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影视剧“孔子”文化思想根源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影视剧“孔子”文化思想根源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孔子文化热的环境视角下,动画片《孔子》与影视剧孔子》先后的优异表现,荡起一波又一波汹涌澎湃的舆论浪潮,进而由此诱发了对孔子文化思想根源探究。孔子文化思想底蕴深邃,资源丰厚,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最宝贵的文化思想,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甚至东方文明的品牌。影视剧《孔子》对孔子文化思想根源的探究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及体现,涉及政治文化思想根源、经济文化思想根源、教育文化思想根源、道德文化思想根源等多个方面。“泛爱众,而亲仁”是其统领全局的文化思想,其文化思想的核心是仁爱。孔子的文化思想体现庞大的包容特性,是中国五千多年优秀传统文化中光彩炫目的明珠。

一、政治文化思想根源

孔子政治文化思想根源的主要部分是“礼”与“仁”,“礼”是以“仁”为基础的,仁礼融为一体。在治理国家的谋略方面,他的见解是“为政以德”,利用道德与礼教来处理或解决国家事务这样高超的治理国家之道。此种治理国家谋略既称作“德治”,又称作“礼治”。此种谋略把德以及礼施之于老百姓,即人民。也就是说,冲破了古代沿袭下来的对庶人不需要责求完礼的圭臬,消除了贵族与庶民之间已经形成的一条重大鸿沟。与此同时,孔子也强调“人伦”,即人和人之间的相干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制度以及合理的秩序。孔子的仁说,蕴含了人道主义精神;孔子的礼说,则蕴含了礼仪制度精神,也就是说与现代精神意义上合理的秩序与完善的制度是相一致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人类永续发展的主旨,无论哪一个社会,无论哪一个时代,无论哪一个政府都是可以运用的,而秩序与制度恰恰是创建人类文明社会的根基。孔子这种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与整齐而有条理的秩序精神正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文化思想根源的精髓。

二、经济文化思想根源

孔子的经济文化思想根源最重要的方面是“重情义轻利益”“见利益想道义”的义利观以及使人民富足的思想。孔子所说的“义”指社会道德准则,“利”指人们追求的物质利益。在“义”和“利”两者之间的关联方面,孔子把“义”放在居首位置。他说:“见利思义”就是当人们见到物质利益时,首先要斟酌如何符合“义”,要做到“义然后取”,也就是说在符合“义”的前提条件下,才可以考虑获得或摄取。《论语•述而》记载,孔子对当时时代的为政者实行说服教育,认为为政者应该勤俭节约,不要挥霍浪费。他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此句话体现了在经济领域里孔子“仁”的文化思想。

三、教育文化思想根源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是提出“性相近,习相远”来说明人的禀赋品质相近的先驱者,个性之间的差别是后天所受的教育、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孔子倡导“有教无类”,指施教的对象没有贵贱贫富的区分,人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权利享受教育。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是“礼”与“仁”,“礼”为道德表率,“仁”为高尚道德标准。“礼”是“仁”的格局,“仁”是“礼”的实质,“仁”的精神丰富了“礼”的内容。“学而知之”是他的教学思想中的核心,并同时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还务必做到“学以致用”,将汲取的知识更好地指导社会实践,不要学非所用。孔子在教学实践中又是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方法的伟大教育家,即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教育模式,教育出言语、德行、文学、政事等各种各样的杰出人才。他不仅重视用言语来教导,更重视用自己的行动和模范行为来示范以及感化学生。他的教育活动既造就了众多优秀的学生,又基于实践之上创新教育学说,并且为中国古代教育文化提供了坚固的理论基础。

四、道德文化思想根源

“仁”是内容,“礼”是形式,孔子的伦理道德文化思想根源是以仁德修身,只有这样才能运用仁德治理国家。与此同时,他还一再希望人们把仁德修身作为自己人格修养以及人格完善的最高标准。千万不要因为个人得失的贪婪欲望毁坏“仁义”,并且要求用“仁义”来管制以及规范自己的行为,以便提升自身素养,理好家政,统辖好所在的地区,实现全国安宁和谐的大目标。从人性培养角度出发,利用“仁义”的共性特点来抑制个性之无拘无束发展。“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用“礼”来严厉地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

作者:牟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