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最后五分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最后五分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音乐课教学中,课堂的引入或导入方式很多,是教师普遍比较重视的地方,因为导入的成功与否对随后的课堂情景教学的顺利展开,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开拓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使学生在课程开始就能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为顺利展开教学打下基础;提高课堂效率。好的开始是成功得一半。可是,笔者在自己得教学经历和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课的结尾,或简化或随意,有的平平淡淡、扫人兴味;有的潦潦草草、虎头蛇尾;有的拖泥带水、松垮脱节;有的废话连篇、令人腻烦,这样会成为课堂教学的败笔。很多的时候,学生就在等时间,等下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下课前的痉挛"。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这样可能会冲淡前面的教学效果。为此,作为一个课的结尾,它不仅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如果有一个好的结尾则会给学生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统领全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关键词:概括性结尾 推动性结尾 拓展性结尾

一、概括性的结尾――课堂的精髓

音乐新课标按照整个课改课题组的要求也指出了音乐课程的培养三个层次目标分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优先目标)、知识与技能(基础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核心目标),虽然在“课改”中我们也提出要改变以往那种重知识、轻能力的做法,但学生的鉴赏水平和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必要的音乐理论知识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音乐知识仍然是不可缺少的目标,必要的音乐知识应该可以适度传授并要求学生掌握。音乐是听觉艺术,时间的艺术,它不能象文学、美术作品那样呈现在学生面前,供学生细细品味、分析、对比,学生在完成了前大半节课的学习后,教师一般会在最后5分钟将本节课进行总结,教师一般要运用高度精练、概括性的语言,将本次课堂的音乐知识目标,特别是情感目标向学生作一梳理。 所谓点睛之笔就是这个。也就是教师在此前教学的基础上经过那么点睛之笔巧妙一拨,使学生既能从内心深处形成一种认识,还能获得一种情感、坚定一个信念,进而产生热爱自然、世界、事物等……即所谓的美育的目的(优先目标)。

如笔者在执教的七年级下册《春天的脚步》这一单元结束时用了如下结尾:

本单元我们学唱了《渴望春天》、《小小的我》,欣赏了声乐曲《春天来了》、《北国之春》、《春之声圆舞曲》,器乐曲《帕米尔的春天》、《春江花月夜》,从身边的“我”到“世界屋脊”的帕米尔,从一衣带水的北国世界到音乐之都,既有大师的经典渴望,又有民间传统的创作。在我们尽情的演唱中,在我们静静的聆听中,春天的脚步近了,一股浓郁的春的气息沁入我们的心田,它将使我们充满希望、充满活力。在它的感染下,我们会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珍惜时间,在美好的春色中去创造、去学习。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结尾笔者用多媒体呈现以下板书:

不同要素、表现作用。

速度慢、节奏疏松、音色暗淡――忧伤、凄凉。

速度快、节奏紧凑、音色明亮――愉悦、欢快。

欣赏:

了解梁祝故事,更好体味作品、理解乐曲、欣赏全曲,随乐曲哼唱主题。

板书设计:《梁山伯与祝英台》(《蝴蝶的爱情》协奏曲-)――何占豪、陈刚。

素材――越剧唱腔。

布局――剧情构思。

结构――奏鸣曲式。

第一部分:呈示部 爱情主题、草桥结拜、十八相送,主题再现。

第二部分:展开部 抗婚、楼台会、哭灵一控诉一投坟。

第三部分:再现部 化蝶。

使得学生对自己的一节课所学一目了然。

二、推动性结尾――课堂的高潮

一节音乐课就如同一首乐曲一样,它会有一个开始,一个发展,一个高潮,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在第四乐章如火山爆发,显示出巨大的能量,势如破竹,在摧毁一切丑恶的东西后千呼万唤终于出现了《欢乐颂》主题。而《沃尔塔瓦河》从音乐一开始就运用了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以象征捷克民族摇篮的沃尔塔瓦河主题为乐曲基本主线,贯穿其它生活画面,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

