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死亡诗社》中体现的美国浪漫主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死亡诗社》中体现的美国浪漫主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是一部极具美国浪漫主义风格的电影作品。影片中三组矛盾冲突贯穿始终:非传统教学向传统教学提出的挑战;重视个人选择而不顾家庭众望;唤醒生活而不再埋葬希望。这三组矛盾的激化体现了当时美国人所追求的向往自由、反抗世俗的浪漫主义情怀。

[关键词]《死亡诗社》;美国;浪漫主义

一、剧情简介

电影《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是一部反映校园生活的影片,且极具浪漫主义色彩。故事发生在一所百年名校威尔顿预备学院,它始终坚持“传统、荣誉、纪律、卓越”的校训。一所秩序森严的学校寄托了家长们的众望――他们把孩子送来接受这种刻板式的教育期待着他们成为未来的律师、银行家、医生……校训虽然是老师和家长的精神支柱,但在学生嘴里,这支柱却被替换成了“嘲弄、恐怖、颓废、排泄”。在他们心目中,这学校如地狱一般,凝重的气氛让人窒息。Keating―― 一位与众不同的老师突然间闯入了学生们枯燥而烦闷的生活,他用自己非传统的教育方式告诉学生,“所以我们要‘Carpe Diem’(抓住时间,唤醒生活),让生命超越凡俗。”Neil,Todd,Dalton等几个学生深受老师的影响,他们学会大胆地释放自己的激情和欲望,他们悄悄地组织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秘密团体“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在这里他们尽情地释放,作诗、看裸女照片、分吃小零食、击鼓狂欢……这里的一切让孩子们的血液渐渐地燃烧起来。一向不违父命的Neil执意参加了“仲夏夜之梦”的演出,面对父亲的严厉训斥他选择结束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胆小的Todd在基廷的激将之下涌出连贯的诗句,而且在Keating被迫离开学校时他敢于第一个站在桌子上喊出:“Oh Captain,My Captain!”

二、美国浪漫主义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在世界文学宝库中无法占据头号交椅,但是在美国文学中却具有开创一代先河的作用。美国浪漫主义时期开始于18世纪末,到美国内战爆发为止,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大多数美国文学作品中,普遍强调文学的想象力和情感因素,注重生动的描写、感官的体会和对超自然力的描述。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重在表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它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想象力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且注重艺术效果。到目前为止,虽然人们对《死亡诗社》的研究和评论很多,但这些研究主要是从社会影响角度进行的,例如:研究影片中体现的教育思想,或从文学和诗歌的角度,而对《死亡诗社》反映的美国浪漫主义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三、三组矛盾冲突体现的浪漫主义情怀

三组矛盾冲突的抗争贯穿整部影片使情节跌宕起伏,这三组矛盾是影片的灵魂所在,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突出特点就是强调追求个体的自由与理想。向传统教学的挑战、向世俗的挑战、追求自由的力量使得一位主张非传统教学的老师带领着一群被世俗压抑的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反抗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压力。

1. 通过非传统教学向传统教学提出挑战来体现浪漫主义

Welton 学院秉承的传统和纪律,墨守成规的传统教学。传统循规蹈矩、填鸭似的教学,一群受传统教育的学生和一位反传统教育的老师,在他们之间究竟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Keating激情四溢、卓尔不群的教法,在威尔顿掀起了惊涛骇浪。他让学生撕掉课本中那算术公式般的序言,他鼓励学生站到课桌上,用自己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他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走路寻找自己的步伐。他让学生鉴赏有思想的诗歌并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他用诗歌引领学生,激发学生。他让沉默、自卑的Todd在全班同学面前发出内心原始的咆哮。Keating唤醒了学生沉睡的灵魂。这势必引起矛盾和冲突:代表传统权威的学校、家长,和代表自由与激情的学生。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的,充满束缚和压抑,另一个则是梦想的,充满热血和激情。Keating是这两个世界的联系点,当然也是矛盾冲突的胶着点。他是现实世界里的老师,更是指引学生发现并珍视内心梦想的船长。

学生们被改变了:懦弱的Neil变得勇敢,莽撞的Dalton变得成熟,胆小的Todd变得有激情……他们不再是完成父母期望的读书工具。他们开始反抗那些厚重的期望、陈旧的价值观,反抗世俗的眼光和名誉的诱惑。但现实终究是残酷的,Dalton被学校强制退学;Neil在成功的戏剧表演后自杀;Todd不得不在诬陷Keating的调查材料上签字。Keating最终被指控为教唆学生、导致Neil自杀的罪魁祸首,被学校开除。或许这是先驱者的命运?看到最后Keating离开时,同学们都站到桌子上为他送别,胆小鬼Todd第一个站出来,喊出“Oh Captain! My Captain!”为Keating送行,接二连三学生们一一效仿,无声地反抗着压抑他们心灵自由的一切,学生们在用行动告诉我们:自由和梦想可以战胜一切。

2. 不顾家庭众望,重视个人选择,矛盾中体现浪漫主义

Todd每年过生日都会收到父母送的同样的生日礼物――文具盒,正当他坐在天桥上独自一人“享受”着自己生日的时候,Neil的开导让Todd心中压抑的乌云烟消云散,Neil建议让这个崭新的文具盒变成一只会滑翔的飞机,反正明年的生日还会收到一个同样的文具盒,Todd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他拿起文具盒从天桥上扔了出去……文具在空中散落开来仿佛被封在笼子里的生命一下子获得了自由。

