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见秦宜阳鼎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见秦宜阳鼎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6年4月10日,欧洲保护中华艺术协会主席高美斯先生、西安美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黄新兰女士捐赠给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一件青铜鼎。捐赠仪式举行之前,4月5日,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曾请袁仲一、吴镇烽、刘云辉、呼林贵等先生与笔者共同鉴定。现据照片谈一点浅见。

鼎圆形,素面,平唇,扁圆腹,圆底,三矮粗蹄足,长方形耳向外弯曲,腹中部有凸棱,盖上有三环钮,带乳突。鼎通高17.5厘米,口径17.7厘米,重3060克。这种形制的盆鼎流行于战国中晚期至汉代,秦及三晋都有。如河南洛阳中州路M2717:89鼎、山西长治分水岭M25:37鼎、河北平山中山王 墓出土鼎、陕西成阳塔儿坡出土三十六年私官鼎、工败鼎、陕西陇县出土秦昭王十五年高陵君鼎、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秦雕阴鼎,皆与此鼎形制接近。

鼎腹近口沿处横刻3行34字:

临晋厨鼎一合,容一斗四升。盖/重一斤十四两,下重十斤八两,并/重十二斤六两。名 (四十)九。

腹左与上条铭文首字相接竖刻4行9字:

宜阳/成/一斗四升/一上

腹部稍远刻2字:黾( )/仓。

耳旁刻2字:临晋

盖内靠近口沿处刻3字,极细浅,不易辨认,似为“北里八”。

“宜阳”“成一斗四升,一上”9字笔画较细,自然秀丽,接近兵器刻铭,时代稍早。“临晋厨鼎”等34字笔画深刻,文字结体朴拙雄茂,明显为汉代风格。

宜阳本为韩地。陈邦怀先生旧藏“宜阳右苍(仓)”鼎(《殷周金文集成》1992),宜字作“ ”“ ”。宜阳县韩城乡城角村出土韩器宜阳戈(现藏中国军事博物馆),宜字作“ ”(蔡运章:《论新发现的一件宜阳铜戈》,《文物》2000年第10期)。新见“二年令万万谆”宜阳戈宜字作“铆”(黄锡全:《新见宜阳铜戈考略》,《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2期)。同属三晋系文字的中山王罾大鼎“以征不宜(义)之邦”,宜字作“ ”。秦文字亦多见宜字。传世秦子戈(《集成》11353)、秦子矛(《集成》11547)、澳门萧春源珍秦斋秦子戈(王辉、萧春源:《新见铜器铭文考跋二则》,《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2期)“用逸宜”,宜字作“ ”。罗福颐《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0032“宜阳津印”,宜字作“ ”。袁仲一《秦代陶文》1230“宜阳肄”,宜字作“ ”。临潼新丰乡南杜村秦遗址采集陶文有“宜阳工武”“宜阳工昌”“宜阳工肄”,宜字作“ ”“ ”“ ”(王望生:《西安临潼新丰南杜秦遗址陶文》,《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1期)。比较三晋及秦宜字写法,我们发现秦宜字下边多封口,与西周金文宜字写法接近(参看容庚《金文编》,张振林、马国权摹补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27页),而三晋宜字下边多不封口;又宜中肉旁(月)三晋多作“ ”,右上角作锐角,秦多作“ ”或“ ”“ ”,作钝角或半圆形,二者区别至为明显。新见宜阳鼎宜字作“ ”,与秦文字特别是南杜村陶文的写法极为相似,由此判断,此鼎为秦器而非韩器。宜阳是作器地,又为了与陈邦怀旧藏“宜阳右仓”鼎相区别,因称新见秦宜阳鼎。

《水经・洛水注》:“秦武王以甘茂为左丞相,曰:‘寡人欲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朽矣。’茂请约魏以攻韩,斩首六万,遂拔宜阳城。故韩地也,后乃县之。”《史记・秦本纪》:“(武王)四年(前307年),拔宜阳。”宜阳在武王四年后入秦,因其处在秦通往六国的交通道上,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位置都极为重要。《史记・甘茂传》:“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日县,其实郡也。”上党、南阳二郡物资都积聚于宜阳,可见它是南北、东西的交通要道,秦于此地津关设官(故有“宜阳津印”),管理物资中转,是必要的。马非百先生也说:“宜阳拔后,以向寿守之,足证当时曾立为郡。”(马非百:《秦集史・郡县志上》三川郡宜阳县条按语,中华书局1982年版)秦昭王曾几度前往宦阳,居此以处理六国事务。《史记・秦本纪》:“(昭王)十七年(前290年),城阳君入朝,及东周君来朝。秦以垣为蒲阪,皮氏。王之宜阳……二十三年(前284年)……王与魏王会宜阳,与韩王会新城。”秦乇多次居此,宜阳应有离宫别馆,并设工官造器。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秦昭王时器宜工铜权,铭:“宜工重卅(三十)斤。”(陕西历史博物馆:《寻觅散落的瑰宝――陕西历史博物馆征集文物精粹》130页上图,二秦出版社2001年版;又郭淑珍:《“宜工”铜权考》,《秦陵秦俑研究动态》2005年第2期)“宜工”为宜阳工师之省。《秦代陶文》1270:“宜阳工厂”,南杜陶文多处提到“宜阳上”,亦即宜阳工师。