就如同音乐作品的各不相同一样,音乐课堂的高潮也会呈现在不同时段,在激情的演唱中,在激励的讨论交流中,在深深的感悟里,也会在最后那短短的五分钟结尾处。笔者提倡课堂在课堂结尾处要有推动性,具体是指,经历了三四十分钟的紧张学习后,紧扣环节,层层深入,再高效地运用最后几分钟,让活动、语言、各种教学媒体共同作用于学生群体,使其能明白课堂重点,能有情感共鸣,能够有这样的心声――原来是这样,一切这么这么美好,体验、感悟音乐课堂。在此笔者举两个课堂案例。

如在《思乡曲》课的结尾处,笔者播放《思乡曲》的音乐请同学朗诵《乡愁》。

在《你事这样的人》结尾处,笔者和学生一起观看汶川地震的救援视频后,请同学讨论,你崇拜什么样的人,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是你你准备怎么做?在下课的铃声里,教室里气氛盎然……

三、拓展性的结尾――课堂的延续

一般一节课到了最后5分钟时刻,师生双方都有可能产生松懈心理。教师会觉得教学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了,学生可能也会有这种心理进而期待下课铃声敲响,这种情况不是没有而且还较普遍。笔者认为,真正的一堂好课其带给学生的意义不应该仅局限于这节课,其影响可以延伸45分钟之外能为,有的甚至可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而要想实现这种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最后5分钟往往就是“桥梁”,换句话说就是如何把握好音乐课堂的结尾艺术。

在七年级上册的《让世界充满爱》这一课时就设计了一下结尾多媒体显示:

1.热爱他人从热爱自己的父母做起,自己的父母是我们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最直接保障者,我们要体谅爸爸妈妈的辛苦,关心他们的健康,为他们分担忧愁。同时,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时刻与他人相处,也要学会关心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生活中你做到了吗?)

2.欺侮弱者是不道德的,这种现象在我们的世界上普遍存在。如大国欺小国、健全人歧视残疾人、富人欺压穷人、高年级学生欺低年级等。强者对弱者的欺凌是一种霸道行径,是丑恶的。(你认为是吗?)

3.从“人”的写法来分析,“人”字的结构是一撇一捺相互支撑,彼此扶持。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和”。生活在世界上的人都是互相关联的,因此环境优越的人不该漠视人类生活中存在着的苦难和不幸,尤其不该漠视处于苦难和不幸中的儿童。(当有困难的人需要帮助甚至是需要捐款的时候,你持什么样的态度?)

4.我们不能对他人的苦难持无动于衷的冷漠态度或居高临下的怜悯姿态。我们应尊重被同情人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去爱他们。(请把目光转向街头墙角,看看那些捡破烂的、耍把戏的……他们的外表怎样,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不妨与他们交谈,甚至有一些交往,让彼此心灵沟通。)

每位同学选择一个小标题作为作业,下次课上交流。在《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声中结束课堂。

如:在《海滨音诗》这一单元教学中,笔者在结尾出示了几部美术作品。作了以下小结:绘画是给人看的,却可以使人听到音乐流动的音响;音乐是给人听的,也可令人在视觉中看到形象的画面。我想用德国作曲家舒曼说的话作为这节课的结束:“有教养的音乐家能够从拉斐尔的圣母像得到不少启发。同样美术家的心目中,诗歌都成了图画,而音乐家则善于把图画用声音体现出来。”从德彪西的三首交响素描和艾瓦左夫斯基的海景画中你听到和看到什么没有?课后请同学们去收集一些有关音乐与绘画的资料(文字、音响、图片),下节课在课堂上分组进行展示与交流。

在实际教学中,结束并无定法,有启发性、悬念性、综合性、前后呼应……但不论怎样,我们应该重视课堂最后几分钟的有效利用,它是四十五分钟不可缺的一部分,克服虎头蛇尾、头重脚轻的错误倾向。精心设计、匠心独运的结尾设计,往往能将课堂推向另一个高度,形成课堂教学的第二次飞跃,收到出乎教学者意料的满意效果。所以,一个成功的音乐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培养课堂的应变能力,认真探索,细心总结,就一定能够找出更多更好的结尾方法,做到在结尾处不仅要让学生巩固已经获取的审美信息、更一步增值,实现师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各方面的双赢。使课的开始引人入胜,结尾扣人心弦,整个教学过程协调完美,让老师和学生都能做到曲终人未散,尾结韵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