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三策略”促合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三策略”促合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现如今众多的小学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小组合作,只是关注对结论有效的信息,使得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这样的合作学习,严重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从抓住有效的合作契机、提供有效的合作材料、给予有效的合作指导等方面来促进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组合作;合作契机;学习材料;合作指导

合作学习占有非常突出的位置,并把“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作为目标之一。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的学习方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小组”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合作”的手段能否充分运用,这是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是否真正有效的两个关键性问题。现在众多的小学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小组合作,只是关注对结论有效的信息,使得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这样的合作学习,严重地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追求有效的合作契机策略、丰富素材策略、有效的合作指导策略,“三策略”来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一、抓住有效的合作契机――提高内驱力策略

所谓内驱力,从心理学角度讲,就是驱使有机体产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一切外因都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将外部刺激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才是学生持续发展的动力源,也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让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和内在需要,以主人翁的姿态来对待学习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应该成为引领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小组合作离不开我们老师对小组的合理组建,小组熟练的合作技巧的指导,更缺不了课堂上老师对合作契机的捕捉。课堂上只有把握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契机,灵活安排学习内容,系统组织合作学习活动,才有可能成就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1.在教学重难点或思维悬疑处,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数学学科本身存在着许多有趣的规律和诱人的奥妙。当要概括学习内容、发现规律、提取思维精华时,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积极地去发现,主动地去探求,自觉地去运用。从而不仅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方法,锻炼了思维,培养了能力。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了观察、比较、发现、归纳等方法。

例如,教学“年、月、日”时,上课一开始我就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小明今年12岁了,可是他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怎么回事?”学生在问题悬念的驱使下不仅能主动探究,而且产生了交流与合作的需要。这时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既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又能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和研讨,得出“四年一闰”的规律。学生对规律就会理解更深刻,掌握更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2.学生意见出现分歧时或方法多样化时,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当学生的意见出现分歧时,或方法多样化时,如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不同观点的学生展开争论,引起思维碰撞,学习效果更为有效。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习题:一张正方形红纸,边长66厘米,要用它做成底是33厘米,高是22厘米的三角形,最多可以做多少个?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先读题,理解题意。一位学生读着题不由叫出声:“如果问题中没有了‘最多’就不好做了。”“是这样的吗?解决这个问题与最多有联系吗?”有的学生觉得没有什么联系,教师抓住机会让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经过几番面红耳赤的争论,最后得出结论:有“最多”两个字,说明剪成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因为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能拼成一个长方形,33厘米、22厘米分别是长方形的长和宽,66正好是33、22的倍数,因此剪的时候没有多余。如果没了“最多”两字,那么剪的三角形可能是锐角三角形或是钝角三角形,这样剪一定会有余料,而且三角形的形状不确定就无法求出能剪成几个三角形。

3.在学生独立操作无法完成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当学生独立操作无法完成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障碍,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培养学生间团结协作的精神。例如,在教学“统计”时,当学生学会了初步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后,我让学生独立统计1分钟内从校门口经过的各种车辆的数量,学生纷纷动手认真记录着,结果学生反馈时主动提出一个人记录比较困难,要求能够小组合作。于是学生自发组成小组,明确分工,有的数小轿车,有的数越野车,有的数摩托车、有的数自行车,分组后再一次统计数据,胜利完成任务。由此可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意设置一定的障碍,可以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提高合作效率。

二、提供有效的合作材料――丰富素材策略

“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学习材料不仅是教师教学的依托,更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发展情感最重要的资源。教师要合理运用合作的材料,切实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1.设计差异性合作材料

