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数字课堂为学生创造三个学习空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字课堂为学生创造三个学习空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高路明教授所著的《现代教育技术是通向未来教育之桥》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200年前的美国人乘着时间隧道来到今天,一个是外科医生,一个是教师。外科医生面对今天的现代化设备无所事事,根本插不上手:而教师面对200年后的课堂仍可以从容地讲课。这是说我们的课堂200年没有变化。

近20年来教育改革的步伐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从电化教育开始,先是幻灯片辅助教学。后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再后是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直至今天的电子白板等多种新媒体的参与,轰轰烈烈此起彼伏,这些勇敢的尝试都指向如何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指向教育方法的改革。从本质上说,这些勇敢的尝试都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这些探索都为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做了很厚实的积淀。

最近,由iPad加盟的数字课堂的出现,使课堂的教学改革出现了可喜的现象,一切的一切都悄然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教师备课的变化。

iPad有数以万计的软件系统,有庞大的资源。教师在备课中把资源装到自己的平板电脑中,就可以随便编辑。如果需要注释,可以在任何地方写、画,然后隐藏在需要注释的地方:需要插入图片的地方也是如此,在讲授过程中只要点开就可以了。教师的备课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极大地优化了备课的过程。

其次是教师上课的变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照本宣科,精妙的设计使课的重难点突出,密度加大,课的质与量都可以达到很好的标准。但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控制是弱项,传统的学习方式教师重讲授,重练习。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学生在教师讲授过程中,他的思维状态怎样,尤其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思维的状态怎样,教师无法控制。如果说,有控制,那就是举手。在短短的四十分钟中,就一个问题,把全班的所有学生都提问过来。其结果是学生对于讲授内容的思维过程完全不在老师控制范围之内。其实。这也是造成教学效果低略的一种原因。如果课堂上有些学生提出了超出老师所涉及范畴的问题。教师也可能就完不成教学任务,也可能把其他的学生带入一个盲目的思考领域。

对学生学习的效果的把握是弱项,学生学习效果的把握,在于学生对于某一知识的即时反馈。在于课上作业的即时反馈,在于回答问题的即时反馈,在传统的教学情况下。这三点都无法做到。所以老师只能通过最终的作业形式,考试形式,才可能达到对效果的把握。这个漫长的时间段容易让学生错失在老师的提示下再学习的机会。

师生的交互是弱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知识互动的方式就是举手,课上作业。很少有互动方式,就某一个问题展开互动,包括一些小组的讨论。往往都流于形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这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事实上却不能实现的。因为我们的教学任务、教学时间,是有数量控制的,不可能让学生进行无意义的讨论。

当iPad走进课堂以后,这三个弱项都逐一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和改变,教师通过科学严谨的教学设计能够把所有的教学题目、教学内容转化成可检测的目标。学生可以在iPad上对于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即时进行反馈式总结。学生在演示屏幕上所有表决的对错,都可以让教师一目了然。

教师的iPad上有所有学生的名单,教师点击学生姓名,就可以看到学生的作业情况和正在进行的学习状况。这改变了教师过去的巡视行为,同时教师也可以把优秀的作业随时切到大屏幕上。或者随时切换到学生使用的iPad上,进行点评、重述、讲解等一系列的师生互动概念。

iPad进入课堂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使课堂空前的活跃,整个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参与率能够达到100%,这既调动了学生兴趣,同时又使教学的效果达到空前的延伸和拓展。iPad进入课堂使学生的学习充满着个性化,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不能够随意表现的思维在这里全都得以实现了,既给了学生个性表现的机会,同时又给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这一点,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无法达到的。一个学生在传统的美术课上不可能完成一幅美术作品。教师的范例为学生做了框架式的导向,学生有想法,眼高手低不可能重复做。然而,学生在iPad上作画,倒是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张扬,可以充分表现个体对于某一种创意的想象。并能够在iPad上短时间内得以实现。从效果上看,成就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成就了学生思维的完整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使用iPad教学使教学的进度。教学的质与量都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传统意义的教学过程中,一对一教学是一个理想的教学形态,个性化教学是一种理想的张扬学习个体的思维意识,协作式教学是我们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所追求的学习共有意识。这三种教学理念是被无数的专家学者所肯定的,但是,在传统意义的教学中,这三种教学形式根本无法实现,即便实现也是概念性的,理论上说的通,行为上做不通。通过我们对于iPad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我认为未来的学生学习具有三个学习空间。从理论上、行为上已证实了这三个空间的可使用价值。使用iPad这个智能终端来教法,它的数字化、形象化以及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呈现方式都做了学生学习状态的选择性、层次性、形象性的表现。学生对于对、错的表决,自然而然地就把学生分成了好、中、差。它从后台分析的正确率可以科学地为学生的学习定位,任何一板iPad都可以重放学生思维的过程,这就为正确的判断学生的学习行为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学生在某一知识领域表现了不同的个性。这种个性在低维的层面上是协作式的,但到了高维度的时候就演变成了个性化的。那么我们把这个学习的过程用空间的图形进行划分,那就是三个学习空间:

第一空间:是一个学生达到标准的空间。我们中国的教育是有目的、有任务的、严谨的教与学的过程,它既有任务的量同时又有任务的质。教材、课程标准、教学效果就是对这种量与质的极为准确的表述。这个第一空间,集合学生的所有学习过程。首先。要达到学习的任务,完成课程标准对学习者的要求。数字化的后台,完整的记录学生完成这个过程的情况,能够按照多种分组标准对学生进行划分。例如,好中差、不同兴趣、速度快慢、认知型、探索型等等都可以作为分组的标准。完成了这样一个课程标准的学习,就完成了第一空间的学习任务,同时又为学生进入第二空间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第二空间:这个空间是一个协作空间,是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效果、不同的个性倾向、不同的思维速度进行分类划分以后的小组协作式学习。例如,可以把喜欢打击乐的同学放在一组。可以把喜欢弦乐的放在一组,喜欢管乐的放在一组。再例如,把喜欢画人物的放在一组,画景物的放一组。把喜欢摄影的放在一组,在学科同类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学习。这个协作过程又在不同的学习效果、学习情景中不断分裂,不断向个性化发展。

第三空间:这个空间是个性化空间,所有的学生,无论学习成绩怎样,最终要到达这个空间,但它一定要经历前两个空间。一个是达标空间,一个是协作空间,才能到达个性空间。如果我们假设这是一个创造空间,也完全可以。

综上所述,数字化的课堂每天都为我们提供着鲜活的教学案例,这些案例所进发出的火花。是我们传统教学过程中无法认识。无法形容,无法比拟的,它在为我们将来要诞生的新的学习模式、教学模式提供着无限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