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交通管理建设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强化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建设,有助于道路交通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当下道路交通管理警力的增长速度滞后于道路、机动车的增长速度,道路交通管理面临严峻挑战。例如,2009年全国公路总里程、机动车总数、机动车驾驶人总数,与1987年相比,分别增长2.7倍、13.9倍和12.7倍,而同期道路交通管理警力仅增长1.4倍。②据有关专家分析,未来十年,我国机动车数量仍将持续大幅增长。不仅如此,我国交通警察主要来源于部队转业人员和社会招生,道路交通管理队伍中的“非专业化”现象非常突出。从道路交通管理队伍的现状来看,不论交通警察的知识结构、道路交通管理能力,还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利用等都难以满足道路交通管理的客观需要。而强化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建设,有助于提高道路交通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助于提高交通警察管理现代道路交通的能力和水平。(二)强化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建设,有助于公安技术一级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从域外来看,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非常重视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大都通过设置道路交通管理方面的相关学科专业来培养道路交通管理人才并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研究。在我国,同样十分重视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在当下中国,包括道路交通安全在内的公共安全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成为国家法律和政策的关注焦点。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已将公共安全列为11个“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从当下学科专业的分类来看,交通管理工程属于公安技术学科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强化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建设,有助于国家刚刚批准设立不久的公安技术一级学科的建设与发展。④
二、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陈旧,缺乏时代性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对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事实上一直固守着重理论、轻实务,重知识、轻技能,重讲授、轻实训的陈旧落后的传统教学观念。正是基于这一缺乏时代性的观念,许多教师对学生主要还是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因而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必然薄弱。面对我国飞速发展的现代道路交通和日趋严重的道路交通安全与拥堵问题,必须要勇于改革创新,转变专业教学理念。(二)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针对性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根据实战需求合理设置,然而,现有的课程体系仍遵循传统架构,基本上延续了原专科层次的课程体系。由于课程设置缺乏深入细致的调研和科学论证,少有创新和突破,因而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体系缺乏针对性,个别课程实用性差,没有凸显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社会性和动态性的特征,严重制约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三)教学内容滞后、方法单一,缺乏创新通管理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是,从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来看,许多专业教学内容脱离实践,滞后于实践的现象比较突出,不能准确、及时反映道路交通管理实践中的新问题、新特点,特别是对当前交通管理实务中的许多热点、难点问题,在教学内容中体现得不多。在教学方法上,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师生互动。因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目前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主要采取单向注入式教学法,以填鸭式灌输为主,说教、灌输的多,有针对性的互动少,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实验实训教学法、问题讨论教学法等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相对缺乏,教学效果普遍不理想,学生只能在抽象背景下依靠教师的解释去了解理论、观点,直至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答案。(四)专业教材质量不高,缺乏实用通管理工程专业的教材必须顺应道路交通管理形势的发展需要,不断更新教材内容,使之更加贴近交通管理实际。目前,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使用的专业教材主要由公安大学出版社组织编写,虽然其基本满足了教学之需,但存在理论性偏多、实践性较弱、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另外,一些高校编写的汽车类教材,如《汽车构造》等,由于不是针对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编写的,因而其内容缺乏针对性。自编教材或讲义虽然解决了个别课程缺乏教材的问题,但由于自编教师个人的条件、能力所限,教材或讲义的质量难以保证。总体来看,当前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使用的专业教材,普遍存在内容更新缓慢、缺乏新意,理论与实践脱节,实用性不强等问题,难以满通管理工程专业教学之需。(五)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缺乏实战通管理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当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和实验实训来提高实践能力。但是,从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反馈的情况看,一些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期较长,交通指挥与疏导能力、交通管理执法能力、对突况的应急处置能力、群众工作的协调沟通能力等业务工作能力较为薄弱,这说明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实践性教学内容滞后道路交通管理实务部门的需要。尽管近年来各院校已开始尝试强化实战化教学,但总体来看,当下进行实训的项目、模式不合理;实验实训场所条件简陋,教学设备落后且数量不足;旨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效果不理想。许多院校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交通指挥疏导、交通事故模拟现场勘查等实践性教学,至于其他的交通事故物证鉴定、交通控制技术、交通查缉战术等一系列实验、实践课程还难以有效进行。另外,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实践性教学的效果也不佳。当下学生最主要的实践机会就是利用假期到实务部门进行一次见习和临近毕业为期三个月的实习。即便如此,见习和实习时,学生所能接触到的也仅是一些面上的东西,而对有较高技术性、操作性的专业内容和专业技能难以得到有效锻炼。究其原因,从专业教师层面来看,许多专业教师仍然习惯于课堂讲授,对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实训,开展实践性教学普遍存在畏难和抵触情绪;从学校层面来看,虽然主观上越来越感到强化实践性教学的压力,但有效的可操作性的推进实践性教学的制度、措施不多。
三、强化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建设的措施
