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动作规格与风格的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动作规格与风格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中国舞蹈教育培养课程体系中,民间舞始终是一门不可缺少的专业必修课。本文先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目的、意义以及特点先做以介绍,进而对民族民间舞的动作规格与风格做重点分析。

关键词:民间舞教学;动作规格;风格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113-01

一、民间舞的教学目的和意义

民族民间舞蹈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富有特色的音乐旋律以一门独立的学科进入舞蹈教学课堂,它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训练课,也是培养舞蹈演员、舞蹈编导、舞蹈教育、舞蹈理论研究工作者的专业必修课程。民间舞这门课程所担任的教学任务及目的是:通过系统规范的教学内容,配合相适应的、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民间舞基础知识、技术运用方法、基本能力(形态技能、心智技能)等诸多方面得到培养开发和训练,以适应掌握各种民族民间舞所特有的动律、风格和节奏,提升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为学生在舞台艺术实践和将来从事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科研创作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二、民间舞的教学特点

民间舞的教学特点,体现在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代表性的民间舞为教学内容。其教材是经过无数艺人和民间舞专家、舞蹈教育工作者几十年的悉心研究、精心磨砺、提炼升华、实践探索而逐步规范形成的,非常丰富而具有代表性,有较强的系统性和规范性,这是培养训练学生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有很大的训练价值意义。在民间舞教学中,以具有训练形体技能和心智技能两方面价值和作用的内容,着重解决学生的身体松弛和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气质性以及控制力、力度、弹性、速度、节奏感、乐感、技术技巧性和表现力等。学生通过长期实践与研究学习,不但学到和提高了表演技能和心智技能,还体会感知和掌握了解了不同民族民间舞的风格韵律和民俗风情,包括对其民族审美思想、审美追求、审美心理、审美表达和审美情趣等基础文化知识的积累。这容易激发学生尊重和热爱民族舞蹈艺术的热情与追求,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与培养,有利于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不同地域的民间舞,其舞蹈的形式、风格、动态有其共性,也有个性,而民间舞蹈内在特有的规定性,形成了民间舞蹈自身特有的风格特点和形态样式。例如: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概括为“稳中浪”,动作急出慢落、有动有静、有张有弛,音乐曲调以唢呐和小钹器乐吹奏出迷人的节奏变化,把舞蹈烘托得更动人,为其舞蹈的“艮劲儿、美劲儿、泼辣劲儿”增添声色。从动感和风格上,艺术地概括出东北秧歌的韵律感和审美特征。由此可见,在民间舞的教学中,动作规格的要求(动和静、力度大小、位置、高低、过程、线路、方向等的规范)、风格的把握,是学习民间舞方式方法中的着眼点,也是民间舞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两个环节。

三、民间舞的动作规格与风格分析

由于各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风土人情、历史进程、自然条件,形成了各民族舞蹈独特的风格特点,在民间舞教学中分析研究民间舞动作规格与风格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它能更好的让学生准确把握不同风格的民族民间舞的动作规格与表演风格。从理论上分析:规格是风格的基础,风格是呈现的结果。其实民间舞的规格和风格是相互融合的,规格(动和静等的规范)与风格(气质、情感、格调、节奏等)只有水融、紧紧相扣才能表现出民族舞独特的美感。如;朝鲜舞中的膝盖柔韧的动作屈伸,身体的呼吸移动、手的自然下垂、抽丝般的舞韵“雕塑感”;维吾尔族民间舞的优美挺拔、步伐稳健,“上身洒得开、脚下不离散”,以及山东鼓子秧歌舞中的“稳、抻、沉”等,都成为表现细腻情感和内在精神气质的基础。教学中仍有主次之分,当进行不同民间舞的教学时,开端应以学会动作、掌握要求、明确规格为前提,在动作熟练协调之后,应着重于风格气质的训练、培养把握和情感方面的细致启发和诱导。如:藏族舞――松垮、弓腰、曲背和膝部的松弛和颤动是藏族舞的主要特点。蒙族舞――肩部、手臂动作丰富,步伐常模仿“马步”。傣族舞――具有安详舒缓的动律、“三道弯”与“一边顺”的舞蹈造型。维族舞――维族舞蹈以“移颈”、“打指”、“翻腕”为特征,并配合快速、连续的旋转,具有热情、乐观不轻浮,稳重细腻却不琐碎的风格韵味。当组合形成最后阶段时,动作融合了情感、动律、规格、节奏、音乐等几方面后,再注入民间舞的“自娱性”的要素(自我主观感觉发挥),并贯穿到整个学习民问舞教学及表演的全过程中,这才能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四、结论

在民间舞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真正的“学会”跳民间舞,首先就应掌握规范的舞蹈动作,把握舞蹈特有的风格特征。要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体会、了解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动作规格与风格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到融会贯通,不顾此失彼,才能避免“形似神不似”,从而达到神形兼备、意韵融合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潘志涛.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2]孙静.论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动作规格与风格的关系[J].东方艺术,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