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纸的故事 第10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纸的故事 第10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1年春天的一个午后,北京黑桥艺术区的一间工作室里,33岁的青年雕塑家黄彦开始了他的创作。以往他喜欢那些神秘而富于想象力,造型奇特的传统中国题材,而这一次,黄彦将完成一件写实风格的人像作品——蔡伦。

蔡伦的时代已过去近两千年,他的形象无人知晓,唯一能确认的是蔡伦没有胡子,因为他是个宦官,但黄彦要塑造的是他想象中的蔡伦。(图1)

东汉时代的蔡伦来到一位当代艺术家的头脑中,起因十分偶然。

雕塑家黄彦说,因为要参加一个展览,我设计了几个方案,其中一个方案就是对世界进程影响比较大的人,我想查一下这些人的资料,网页直接跳出“影响世界的前一百人”,我一看,蔡伦怎么排得这么靠前呢?

人类文明若按文字出现算起,已有五千年的岁月。50多个世纪,不知有多少显赫人物湮没在漫漫的时间长河中。

30多年前,美国学者哈特列出了影响人类历史的100个人物,并把他们按照影响范围、大小和时间长短进行了排序。排在前6位的依次为、牛顿、耶稣、释迦牟尼、孔子、圣保罗,他们是人类思想、科学、宗教体系的创始人,而中国造纸术发明者蔡伦排在第7位。

为什么纸的发明对文明如此重要?或许回到蔡伦之前的时代才能找到答案。

在纸发明之前,人类使用着各种各样的书写材料,在中国,使用最普遍的是简牍。

制作竹简,要刮去青色竹皮,放在火上烘烤,以防止腐坏。字迹通常写在竹皮的一面。竹简长短不一,短的20厘米左右,长的则有半米。单根的叫简,用麻绳编连起来称为册。

汉代,文人官吏都有一把书刀,书刀,春秋时称“削”,是文人官吏用来修整简牍,删除字句用的,刀笔并用,以至后人将文职官员称作刀笔吏。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墓葬群,当考古人员打开一个简陋寒酸的墓棺时,发现两片木牍上竟然写着两封来自战场的家书。这是中国已知最早的家信。写信的是墓主人的弟弟惊和黑夫。他们正在攻打楚国的秦军部队中服役。

“母亲身体是否安好?黑夫、惊都平安无恙。前天我们刚刚分别,今天又相会了。”

“借垣柏的钱已经用尽,假若再不寄钱过来,恐怕就要饿死了,急。急。急。”

在没有纸张的年代,信件通常写在木牍上。木牍上还需要捆上木板,写上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并且敷上封泥、加盖封印,相当于现在的信封。

小小的木片所能书写的内容显然有限,封装和传递也不够方便。但相比学者的著书立说,这算不上什么麻烦。

司马迁写《史记》时曾游历名山大川,遍访胜迹采集史料。如果司马迁将所有这些记在脑子里,回家后再写到简牍上,他需要计算机一样准确、过目不忘的大脑。如果不是这样,当他千里迢迢返回长安时,恐怕需要用牛车来运载他的笔记。

《史记》洋洋洒洒52万字。如果把这些内容全部写在简牍上,至少有1吨多重。

中国人使用简牍的时代在将近两千年前就逐渐结束了。很难想象,如果那个时代延续至今,文明史还能否是今天的样子。

2008年,中国国家图书馆新馆落成,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国家图书馆收藏书籍自2005年起已超过2500万册,是世界第三大图书馆。假如馆藏书籍全部写在竹简上放入新馆中,需要将这栋庞大建筑盖到630公里高才能把所有竹简放进去(图2)

贵州梵净山脚下的印江合水镇,如今仍保留着古老的造纸工艺。当地人认为他们沿袭了蔡伦的造纸方法,一些蔡姓村民甚至认为自己就是蔡伦的后裔。(图3)

在合水镇,随处可见废弃的石槽,这是当年用于抄纸的工具。早年间,这里造纸作坊鳞次栉比,造纸业兴旺发达。当地人说,合水镇从元末明初已开始造纸。鼎盛时期曾有几百户人家以此为生,所造纸张行销四川、湖南、广东,甚至东南亚各地。

清代以来,这里一直保持着一个传统,造纸的人家,通常都要加入一个行会组织——蔡伦古法造纸协会,当地人称之为蔡伦会。

蔡文举是合水镇蔡伦会会长。16岁跟随父亲学习造纸,从此以造纸谋生。他从父辈那里得知,是他们的先人将蔡伦的造纸术带到合水镇,而且,先人与造纸的祖师爷蔡伦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在他们的香火上,都有蔡伦先师之位。

与普通人不同的是,合水镇的蔡姓人家会在“蔡伦先师之位”前加上“先祖”两字。

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造纸术被认为是典型的技术发明,中外学者极为推崇。而蔡伦因为什么发明了纸?他的思路又是从何而来?

经过反复构思,黄彦想塑造蔡伦的晚年形象,为此他查阅了有关蔡伦的各种文献,发现这位造纸业的鼻祖,在正史中的记载还不够写满一张纸。《后汉书》仅用281个字描述蔡伦,说他在东汉皇宫任宦官,最后升到龙亭侯的高位,他“有才学,做事认真“,为了陈述得失的道理,多次触犯皇帝。

黄彦是湖南永州人,他的出生地距所传蔡伦的故乡湖南桂阳,今天的耒阳只有120多公里,天然的亲近让他更容易借助地域的因素揣摩蔡伦的长相气质。

汉朝,在秦以后第一个走过完整生命周期的大帝国。纸在这时出现似乎并非偶然。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是汉高祖刘邦的著名诗句。但高祖的继任者发现,他们需要的不仅是守卫四方的猛士,更需要支撑起国家日常运作和管理的官僚集团。汉初实行“与民休息”政策后,帝国人口空前膨胀,徭役赋税与户籍的记录和管理工作越来越繁重庞杂,对书写材料的需求陡然增加。

西汉在京师长安设最高学府太学,以五经博士为教官向学生讲授儒家经典,考试及格者授官。到东汉时期,首都洛阳的太学生数目最多时达三万余人,是当时世界最大的高等学府。而大量抄写教材的需求呼唤书写材料的革命。

在人类早期发明史上,众多伟大的发明都受到更早,更成熟技术的启发。

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保存着几台古老的丝织机。中国的丝绸织造技术远远早于纸的发明,学者们推测,纺织技术很可能是蔡伦灵感的来源。(图4)

中国人用绢帛书写历史悠久。蔡伦心目中的纸应该像它一样,但纺织耗工耗时,工时原料加在一起异常昂贵。因此,蔡伦要找到极为廉价的原料,做成一种无需纺织的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