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农村小学识谱教学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农村小学识谱教学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识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音乐的学习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然而识谱本身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厌烦点”,也是很多音乐教师为之头痛的难点。那么在设备、音乐基础都比较薄弱的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如何开展识谱教学呢?从识谱教学的角度,就几年的工作经历,阐述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如何开展有趣的识谱教学。

关键词:识谱;困境;节奏;唱名音程感;柯尔文手势

从文学角度上讲,识字读书是基本的条件,否则就不可能领会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同样的道理,乐谱也是带领孩子畅游音乐殿堂的导游,是承载孩子学习音乐的交通工具。

一、农村学校音乐识谱教学的困境

(一)师资力量薄弱

农村小学一般只配备一个音乐教师甚至没有音乐教师,而且学校都有着纵向年级多横向班级少的特点,一个音乐老师进校要扛起整个学校的音乐教学工作并非一件易事,除此之外在特殊的节日或活动中还要组织、编排各种节目,工作任务繁重。

(二)学生基础较薄弱,习惯较差

由于过去没有上过正式的音乐课,所以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的认识只停留在唱歌课的层面。

(三)学校对音乐教育投入不足,教学条件差,缺少相关设施

农村学校学习音乐的条件有限,学习识读简谱更加困难。没有钢琴或其他乐器、没有多媒体,没有一个标准的参考,所以这就对一个音乐教师的视唱能力和音准有着更高的要求。因为嘴巴就是你的乐器。

二、如何让音乐教育本身就比较落后的农村学校实现快乐识谱教学

(一)以兴趣为基点,快乐识朋友――节奏

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过:“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兴趣须是多方面的,因此,要求多方面的活动。”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审美能力,以“趣味”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识谱“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识谱的意愿,做到自主学习。通过几年的教学积累,我总结了几种有效的方法。

1.节奏入门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是音乐最重要的形式要素。节奏可以脱离音高独立存在,而音高却离不开节奏。所以我们首先要搭好音乐的支架。因此,节奏是识谱的第一要素。

要学习节奏,我们首先要认识节奏中最常见的几位好朋友,就是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以及十六分音符,当然十六分音符对于初学者来说稍微有点难,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所以十六分音符的介绍可以依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所学歌曲内容来做定夺。

课堂实践例子:

步骤一:

出示卡片四分音符― ―×: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几位音乐中的好朋友,第一位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四分音符,他是个勤劳的孩子,每天起得很早,很准时地去学校(教师边用手划拍边念“走走|走走”,学生做模仿)。

出示卡片二分音符― ―×―:第二位小朋友,做起事来总是慢慢吞吞的,他叫二分音符,走起路来也是慢悠悠的(教师边划拍边念“走哦|走哦”,学生做模仿)。

出示卡片八分音符― ―×:第三为小朋友很懒惰,他叫八分音符,每天起的晚,上课总是很赶,所有很着急,于是他就跑起来了(教师边划拍边念“跑跑跑跑”,学生做模仿)。

出示卡片卡片十六分音符― ―×:第四位小朋友是个糊涂虫,他叫十六分音符,上课老忘时间,于是他着急坏啦,拔腿就急忙跑了(教师边划拍边念“快跑快跑快跑快跑”,学生做模仿)。

步骤二:

让学生介绍刚才这几位好朋友,并模仿他们去学校时的步子。巩固刚才所学的符号。

步骤三:

教师出示节奏,先让学生逐个小节完成,然后再完整连起来,边念节奏边划拍。

如:《其多列》2/4×××|×××|××××|×××||

2.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音乐源自生活,所以在生活中可以捕捉到很多音乐节奏,这样的方法同时也增加了学习节奏的趣味性。

