年里往返来回的迁徙旅程,加起来接近6万公里。不过,也有研究认为,北极海鸥从北极飞到南极,再返回北极,其一生会经历80万公里的旅途劳顿。它们的旅程可能比乌黑鹱更长。驼背鲸往返于中美洲沿岸的繁殖地与南极洲沿岸的觅食地之间,其往返距离超过8000公里,可谓哺乳动物中的“迁徙冠军”;一种濒临灭绝的棱皮龟,穿越太平洋时,需游2万多公里,可以说是海洋脊椎动物中的“旅行之王”。
如果单纯从距离来看,则没有哪一种动物能超过鸟类。乌黑鹱从新西兰出发,飞过智利、日本、美国的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州,然后横穿太平洋,再回到新西兰,一个循环旅程达到6万多公里,200天,平均每天飞行300多公里;黑尾豫能从新西兰飞往朝鲜,一口气飞行1万多公里,中间不做任何停留,到达朝鲜后稍作休息,然后继续飞向美国阿拉斯加州繁殖地。迁徙旅程最短的是蝾螈,它的冬季越冬巢穴,与它的繁殖地之间,往往只有几百米远。
动物为什么要迁徙呢?
季节性气温变化是动物迁徙的原因之一。根据食物可用程度进行的迁移活动,常常取决于季节性的气温变化。比如,当冬季来临,许多鸟类的食物――昆虫突然消失时,食虫鸟就会开始飞向气候更温暖的地方,以寻找更丰富的食物资源;而随着小型啮齿动物和鸟类越来越少,像北美红尾隼这样的食肉鸟,就不得不飞向墨西哥或墨西哥湾沿海地带;同样,当冬季到来,北方地区各大小河流冰封后,以鱼和水生植物为食的动物不得不迁往南方。
迁徙现象,可能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动物身上,淡水湖泊里的微生物随着温度的变化,季节性地从深水水域迁移到浅水水域。生活在大海里的鲸鱼,秋季从亚北极水域迁移到亚热带水域生育后代,晚春时再返回到食物丰富的冷水水域。人类也有迁徙现象,例如,生活在喀拉哈里沙漠的布须曼人,尾随着他们赖以为生的动物,进行迁徙活动。
狗和猫能跨越数千公里,克服种种艰难险阻,最终回到主人的身边。动物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动物有时远离家乡,但它们总能够设法找到回家的路。这一现象,一直令科学家感到迷惑不解。科学家一直未能找到真正的答案,但许多动物学家将动物远距离迁徙的能力,归因于其超强的导航能力。乌黑鹱是新西兰的特有物种,每当天气转凉时,它们就会越过太平洋朝着北边迁徙,最后到达美国的加利福尼亚、阿拉斯加州和日本海岸,在那里度过温暖的夏天。
像美洲野牛、羚羊之类的食草哺乳动物,大多以集群形式,一起吃草。一个地区的牧草,很快就被它们吃光。如果是在夏季,草会很快再长出来。在草重新冒出来之前,食草动物常常会漫游到附近不远的地方,寻找新草地。当草再次覆盖大地时,它们就会重新回到原来的牧草地。但是,如果是在冬季,草吃光后,就不会再长出来,这就迫使动物们旅行到更远的地方,以寻找新的食物资源。直到春季来临,大地复苏时,它们才再次返回到它们以前的食源地。
动物迁徙的另一个原因,是找到一个相对安全、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生儿育女。绿龟就是一种因生殖原因而迁徙的动物。当产卵季节来临时,雌绿龟就会离开它们的栖息地――巴西沿岸,游到2000公里之外的阿森松岛,然后拖着疲惫的身躯爬到海岸上,在松软的沙滩上挖一个浅坑,将卵产在里面。在生殖任务完成后,绿龟将返回巴西海岸。
淡水鳗主要栖息于北美和英国的河流里,但为了生殖后代,它们沿着古老的迁徙路线,从大西洋两岸,一直游向百慕大和波多黎哥之间的马尾藻海,并在这里完成生殖任务。之后,它们再游回到原来的大陆河流。幼鳗出生后,需要1到2年的时间,才能抵达美洲沿岸,而要游回到英国的河流里,更需要花3年的时间。淡水鳗在咸水和淡水之间的这种转换活动,涉及到一个迁徙适应性问题,即肾功能的生理转换。如果没有这种适应转换,淡水鳗就不可能在不伤及身体的情况下,在两种完全不同的环境下生存。
(摘自南海出版公司《不可不知道的科学大探索》 作者:刘荆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