黾( )读为渑(渑),为渑池之省。《战国策.齐策一张仪为秦连横齐王》:“韩献宜阳,魏效河外,赵入朝黾池。”《史记・张仪列传》黾作渑。《战国策-韩策一观鞅谓春申》:“今秦欲u兵于渑隘之塞。”《史记・春申君列传》渑作黾。《史记・留侯世家》:“雒阳东有城皋,西有觳黾……”《新序・善谋》作“西有肴渑”。《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三》:“恪略地至崤渑。”胡三省注:“渑,渑池也。”渑池与宜阳相邻。《汉书・地理志‘弘农郡》黾池县条下班固自注:“高帝八年复黾池中乡民,景帝中:二年初城,徙万家为县。”王先谦《补注》:“高帝先复中乡民,至景帝乃城而县之也。《毂水注》:‘毂水历渑池川,本中乡地也。景帝中二年初城,徙万户为县。’即用《志》文。案《志》云‘复黾池中乡民’,则中乡元(原)属黾池可知,而黾池旧为县更可知。‘宜阳’下引《雒水注》云蠡城西山‘上原高二十五丈,故黾池县治’,此旧治也。中乡城,景帝时改冶也。”据其说,渑池本郑地,战国归韩,战国末归秦。赵惠文王二十三年(前276年),秦昭王与赵惠文王“会渑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黾仓”为鼎第二次置用地。战国秦中央、郡、县皆有仓。韩器“宜阳右仓”鼎为宜阳县右仓器,宜阳大县,仓且分左、右。

“成”为成阳之省。珍秦斋藏成阳壶腹部中间偏右刻铭:“重十九斤四两,成阳四斗少半斗。”腹部左上刻铭:“成四斗少半斗,名唐。”(王辉、萧春源:《珍秦斋藏秦铜器铭文选释》,《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第2期)《古陶文汇编》5・2:“成亭当柳昌器。”《秦代陶文》364:“咸W。”“咸”皆成阳之省。“咸一斗四升”表明器调拨成阳后曾复核其容量。

“临晋厨鼎……”34字为汉代刻铭。《汉书・地理志》左冯翊有临晋县,班固自注:“故大荔,秦获之更名。”即今陕西大荔县。临晋春秋时属晋国,后归魏。《史记・秦本纪》:“厉共公……十六年(前461年)堑河旁,以兵:二万伐大荔,取其王城。”《集解》引徐广日:“今之临晋也,临晋有王城。”汉初,临晋是关中通往河东的门户,政府往来人员甚多,供厨器物亦多,其器除自造外,往往杂取前朝旧器,故新见秦宜阳鼎得纳入其系列。容庚《汉金文录》卷一临晋厨鼎器铭:“临晋厨鼎一合,容一斗。盖重一斤四两,下重六斤三两,并重七斤七两,名卅(三十)五。”“一斗。五月。门共鼎乙,十七斤四两。一斗。”盖铭:“不五口口,名廿(二十)七。”与前鼎应为一套。后鼎器、盖不同铭,显系杂配而成。

“名某”是春秋战国秦人及汉初人惯用语,表示器物之别名或编号。陕西旬邑出土高奴簋:“高奴一斗。名一。”(王辉:《秦铜器铭文编年集释》,图版198,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第165页)山东淄博西汉齐王墓随葬器物坑出土秦银盘:“三十三年左工口。名吉七。重六斤十二两廿(二十)一铢……六斤十三两,二斗。名东。”(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西汉齐王墓随葬器物坑》,《考古学报》1985年第2期)“名四十九”说明临晋厨鼎至少已有49件。

对于“北里八”,蒋文孝、刘占成二位先生推测为编号“名十八”之误(蒋文孝、刘占成:《“游子”铜鼎铭文释录与考辨》,《秦陵秦俑研究动态》2006年第3期);“北里”也可能为汉代地名,盖为后配。不过此3字为锈所掩,又极细浅,本不十分清楚,也就不宜深究了。

(泰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田静女士等为本文提供照片,此致谢意。)

责 编 潇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