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学地理教师价值取向的重要性及研究现状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学地理教师价值取向的重要性及研究现状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进行相关词汇检索及统计,对10年来中学地理教师价值取向相关文献的篇数、作者及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以了解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师价值取向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师;价值取向;重要性;研究现状

教师作为独立的个体,本身具有先天和后天形成的不同理解能力和价值观,造成了教师价值取向的差异。地理教师价值取向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设定,而教师间的差异又会影响其对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的理解,从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及内容组织逻辑结构,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其态度和行为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研究作为教学实施主体的地理教师的价值取向以及地理教师间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对弥补现今地理教育的不足,实现教师、学校、国家层面的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其它学科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三位一体目标的可接受水平提供借鉴。

一、课程标准对中学地理教师价值取向的新要求

1949年以来我国已进行了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改革后的课程标准,其基本理念是将学生作为主体,重视其身心发展规律、潜能和差异性,分层次调整初高中教育内容、改革教育评价,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改变。2001年后,几乎每年都会与时俱进地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每次修订都体现了国家在学生德育、能力、公民意识、法治、可持续发展、国家意识等方面价值取向的变化[1],这对中学地理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势必会影响中学地理教师价值取向,并做出适应性调整。作为新课改政策和学生之间最相关的中间体,研究教师价值取向调整的方向、具体内容、大小程度,既能评估学生对新课程标准的接受程度,也能预测新课改的实施效果,对于学生、新课改、学科建设乃至社会价值观导向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二、CNKI数据库关键词统计的结果与讨论

1.统计对象和方法

本文分别以全文、主题、篇名、关键词检索“中学教师价值取向”,对CNKI数据库2005―2014年间相关文献篇数进行统计,关键词检索采用三种检索方式,即“中学”+“教师价值取向”(词1)、“中学教师”+“价值取向”(词2)、“中学教师价值取向”(词3),结果如表1所示。

分析可知,2005―2011年,对中学教师价值取向的研究增长较快,2011年以后趋于平稳(2013年的191篇除外),这说明我国进行相关研究的单位、人数与研究数量可能达到饱和。

2.中学地理教师价值取向与其它学科比较研究

在CNKI数据库,用全文搜索分别检索“中学XX教师价值取向”进行分析,见表2。分析可知:有关中学地理教师价值取向研究的文章多于物理、化学和生物,这与后三门课程性质多为客观性的思维锻炼有关,但显著少于语文、数学、历史;针对地理的研究本身也并不均衡,2011年以后上升并保持在6篇以上。

3.对中学地理教师价值取向研究文献的进一步统计分析

进一步对表2统计的53篇文献进行作者身份分析可知,对中学地理教师价值取向研究最主要的两类群体是中学教师和研究生。研究生参与的往往是研究机构的课题,这说明近10年来对中学地理教师价值取向的理论研究人数保持在一定数量,参与研究的中学教师人数从最初的2人/年上升至3人/年,这意味着对教师价值取向的关注开始从理论研究转向实际教学。进一步统计发现,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研究水平此消彼长,但总体较为一致,说明在有关价值取向的研究中,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没有明显区别。

三、对中学地理教师价值取向相关文献的具体分析

地理学科方向的研究与中学教师整体价值取向的研究类似,如对新课标价值取向的解释、课程改革后新增内容的价值,或者单个价值取向实现所采取的教学手段以及建议,其中专门针对中学地理教师价值取向的文献有8篇。具体来说,2005―2014年涉及的中学地理教师价值取向研究的文献主题多与当年或前一年颁布的政策有关,如2005年在教育中普及科学发展观,2005年后开始对学生素养进行研究,2010年教育部对教师评价制度改革,2011年便有对地理考试评价教师价值取向的研究等;随着年份的增加,整体研究范畴开始逐渐偏重学生素养、课程价值及教师价值取向,乃至2014年开始关注教师成长问题,这是我国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的体现;有关价值取向的研究多数是从课程或者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师的特殊作用往往被忽略;与本文研究最为贴切的是2007年的两篇文章,通过价值取向问卷,发现贫困山区教师(包括地理教师)多注重品格公益而不是金钱权利,这个调查对深入研究中学地理教师的价值取向具有较大意义,但忽略了课程标准、教材等大背景给地理教师带来的有别于其它学科的共同价值取向。

四、结论

针对中学地理教师价值取向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研究中学地理教师价值取向对于促进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推行课改初衷,普及国家教育理念,主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乃至对未来民族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有关中学地理教师价值取向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绩。本文按照检索原则,调查了53篇文献,涉及到新课改、素质教育、新课程价值、教学手段改革、教学价值、教师价值观以及教师成长等方面研究,特别是教学相关应对策略及相互联系,这丰富了我国地理教育的实践理论,而且有关中学地理教师价值取向的研究者中,教师的分量逐渐加重,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研究又趋于一致,这反映出了我国近十年来价值取向认知的整体提升。

有关中学地理教师价值取向的研究总量偏少,在内容、角度和研究深度上存在盲点且不均衡。中学地理教师价值取向既由学科内容决定,亦由教师自身个体差异性决定。对CNKI数据库检索分析可知,有关教师价值取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教师性别、教龄、学历、学校类别、任教阶段、有无参加新课程培训等)等核心问题都没有涉及,且多为对某一细节,如教师价值观等的研究,欠缺全局思维。2013年国务院提出“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引领发展、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开始关注对教师本身成长,如何基于教师价值取向的研究来探讨教师成长亦是地理教学研究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价值取向的内涵、分类及应用将是未来地理教师价值取向研究的重点。教师价值取向的界定、分类是其应用的基础。国内东北师范大学马云鹏教授[2]最先开始研究课程价值取向的含义和作用、类型及特征,并将艾斯纳(Eisner)和瓦兰斯(Vallance)的课程价值取向五项分类法(学术理性主义、认知过程、社会重建、自我实现、技术取向)引入中国,且迅速成为我国课程价值取向研究主流分类方法。很多学者基于此进行了拓展,如河南大学教授就将课程价值取向归结为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等三种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3]。这些理论都为教师价值取向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手段。

参考文献:

[1] 洪枫.浅谈新课标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数外学习,2013,8,61-62.

[2] 马云鹏.国外关于课程取向的研究及对我们的启示.外国教育研究,1998,3,38-43.

[3] .课程价值取向的时代走向.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0,46-49.

作者单位:1.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410081)

2.中国科学院大学(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