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日本生活中的预兆和禁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日本生活中的预兆和禁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不了解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是无法真正懂得这个国家语言奥妙的。反之,越深刻、细致地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习俗,就越能正确地使用这个国家的语言。通过本文一起了解一下日本生活当中与预兆和禁忌相关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 预测;现象;结果;物忌;忌

【中图分类号】 H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347-1

同中国一样,日本日常生活中也有种种预兆和禁忌。预兆是指事前预知到信息,通常是把偶尔发现的、感知到的现象作为线索来预测近期将要发生的事情。例如,乌鸦叫凶,人要死了;鞋带断掉,不吉将至;茶叶棍儿立起,有客登门;早上碰到蜘蛛有好事上门,晚上碰到蜘蛛事儿可能不顺;猫洗脸,要下雨等等。其中,关于乌鸦叫凶的传说全国都有,有人坚信这是乌鸦具有通灵能力所得到的预兆。但是,乌鸦叫这个现象和人要死了这个预测之间并没有任何科学的因果关系。

由于担心会发生不好的事情,所以生活中就有了各种禁忌。在日本民俗学中,禁忌是指禁止或回避接触神圣的或者不干净的东西,相当于日本传统用语中的“物忌”、“忌”。现在所讲的禁忌、避讳不再局限于学术用语,而是作为日常用语更加大众化。它其实扎根于人类心理的本质,是关于人间俗世和超自然世界接触、交流的习俗,不单停留在个人领域,更是关乎整个集团、社会共同体的事情。日本中世以后,一般将禁忌分为“物忌”和“忌”。如今,保障祭祀活动顺利进行的禁忌称为“物忌”,其他涉及日常生活各方面的禁忌称为“忌”,前者是积极的禁忌,后者是消极的禁忌。

关于物忌,就古代举行“大祭”仪式时的规定来看,先要散斋1个月,致斋3日,在这一个月里生活节奏比较缓慢,但是,必须谨慎小心,临近祭祀的3天内需要严格斋戒沐浴。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应该避讳的事情。首先,探访服丧的病人,被判处刑罚以及祭祀之外的音乐都是忌讳的。其次,送葬、生产、家畜的死和生都不能接触。另外,佛事、不洁、哀伤、改葬等也被禁止。并且,必须记住忌讳的语言,如,“死”要说做“治る”,“病”要说做“休”,“哭”要说做“垂”,“血”要说做“汗”等等。日本的神祭祀以迎神、人神合一、送神为基本仪式,还有和这些仪式相应的各种装置、行为,所有一切都要求必须洁净。日本祭祀古来就不只有神祭祀这一种,还有不少祭祀也能占据祭祀活动的中心位置,如果从和禁忌习俗的关联方面来看,故人忌辰的祭祀、月隐祭(古代,人们害怕月缺,为期盼新月而举行的仪式)等也都很重要。以山口县住吉神社为例,每年从12月6日傍晚开始到15日早上是“お忌祭り”的时间,祭祀期间,神社周围4~5里范围内禁止佛事,禁止报时以外的声响,炙治、户外点火、夜间工作等都不允许。

但是,禁忌习俗因为超自然观念的薄弱化、集团规制涣散、价值观多样化等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地存在着意思不明、不完整的习俗。例如,“往红小豆饭里倒茶的话,出嫁或葬礼的时候会下雨,而且,无法出人头地”,还有“孕妇不能见火灾,如果看见了,生出来的孩子身上会长红色胎记”等等。总之,类似于“一旦…就会…”“因为…,所以禁止…”这种意思不明、不完整的禁忌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从日常生活整体来看,目前根据前人研究可以把禁忌分为几类,下面就从生死禁忌、女性禁制的习俗、行为禁忌和忌语几个方面稍作说明。

生死禁忌是消极禁忌中的代表,其中生的禁忌也就是血的禁忌或性的禁忌,具体指生产禁忌和女性生理禁忌,又称为“血忌、赤不净、血不净”,死的禁忌又称为“黑不净、黑秽、死服”等。在恪守禁忌的行为当中,最严格的莫过于小屋隔离的方法。以前,在长崎县对马市,如果哪家有丧事,会在野外专门盖间屋子称为“丧屋”,服丧期间一直居住于此。血忌也采用这样的方式。香川县观音寺市的伊吹岛有叫做“出部屋”的生产小屋,产妇要在这里居住20~30天,然后在海里将身体洗干净再回到家中。也就是说,以前日本人遇到死忌和产忌通常采取与日常生活隔离的方式。但是,现在的日本像这样的小屋已经基本上没有了,或许是人们对于禁忌观念逐渐薄弱化的结果吧。死忌和血忌对于禁忌的范围、禁忌的时间也有要求。在禁忌范围上,生产禁忌一般只限定于丈夫或自家,而死忌通常会涉及所有亲属;禁忌时间方面,生产禁忌除产妇以外,家里人只需要忌讳几日就可以了。但是,死忌禁忌的时间会根据关系亲密的程度有所不同,有的时候会持续很久。生死禁忌中引人注意的是强烈的污秽观念,“污秽会传染,如果接触到污秽的话会带来灾难或不幸”,这个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处于支配地位。

日常生活中最显著的应该算是与送葬习俗相关的禁忌,如“吃了诀别饭会见到怪物”“用一根筷子吃饭的话会下地狱”,像此类被禁止的与葬礼相关的行为在日本很普遍。还有很多平日生活中要谨慎的行为,即“不能做…”的禁止事项。例如,晚上不能吹口哨;睡觉时头不能冲着北边;不能杀死院子里的蛇等等。这些是针对某个对象,在某些特定行为上谨慎小心的习俗。在语言表达形式上,有只说禁止做的事情,如“晚上不能剪指甲”;也有说明如果触犯了禁止事项会带来怎样的恶果,如“假如晚上剪指甲,就会见不到父母临终一面”。总之,禁忌是关于禁止、违反和结果三个方面连锁效应的习俗。禁止和结果的关系正如预兆中显示的那样通过某些联想联系在一起。比如,“不能在院子里种梨树,会破财”,日语中“梨”的发音和“无”相同,在家里种梨树,会使人联想到“家里没有(钱)了”。还有,“不能在院子里种杜鹃,会发生火灾”,这大概是从杜鹃艳丽的、红色的花联想到了火燃烧时的样子吧。

日语中,忌语是指在某些特定场合不能说的语言或替代语。如前文所介绍的用“治る”代替“死”,“休”代替“病”,“汗”代替“血”等,尤其在结婚仪式上,“切、割、、”等词语是应当避讳的。新郎新娘在切蛋糕的时候要说“入刀”,结婚仪式结束要说“おき”。另外,还有因身份、阶层而区别使用的词语,如古代宫中女官使用的隐语,艺妓用语等也属于忌语。

以上,介绍了日本人生活中与预兆和禁忌相关的文化现象。不了解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是无法真正懂得这个国家语言奥妙的。反之,越深刻、细致地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习俗,就越能正确地使用这个国家的语言。

参考文献:

[1]福田アジオ・田登.日本民俗学概[M].吉川弘文,1983.

[2]新谷尚.民俗学がわかる事典[M].日本出版社,2001.

[3]龙臻.从禁忌语看日本人的心理特征[J].考试周刊,2008.

作者简介:张颖(1979-),女,陕西宝鸡人,硕士,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