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潘石屹父子走出平凡世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潘石屹父子走出平凡世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平凡的世界

53岁的潘石屹前段时间在被子里大哭了一场,起因是《平凡的世界》这部电视剧。剧中男主角孙少安想发家致富,受到村里顽固派的抵制,他跑到村支书家诉苦:“我不就想让村里人的黑馍馍变成白馍馍嘛。”“黑馍馍”3个字让潘石屹想起了自己的中学时代,当时他天天吃玉米面做的黄馍馍,有时加一份5分钱的萝卜丝,别的同学吃的都是1毛钱带点儿肉汤的菜。那会儿,他经常梦到学校食堂面值1角的红色饭票。

潘石屹25岁时,他正在海南经营自己的第一个小砖厂。有一天,他在收音机里听到了《平凡的世界》。之后,每天中午他都要听那个跟自己一样的年轻人的故事。里面描述的时代背景、西北乡村、贫困与饥饿,与他少年时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如出一辙。听完广播后,他又买了全套书细读。他从书里的孙少安身上,获得强烈共鸣,经常产生一种“那就是我”的错位感。他坦承,少年时代的生活远比孙少安更为艰苦,最困苦的时候,因为饥饿,体虚的母亲无法分泌奶水,不得不把还在哺乳期的妹妹送人。

潘石屹年少时,父亲潘诗林从未想过儿子有朝一日会成为一个有钱人。“念点儿书,以后能自食其力就行”,这是他对儿子最大的期待。他对这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管教,“他成绩好,乖,我没操过心。”然而在潘石屹的记忆里,父亲对他管教非常严格,挨打是经常的事。有3件事是他必须要遵守的:每天早晚刷牙,不许说脏话以及成绩必须好。有一次,潘石屹不开心嘟囔了一句脏语,潘诗林听到后,提起棍子就是一顿打。潘石屹有点儿想不通:别的小孩儿都能讲的话,为什么我不能讲?直到多年后,潘石屹才明白父亲的用心。这个嘴上对子女没要求、“不饿死就行”的老人,内心深处从未丧失对体面生活的向往。

1978年恢复高考后,潘石屹成为全班唯一走出农村的孩子。大专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河北石油部工作,月薪是101元,当时在清水县县政府工作的父亲只有57元。1987年,潘石屹提出辞职下海时, 他准备了很多理由去说服保守的父亲。听到辞职两字,父亲没有直接表态,只说我们出去走走。在自家门前的旧马路上,潘石屹向父亲讲述了未来社会的经济形态。尽管儿子说得天花乱坠,但潘诗林并没太听懂儿子在讲什么。一个小时后,他跟儿子说“你自己决定”,他“不支持,也不反对”。

父与子

潘石屹成名后,找潘诗林帮忙的人不在少数,最多的是希望帮忙解决工作。“他又不是政府的人,咋给你安排到政府去,又不是他开的单位。”很多时候,潘诗林都向来访者不厌其烦讲这样的道理,帮儿子挡回去。

也有挡不住的。10年前,村里有个残疾人两次跑到北京,每天守在潘石屹办公室门口要钱,理由是我是残疾人,你这么有钱,就该帮我。这件事在村里闹得沸沸扬扬。潘石屹拒绝给这个不速之客提供任何资助,潘诗林有些情绪,“你不给钱,我在村里怎么做人?” 潘石屹依然坚持不给,然后两人就吵了一架。最后父亲要给这位残疾人付路费,潘石屹嘱托潘诗林“千万不要付得多,付得多就是个诱惑”。

2008年,瘫痪了38年的母亲去世后,潘石屹第一次觉得父亲老了。父亲精神很不好,也不怎么吃饭,整整17天,潘石屹守在父亲的卧室外,晚上就睡在沙发上。有一次迷迷糊糊刚睡着,父亲走出来,跟他说:“我真是感觉到了孤寡。”潘石屹印象里,好强了一辈子的父亲从未这样软弱。

近年来,潘石屹回到老家潘集寨的次数明显增多。除了每年清明节为母亲上坟,他还忙着改善家乡各种教育、生活条件。在儿子做的公益项目中,潘诗林最支持“潘苹果”,“能把天水的苹果宣传出去,给这些(农民)帮上点儿忙,也是个好事。”

“潘苹果”纯商业化运作很快赢得了回报,也有人打起了“潘苹果”品牌的主意。2014年年底,潘石屹正在参加互联网大会,一看手机,新闻上在讲潘石屹做了个“潘苹果1.0”,潘石屹父亲做了个“潘苹果2.0”,他有些生气。 一回家,他就跟父亲嘱咐:“你这么大年龄了,就不要再瞎掺和这些事,‘潘苹果’怎能有两个版本呢?”潘诗林有些委屈。最早,那位朋友找他时,说是想推广天水花牛苹果,请他题几个字。潘诗林觉得挺好,答应了对方的要求。过了几天,他们一行人在苹果园考察的照片开始在媒体疯传,潘诗林也成了潘苹果2.0的顾问。潘石屹告诉他这涉及品牌商标后,潘诗林觉得自己被骗了,找来那个朋友,“求”他别再给自己安置什么名号。

近几年,潘石屹每年都会带两个儿子回家乡,他觉得应该让两个孩子和这个村子有牵连。因为,这个村子就是他的原点,他的根在这里。

(摘自《博客天下》2015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