例1:摔跤时发出的声音,教师要边拍手边有声有色的念(辅以摔跤动作),让学生做模仿。

例2:教师拍手念以下两种“知了”,学生聆听、模仿,体验附点八分音符和附点四分音符的区别。

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都要在熟练掌握入门节奏的情况下,再进行这些稍微复杂的节奏教学,而在这些节奏教学初期,无需说明附点的知识,重在体验这些节奏型。等学生对这些节奏都熟练了之后再做说明,会更加容易理解。在掌握这些节奏型之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将这些节奏型组合编写节奏让学生练习,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创编节奏。慢慢地形成积累,从一个节奏型到一个小节再到一个乐句,所谓熟能生巧,等他们基本熟悉歌曲节奏后,再将音高加入其中也就容易多了。

(二)培养学生唱名音程感

音程――即两个音级在音高上的相互关系;唱名音程感――指唱名与唱名之间音高关系的感觉。

培养唱名音程感的重点在于:耳先于眼――先歌曲,后识谱。

小学低年级应该从感性上积累音乐的节奏感和音高感。这一时期正是听觉发展迅速、精细的时期。

首先通过听唱法学会歌曲,然后在熟练演唱歌词的基础上,再用“模唱唱名”的方法学习唱谱,把曲谱当做歌词来演唱,最后能进行“唱名背唱”。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进行唱名音程感训练时,不必使用歌谱,因为不使用乐谱只用听唱的方法学习唱名,可以减少学习识谱的难度,使学生集中于听觉方面的学习。虽然学生不认识谱子,但是他们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很强,没唱几遍就能背唱了。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学生还不识谱的时候,先让他们熟悉七个音的唱名和音高关系,为中年级的识谱教学做好准备,就像我们在不识字之前早已学会说话一样。而识谱的视觉反应训练应该到了小学中年级开始再逐步训练。

对于农村小学中高年级没有建立“唱名音程感”的班级,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歌唱教学,有意识地进行“多唱唱名”的唱名音程感训练,开始使用“听唱和视唱相结合的方法”学习识谱,开始时还是以听唱为主,然后逐步加入视唱,再进行必要的“补课”,这样的方法也是有效的。

(三)巧用柯尔文手势与快乐识谱相结合

“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手势是19世纪70年代由优翰・柯尔文首创的,所以称之为“柯尔文手势”。手势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在身体前方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空间把所唱音的高低关系体现出来。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音高、音准的调整、交流的一个身体语言

形式。

经历描述:

在刚进校任教的时候,我完全没有意识到柯尔文手势的作

用,对这种手势的高低位置也很模糊,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加以利用,只是在书本上出现这些手势时顺带教一下学生,然后就丢之脑后了。直到前年参加了教师进修学校的一次培训,由项雅丽老师主讲,他在会上就强调了柯尔文手势的作用,并为我们做了准确的示范,那次的培训令我印象很深刻。

回去之后,我就开始琢磨用柯尔文手势来调整学生的音准,让学生学着用手形的变化及手位的高低调节来学唱简单的音阶。一开始我并没有直接在每个班级进行大规模的试验,而是到了第二个学期,接收了一个全新的年级(三年级,之前没有音乐基础)才开始试验的,教了一个学期后,就略有成效。现在我发现,这个班级的音准和识谱能力比其他任何一个年级都要好。下面我来总结下柯尔文手势的训练方法:

1.音阶练习:

在新歌学习之前,跟着教师的手势做音阶发声练习,调整唱歌姿势和呼吸方法。

2.内心听觉训练

教师不出声歌唱,仅仅用手势表示出一个个短小的乐汇片

段,要求学生唱出它们的音高,做内心听觉的训练。

做这个练习时可依情况结合将要学习的歌曲,将歌曲的重点乐句或开头的乐句,用手势做出,让学生边看边记。但是不准唱出声音,当老师每做完一组之后,再让学生唱出这一片段,可以以一个小节或两个小节为单位,以学生掌握情况而定。

3.学生视谱训练

教师给出旋律音,并给出第一个音的音高,让学生慢速边做手势边唱,教师注意学生手势高低以及音准,给予指导。

4.二声部训练

使用手势进行二声部训练。教师用两只手做三度音程和声练习,为合唱歌曲打基础。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识谱教学作为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难点,只有通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音乐教学才会迎来多姿多彩的春天。

(作者单位 浙江省瑞安市马屿顺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