有效的合作学习需要在一定支架的支撑下展开,这个“支架”就是合作材料的差异性。例如,在教学“比例尺”时,我出示主题图“操场是一个长120米、宽80米的长方形”,要求确定图上的长和宽,画出平面图,并发给每个学生不一样大的一张长方形白纸,最后根据学生回答并板书。生1:“4厘米∶80米=4∶8000=1∶2000。”生2:“6厘米∶120米=6∶12000=1∶2000。”生3:“8厘米:80米=8∶8000=1∶1000。”生4:“12厘米∶120米=12∶12000=1∶1000。”……这时,我在学生汇报之后进行追问:“你的平面图为什么与其他同学不一样呢?”“由于我们的纸张大小不同,所以缩小的倍数也会不同,我们是按一定比例来画的”……

有效的合作学习需要在一定支架的支撑下展开,这节课中的“支架”就是合作材料的差异性。因此,当老师布置学生按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时,应给每小组的四人设计大小不同(有差异)的长方形白纸作为合作材料,让学生把学校的操场平面图在各自不同的长方形纸上画出来。这时有了差异性的合作材料在“作怪”,就会“逼着”学生把操场平面图按自己手中的长方形纸张的大小去缩小相同的倍数。这样,很自然出现了各种大小不同的设计图,从而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体会到“比例尺”的必要性,拓宽了“比例尺”在实际意义中的认知结构。

2.增加不同质地的材料

数学知识起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社会,所以数学学习素材具有生活基础,以引发学生探索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挑战学生思维为目的。因而数学学习素材的理性选择、有机组合是合作学习的物质前提。我们在牢牢把握课时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在活动素材的提供上,不同质地的材料提供,直接影响小组合作的效果。

如,教学“圆的周长”时,A教师让学生准备了5角、1元的硬币和一个圆瓶盖子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学习材料,如尺子、细绳等。学生分成小组,按老师所提要求,先测量出每个圆的周长和直径,再通过计算,寻找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最后得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B教师也为学生提供了上述学习材料,所不同的是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些绘有圆形图案的物件,还有一个是由软布做成的圆。同样是让学生分小组探索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后一教师增加了不同质地的材料,通过合作,前三种硬质材料做的圆用滚动或绕绳的方法测出,但软布剪的圆不能用此法,怎么办?自然诱发了学生探索与创造的欲望。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得出用折叠法,先量出或周长,再推出整个周长;面对绘有圆形图案的物件上的圆更不易直接测量周长时,学生自然转入探索周长与直径关系的研究,整个活动充满探索性、挑战性。

3.提供可选择性材料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这种差异,只能在教学中让学生实现有差异的发展,以达成课程标准中“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这样一个理念。有差异的学生个体在面临不同的学习材料时,选择是不同的,这个学习材料的选择过程,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认知过程,体现了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只有为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学习材料,使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才有可能使每位学生都置身于主动探索之中,有差异的发展,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探索活动。

又如,朱乐平老师在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在课将近结束时,出示了一幅四色图:

先让学生写出每一份分别占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再让学生比较和哪个大。思考:几个相加等于?能用乘法表示吗?×、÷分别是多少?(借助四色图回答)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利用这些分数,比一比各个分数的大小,并写一些算式。通过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

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颇具挑战的活动,同时也是适合不同学生层次的活动,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写出不同的算式。结果,在学生的反馈中,学生有写两个同分母分数加法算式的,如:+、+、+;也有写异分母分数减法算式的,如:-、-;更高层次的学生则写出了连加、连减的算式和分数乘整数以及分数除以整数的算式,如:+++、--、×2、×2、÷2、÷2……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不同层次的算式,展示了每位学生的个性化探索结果,实现了有差异的发展。

三、给予有效的合作指导――有效指导策略

虽然自主课堂给了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并不意味着老师完全退出来,适当点拨是教师参与学生小组学习的重要一环。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适时走进去,在需要的时候将内容深化。在学生思维出现凝滞“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的及时点拨往往会使学生有一种柳暗花明、恍然大悟的感觉。

1.学习程序上的引导

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或自我发现问题后,通过自读自悟的方法先尝试自我解决,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展示学习思路,并进行群体的判断、综合,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最后,反思与深化发现深一层次的,或者是新的问题,从而推动小组学习的进一步深入。