Neil家庭并不富裕,父母不惜过拮据的生活省下钱来把他送到学费昂贵的Welton学院就读,父母希望通过儿子考上大学来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一向对表演充满热情的Neil,在演绎中能释放自己,可父亲非但不理解他还强烈地反对Neil把时间浪费在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他只允许儿子做一件事那就是全力以赴地考上哈佛大学的医学院以后成为一名医生。Neil本是“好”学生,听话,顺从父亲,他在自由的可能下健康、积极地发展。而来自父权的压力迫使他放弃理想,本来他可以隐忍,可以选择暂时放弃,但这个纯洁的孩子选择了拒绝成长来逃避为传统所改造的命运。个人选择与家庭众望之间矛盾的激化最终换来的是Neil的死。

影片是关于死亡,然而也是关于新生的。在追逐自由与传统禁锢冲突的矛盾中,Neil是牺牲者,他的死亡是无奈的缄默。他的父亲并不认为自己的强压有什么错,反而将一切的罪归咎于引导Neil进行独立思考的Keating老师。但是,学生们最后地站出来却以独特的方式宣告了自己的不妥协,那种追寻真正生活的精神,是永远存在的。蒙昧―解放―镇压―觉醒,协奏曲般,反映出教育对年轻心灵的压迫和年轻心灵的成长与反抗、思想的禁锢与解放、灵魂的渴望与舒张。

3. 唤醒生活,不再埋葬希望,抗争中体现浪漫主义

彻底挖掘自我的天资还是在传统与社会压力下将希望埋葬……在板结、封闭的现实中,总有一些光,引导着被压抑的力量反抗或斗争。 影片中有两个场景意象让人刻骨铭心。秋野上黑压压的鸟群惊飞起来,其漫天之势宛如一股挣扎着奋起的力量,渴望一次不计代价不计后果的飞腾,即使稍纵即逝但也让这个世界听到了它们的声音。 Neil打算恢复“死亡诗社”,孩子们深夜爬起来悄悄地逃出宿舍大楼。虽然是漆黑的深夜,但那些穿行于迷雾间向往自由的身影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奔跑着;虽然看到的只是黑暗中的背影,然而那强有力的步伐带领着他们奔向某个山洞,在那里倾泻所有的愤懑,在亢奋的目光里寻觅生活的力量。 Keating喜爱诗歌,因为诗歌中的激情,是人类存在的证据。他坚持的,是大家应当有自己的想法,跟随自己的步调,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然后用最大的热情过属于自己的生活。他用自己的事业承载着自己的使命――唤醒学生对生活的希望,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大胆地追求自由,“仲夏夜之梦”的落幕让Neil最后却成为月光下自杀的悲剧少年,他想用死亡来唤醒生活在黑暗中的灵魂;胆小腼腆的Todd,最后却勇敢地反抗校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觉。在Keating 离开的一瞬间他的心灵得到了安慰,学生们站在课桌上向他呼唤“Captain”,Keating 虽然失去了一份工作但他却得到了学生们的肯定。是唤醒生活还是埋葬希望,影片通过对这对矛盾冲突的描写将故事撰写成一个关于自由与遵从、个人与权威、浪漫与现实相拮抗的寓言。

四、结语

整部电影充满张力、诗意和激情,一部美妙的“不时髦”的影片,一部令人喜悦的反传统教育学的影片,它聪明地使我们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这是非常罕见的。《死亡诗社》的真正主题在于创造性,影片本身就是一首激情的诗,作者以纯净的电影语言讲述了一个与自由、生命及传统有关的故事。贯穿影片始终的反映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三组矛盾相辅相成,反传统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们在迷茫中寻求自我,在黑暗中用无声的呐喊唤醒生活的希望。他们不愿做传统教育下的木乃伊,背负着父母与家庭的众望,将全部的自我掩埋得无声无息。这里有传统封闭与青春活力的对抗,“死亡诗社”是一个象征,一种理想。所谓“死亡”是凤凰涅式的死亡,是规整、呆板的庸常人生的死亡。也许正是借用了向死而生的含义,只有让不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思想,那部分灵魂死去,才能真正把握住属于心灵的那部分生命,开始真实的生,清醒的生,有意义的生。这种“死亡”境地正是影片的灵魂所在,因为紧随这“死亡”之后的不是泯灭而是重生。

[参考文献]

[1] Andrews,William L.Literary Romanticism in America[M].Baton Rouge: Louisiana University Press,1981.

[2] 卢敏.美国浪漫主义时期小说类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 刘森,耿会芹.让诗歌充满你的灵魂――从电影《死亡诗社》看基丁老师教学生鉴赏、感悟与创作诗歌[J].国外语文教育,2007(06).

[4] 美国国务院.美国文学概况[M].杨俊峰,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5] 孙宜学.中外浪漫主义文学导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6] 于洪芹.解读《死亡诗社》主要人物思想中体现的后现代主义观点[J].电影文学,2008(14).

[7] 郑卓,张烨,郭坤荣.冲破传统点燃激情――从美国电影《死亡诗社》谈教育[J].电影文学,2009(05).

[作者简介] 宋书渊(1977―),男,吉林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美术学及西方文艺理论;刘晓冰(1980―),女,吉林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及英语语言学;张艳莲(1969―),女,河北昌黎人,硕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学及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