(一)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构建实战化教学模式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社会性、广泛性、实践性、操作性,要求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教学必须转变理念,突破以概念、原则、意义、特点为线索的传统教学体系,纠正重知识、重理论讲授的倾向,逐步构建实战化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应特别强调以道路交通管理的需求为导向,从交通警察的职业特点和基本能力出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注重实践性教学,注重学生专业素质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一是改革教学方法,实施模拟实战训练。从交通管理实战出发,对交通警察在执勤执法过程中应当掌握的一些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等,制定实训大纲和实训方案,然后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战训练,做到精讲多练。要大力推行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实战演练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多地从课堂走向实验室、训练场,在实战体验中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和实战应用能力。二是改革考试制度。在考试内容方面注重能力方面的考题设计,在试卷中注意采用问题分析、案例分析等题型进行考核。例如,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与防治》、《道路交通秩序管理》等课程考核中,应紧贴道路交通管理实务,注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考试方法方面应注重采用现场答辩、现场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测试。三是改革学生专业综合实习制度。因为学生的专业综合实习是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与业务技能进行全面实践的过程,是知识整合与自我调控的过程,是学生融入道路交通管理实务、全面培养综合能力的训练过程。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对学生实习工作的组织与指导,尤其注意充分发挥接受学生实习的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对学生进行专业综合实习的组织与指导,这是提升学生进行专业综合实习实践效能的关键。四是改善教学硬件设施。教学实验室、实训基地等硬件建设是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实战化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技能的基础性保障。(二)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人才需求为导向,科学合理调整课程体系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应积极构建以面向实战、讲求实效为基本理念,以培养服务交通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职业精神、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为中心,以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实际需要的素质、能力为主线,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的结构要宽窄并举,做到宽基础、活模块、多方向,体现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专业课程的内容要以必知、必会为底线,体现道路交通管理的职业特色,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具体来说,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当包括两类课程群:一是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类课程群。例如,该类课程群主要包括交通工程学、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交通事故痕迹物证检验鉴定、交通信息控制、道路交通科技信息化应用等专业课程,并且以高等数学、高等物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作为首选的基础课程。二是管理学、法学等社科人文类课程群。该类课程群应主要包括交通规划与组织、车辆与驾驶人管理、交通秩序管理、道路交通勤务、交通事故处理与防治、交通管理心理学、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新媒体时代舆情引导、道路治安管理等专业课程,并且以大学语文、英语、公共行政管理、逻辑学、行政文书制作、民法、刑法、行政程序法等作为首选的基础课程。这两类课程群应在培养方案中合理配置。(三)立通管理实战,强化专业教材建设一要树立科学的教材观。教材是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综合反映,是教学思想、观念、模式及方法改革成果的载体。一本好的教材,应与道路交通管理实践紧密相连,要突出专业特色并渗透职业素质的培养,要注重研究道路交通管理的最新变化和规律特点,充分吸纳警务实战中产生的先进理念、典型案例。二要建立教材规划、教材编写、教材评价机制。通过这些机制确保教材编写人员必须经常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必须进行系统的、持续的学术专题研究。通过实行严格的、有序的、规范的教材审查审批制度,确保教材的质量。三要注重教材的应用性、操作性。专业教材在内容上应侧重阐述道路交通管理实际,注意体现区域特色和实用价值。对于专业实训教材的编写应紧密结合职业要求,以适应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要求,应重点阐述专业技能训练的内容、具体要求、课时、组织形式等,体现出实践性。四要建立教材协作编写制度。不仅要注意专业教师之间进行合作共同编写教材,更要注意吸收交通管理实战部门的专家和业务骨干参与教材的编写。通过“活页式讲义”、“典型案例教学讲义”等形式,加大教材更新速度和信息量,确保教材能够及时反映道路交通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确保教材内容紧贴实战、更加实用。五要以实务为导向,深化道路交通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以确保教材能够及时反映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四)完善教学条件,加强交通管理实训基地、实验室建设一要充分认识优良的教学条件对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意义,确保交通管理实训基地、实验室建设的经费投入制度化。二要努力把交通管理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学生进行道路交通管理技(战)术训练的主场所,确保实训项目更加贴近道路交通管理实务。三要努力把交通管理实验室建设成为道路交通管理研究的实验场,确保实验室建设的标准化。四要努力把交通管理实训基地、实验室建设成为能够为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有关专业服务的主渠道。(五)多措并举,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一要不断增强专业教师的理论素养。要继续鼓励专业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尤其鼓励年轻教师提高学历层次,以改变专业教师教学、科研后劲明显不足的状况。要创造条件,努力给专业教师提供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与平台,尤其应定期选派一些有一定基础和潜力的专业教师走出去,到境内外先进的院校学习交流,使专业教师适时知晓境内外交通警察职业教育的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并及时运用到教学和科研之中。可以选派一些优秀的专业教师到一些道路交通管理制度比较先进的国家、地区实习锻炼,直接体验、了解和研究外国道路交通管理的特点、规律和最新发展动态等。二要鼓励专业教师主动融入道路交通管理实战,使专业教师具备实战素质。要有计划地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年轻教师到道路交通管理一线部门实习锻炼,解决专业教师缺乏道路交通管理经验和业务能力的问题。要有计划地安排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到对口业务单位参加挂职锻炼并要求专业教师在挂职单位独立承担某一方面的业务工作并同时兼顾参与其它相关的专门业务工作,通过具体的业务工作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安排专业教师不定期到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进行道路交通管理专题调研,收集科研素材,为专业教师进行高质量科研获得第一手资料提供帮助。通过建立一定的机制,选派专业教师直接参与道路交通管理部门重大项目的设计与建设工作,以及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与处置工作。通过直接参与,使专业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使其最终可能成为交通问题的专家,成为交通管理实战重大决策的策划者、倡导者。另外,还可以建立教官选聘制度,从公安交通实战部门聘请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表达能力好、热心公安教育事业的业务骨干、能手到教学岗位担任一定的教学任务;还可以聘请实战部门理论水平较高、经验丰富的专家作为客座教授,定期与不定期来校开设专业讲座,让他们向师生传授、交流实战经验和研究成果。
作者:汤三红 单位:江苏警官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