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c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c语言教学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任务驱动;c语言;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0)28―0117-02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可以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学好该课程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但是,c语言内容多,语言逻辑性强,对于高职院校的初学者来说,学好并不容易,为此,笔者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查阅了大量教学资料,在教学中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引人教学中教学效果良好。

1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内涵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若干个教学任务,将教学内容贯穿其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和协作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模式以完成若干个教学任务来开展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协作能力。

2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2.1 了解学生,准备学习资源

在提出教学任务之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其次,要准备好参考书目、网站和课件等教学资源,供学生使用。

2.2 提出教学任务

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提出教学任务,在提出任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1)任务的难易程度要适中。如果设置的任务过于复杂,学生经过努力也不能完成,或者任务过于简单以致学生没有动力去完成,那么教学就是事倍功半的。任务的设置非常关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要提出难易适中的教学任务,使学生经过适当努力能够完成。

2)任务要吸引学生。提出的任务要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一个联系实际且富有创造性的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任务完成后应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

2.3 分析任务

提出任务之后,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并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完成任务的思路,不管正确与否。分析有代表性的正确方案和错误方案,对于正确的方案,引导学生了解完成任务需要用到哪些知识点,哪些新知识点需要学习;对于错误的方案,引导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启发学生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在这个阶段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

2.4 完成任务

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可以将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学生可以互相学习。教师可以采取巡查的方式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进程,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引导学生互帮互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完成该任务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如课件、网站、参考书目等,使学生通过自学可以完成任务,提高自学能力。

2.5 归纳与评价

归纳与评价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明确自己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注意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提高学生的自信,找出完成任务比较出色的学生讲解自己的思路供其他同学学习借鉴,最后,教师要将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强调新的知识点。

3 教学实例分析

在讲述冒泡排序法的时候,设计一个任务,让学生编写程序将全班30名同学的成绩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序,布置完任务后。提出一个问题:这个任务不编写程序怎么完成?学生回答:找到其中的最低成绩放到第一的位置上,再从剩下的成绩中找到最低的成绩放到第二的位置上,依次类推,直到最高的成绩排到末尾。再问:在寻找低成绩的过程中,做了哪些工作?学生回答:将所有成绩从头到尾看一遍。在看的过程中不断比较,找到低成绩。

现在学生对完成这个问题的步骤清楚了,接着提问:如果编写程序来完成这个任务应该怎么做呢?提出冒泡排序法,给学生讲解排序的基本思想,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讲,冒泡排序法的基本思想是:

第一轮比较:首先比较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然后依次比较第二个和第三个数,第三个和第四个数,直至比较最后两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第一轮比较结束,最大的数就移到最后了。第二轮比较仍然从第一对数开始依次比较,把小数放到前面,大数放到后面,第二轮比较完成,第二大的数也就移动到倒数第二个数的位置上了,如此下去。不断比较和交换,最终完成排序。

讲解完之后,和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编程来完成冒泡排序法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哪些知识点呢?讨论得出,需要用到循环结构、数组和交换,经过分析,学生基本上可以写出程序的主体部分了:

for(i=0;i

for(i=0;j

if(score[j]>score[j+l])

{t=score[j];score[j]=score[j+l];score[j+ll=t;}

然后再引导学生进一步对程序进行完善,程序就写出来了,任务就完成了。

4 结论

实践证明,在高职c语言课程的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