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如何激发高中生对音乐的兴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远古的洪荒时代,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
音乐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人体自身的律运有着音乐的节奏;大自然的鸟鸣、水流、风雨、雨声有着音乐的旋律。
音乐是人类的灵魂,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种抒情的活动,无论种族,无论年龄,无论性别;音乐也是人类所共有的精神食禄,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表达愉悦,也能抒发悲伤;能够表达爱慕,也能够抒发愤怒;能够表达思念,也能够抒发理想。尤为重要的是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修养。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我国古代的《晋书・乐志》上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其微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所以早在我国古代,“乐”即为读书人必须修炼的六种技艺之一,后人所说的“琴棋书画”,“琴”即音乐之代表,也被放在了诗词歌赋之后,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在我国,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音乐教育始终是学校教育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各个阶段,各不相同。到了高中阶段,学生中两极分化的现象更加严重。一部分学生将音乐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通过各种方式对自己进行专业的训练,为考入大学的音乐专业做准备。一部分不报考音乐的同学,在升学的压力下,对音乐课根本不重视,加之,现有的课本,所选篇目求全责备,所选材料大多年代久远(以音乐鉴赏课本为例,最新鲜的材料《常回家看看》离现在也有五六年的时间),不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因此,高中阶段的音乐课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形同鸡肋,学生不感兴趣。作为高中音乐教师,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也就成了当务之争。
那如何激发高中生对音乐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紧密联系时代,关注现实生活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世界关注,举国震惊,全国人民,在这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众志成城。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灾区人民的挂念之情。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负责人王平久,时刻关注灾情,“越看越揪心,越看越期待、越看越感伤”,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创作出《生死不离》歌词,经作曲家舒楠连夜谱曲,成龙大哥全情演唱后很快传唱全国。《生死不离》,内容紧扣时代,真实的表达出全体中国人,在灾难面前手牵着手,不离不充,相信血脉能够创造奇迹的心声;旋律具有当代流行的音乐元素,清新、委婉,线条的起伏较大,采用三段体的大调式,由平缓的述说,逐渐升化到高潮,再由高潮转入重复和变化,灵活多变,却又主题鲜明,很好地表现出哀伤、祈祷、誓言和信念等复杂感情,有一唱三咏的艺术效果。我听到这首歌后,马上以这为契机,利用学生对汶川地震的关注和对灾区人民的关怀,以这首歌为音乐材料,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兴趣,成功地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随后的向灾区献爱心的仪式上,我们班的学生在全校师生面前献唱,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北京欢迎你》经群星演唱,很快流行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北京欢迎你》旋律优美,吸收了中国民谣的特点,简单上口,具有典型的民族五声宫调式风格,节奏平稳、流畅,营造了强烈的欢迎气氛,表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的开放和自信,表现了中华儿女强烈的自豪感。我利用学生对奥运会的关注,很好的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并以此为材料,详细地介绍了中国传统的五声宫调,也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此后,学生对上音乐课都有着一种期待,课堂气氛也非常热烈。
二.与音乐故事结合、与古典诗词结合、和语文老师配合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唐诗宋词,在当时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只是因为流传年代久远,具体曲谱难得考证才逐渐失传。可以说音乐和文学本来就是一种孪生姐妹,是艺术之树的两棵奇葩,紧密相连。由于长久以来的文化积淀和文化传统,对中国人来说,词曲的结合,更为重要,更符合中国人的欣赏习惯和审美心理。因此,合理的利用文学,尤其是古典诗歌,与语文老师互相配合交流,也是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重要途径,有时候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上音乐课的时候,很注重宣讲音乐故事激发学生兴趣。比如用孔子闻韶乐,觉得“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且“三月不知肉味”来跟学生说明好的音乐给人的巨大享受;用孔子“亡国之音,哀以思”,楚王好“靡靡之音”,来说明音乐格调的高下区别;用“高山流水”的典故来说明音乐的通感特征;用“竹林七贤”的嵇康在遭司马氏之害而“问斩东市”临刑前安然地弹奏了一曲《广陵散》,来展示古代英杰高尚的气节;用《命运》背后,贝多芬不屈的精神,引导学生体会音乐中的精神。这些生动的故事,远比照本宣科的说教更能够激发兴趣,更能够进入学生的灵魂。
在讲音乐风格差异的时候,我选用了古代诗词――也是现在高中语文课本上所选的两首词――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柳永的《雨霖霖》作为素材,用关东大汉执铜琵琶高唱苏轼的“大江东去”和二八女郎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因为所选素材来源于语文课本,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了他们的兴趣,使我好的讲清了音乐之风格差异,也让学生体会到艺术之相生相通的道理。
周杰伦是红遍的流行音乐天王,他的歌曲广为流传,其御用词人方文山,功不可没,方文山擅长拆解语言使用的惯性,重新烧灌文字重量,赋予其新的意义,纺织出新的质地,建构后现代新词风。其创作的词中充满强烈的画面感、浓郁的东方风,是华语歌坛“音乐文字”的创作才子,更是各种奖项常客。文字独树一帜。他的歌词作品促发了音乐创作的另类革命。在他笔下,歌词不再是单纯的流行文化,而成为一种可能酵生出多种文化想象的文学现象。亦诗亦词,亦词亦诗。从那些新奇歌词的韵脚中衍生出的“素颜韵脚诗”,辨识度极高,且当脱谱欣赏时,亦可独自低吟,成为另一种心境的另类诗文。我利用学生对周杰伦歌曲的喜欢,请语文老师从文学和修辞的角度对方文山创作的歌词作赏析,并在语文课上旁听,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讲流行音乐的时候很容易就让学生登堂入室,体会到流行音乐的精髓。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高中这个特殊的阶段,音乐老师要注意开动脑筋,多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音乐课堂才能充满欢歌笑语,音乐才能焕发出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