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让小组合作学习后问:折完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一个小组说:我们折的是长方形,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我们还折了正方形,我们发现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学生展示。

师:你们折完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再与其他同学一起研究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又一小组说:我们组发现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有三条对称轴。其他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师:你们组太厉害了。学生也展示。

接着老师又来到一个小组指导: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你们多找几个平行四边形折折看。

小组:我们组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可是这个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我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师:观察得真仔细,祝贺你们的发现。

师:还有其他的图形吗?你们又有哪些发现?老师又到一个小组指导:我们组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任何一条直径都是圆的对称轴。

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不断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指导学生操作,让学生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有关知识。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应该放任不管,要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交流活动中。在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各小组的学习情况,不断巡视,在小组相互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在关键处及时进行提示和引导,给予点拨和评价。这样教师在指导小组展开合作学习时,不但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且能使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

2.学法上的指导

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善用方法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1)合作学习前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教师要运用直观、形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手段来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如一些实物、图片、声音、录像,或者使用一些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2)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教师要适当点拨。这就要求教师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并运用各种点拨方式使学生能进一步深入学习。

例如,教学“小数乘整数”时,在复习整数乘法笔算之后,出示“48×5”和“4.8×5”,从而引出小数乘整数的方法。教师问:“想一想,你能想出4.8×5的积吗?根据什么规律?”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就能算出4.8×5的积。接着再问:“同样的道理,你们能算出0.48×5、3.45×25吗?”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自学之后计算这两道题,然后小组讨论:“怎样计算乘数是整数的小数乘法?根据什么规律?”这样抓住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把新知转化为旧知,用旧知同化新知,充实和扩大了原有知识的认知结构,改善了学生的认知策略,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3.小组展示上的引导

调动小组展示的互动性。在进行交流展示时,教师应引导汇报展示小组通过一定的形式与其他小组进行互动,比如:补充和提升。在小组进行汇报时,其他小组要认真倾听,深入思考,如果发现汇报小组汇报内容与自己或本小组意见不一致,应立即进行补充和提升。补充和提升应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通过补充和提升使课堂形成讨论、质疑、争论的良好氛围。这就避免了我们课堂中出现这样的情况:汇报小组唱独角戏,其他小组成看客;汇报小组汇报展示结束,班级思维处于“冷冻”状态。课堂上会出现我们期待的场面:汇报小组答疑,其他小组质疑,形成你问我答的互动局面;教师进行适时点拨、引导、调整、追问,使小组汇报与教师之间形成互动。课堂成为互动的课堂。在语言上也可以进行一些训练,如:在陈述观点上是用“我们小组是这么认为的……”,小组之间补充时说“对你们小组的意见我们认同,但我们还有补充……”,质疑时用上“我想给你们小组提个问题……”,寻求帮助时说“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这个问题还不明白……”。

例如,特级教师吴正宪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后请大家判断“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吴教师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已经分成两个阵营有举“√”的,有举“×”的。面对学生的不同答案,吴老师没有裁决而是巧妙地说:“老师最喜欢不同的声音了,那能说说你们的理由,让大家信服吗?”经过准备,小小辩论会开始了。在双方的一场唇枪舌剑之后师生共同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值得指出的是,在小组辩论中教师应先将多年来的口头禅“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改为“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

各小组成员们明白他们是集体成员之间应团结协作共同钻研。同时还可以尝试以一个小组的意见为靶子,让大家对他们的意见发表见解。那么在具有团体的争论中学生就更容易发现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

如何使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更上一层楼,只有认真分析影响数学课堂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因素,并在教学中加以探讨,进行反思和总结,再付诸于实践。如此循环往复,持之以恒,才能不断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总之,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能够真正理解、掌握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创新,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成功,进而使他们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叶澜.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王坦.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施[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4]王坦,高艳.合作教学理念的科学创意初探[J].教育探索,1996(04).

[5]苏美盛.追求小组合作学习的“三有效”境界[J].小学教学参考,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