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案例教学模式在专业基础课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案例教学模式在专业基础课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案例教学法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更适用于理论性较强的基础学科教学。案例教学法在公安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方式比较灵活,常采用的案例教学法有解释案例法、讨论案例法、模拟案例法等。但是,案例教学法也有其局限之处。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专业基础课;应用

公安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教育培训,培养的对象是人民警察。因此,公安院校应从提高警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出发,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案例教学法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近期,笔者参加了由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的“高校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实践专题”精品课程培训,聆听了中国政法大学赵旭东教授的“法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讲座,对案例教学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案例教学法在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目前已经被许多国家的高校广泛地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案例式教学在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的学科易于开展,如《侦查学》《治安学》,在专业基础课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实际上案例式教学更适用于理论性较强的基础学科教学。例如:《犬解剖生理学》是警犬技术的重要基础课之一,不仅犬解剖结构复杂,而且生理内容较多,不易记忆,学生多有畏难情绪,但它是联系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桥梁学科,它是指导如何合理饲养、管理犬的理论基础,因此采用典型的案例式教学法在《犬解剖生理学》的授课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还可以为学生学习警犬养犬、犬病、训练使用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完成由基础到实际应用的过渡。

在警犬技术专业基础课教学中,我们近年对案例式教学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研究,并致力于逐步将其系统化,即按照教学体系,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系统地、有规划地收集或设计警犬训练或使用、饲养管理中典型的教学案例,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学过的或将要学的内容分别在课前、课中或课后提出,学生对相关的案例分析表现出了明显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案例教学法在公安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方式比较灵活。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以及教学过程的深入程度,常采用的案例教学法有以下3种。

一是解释案例法,即知识点注释性案例教学。这种方法指教师在讲授新课时,为了解释某一概念、某一方法或某一策略等较难理解的内容时,通过案例进行讲解,以达到让学生理解、掌握学习内容的目的。讲解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这两个概念时,可以引用这一方法加深学生的理解。如在讲解犬胃的扩张能力时,引用常见的犬胃扩张病例,看似复杂的生理机能却蕴涵了丰富的内容,这不是单单靠看书就能学到的知识,而是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所得。生动的案例教学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二是讨论案例法,即综合能力训练性案例教学。这种方法是对课程的某一章节进行全面讲授后,为了加强学习印象,巩固学习效果,检验学习水平而组织学生进行的讨论。这类案例要具备主要情节和细节,教师需要针对此案例提出相关问题,要求学生依托所学知识解决这一问题。讨论案例法能充分暴露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缺陷,是教师得到的最直接的教学反馈。同时,这种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表自我观点的机会,使学生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得到提升,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能力都得到了训练。讨论案例法要求教师在讨论结束时,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进行评析,给出标准答案并说明理由。在这个环节上,要注意引导课堂讨论的方向和深入程度,如讨论的集中和有效性、问题的梳理与结论等。例如:在学习犬的运动系统时,教师以警犬在比赛中的英姿及国际大赛标准为例,让学生分组讨论犬的运动步伐交替次序,再讲解相关知识。案例讨论法使学生感觉到所学的东西不再是抽象的理论和空洞的知识,而是可以实际应用的手段和武器,这无疑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变被动记忆为主动索取,教学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三是模拟案例法,即全景展示和体验性案例教学。这种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为了充分发挥模拟案例法的作用,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赵旭东教授强调:“十分重要的是对学生能力和潜力的调动,要使他们进入角色,找到感觉,相互学习。”例如:讲授血液凝固内容时,可先让学生上血液凝固的实验课,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动手采集血液并进行实践操作。在学生学习和实践之后,需要完成一份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将一系列的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将血液凝固的原理、血小板的生理功能、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如何生理性止血等知识点融会贯通。学生在了解了相关学习背景、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完成了相关的实验操作之后,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参考资料、手册、工具书获得信息,撰写一篇实验报告。然后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知识,进行发散思维。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做实验探讨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反馈、评价:对他们在操作中表现出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详细记录,并在小组任务结束后及时反馈给学生,当场点评,加深学生对技能的理解和认识。

案例教学法区别于其他教学法的明显特点是在教学中使用案例。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对案例和问题的讨论,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案例教学与实践工作关系密切,让学生学以致用,促进学生从简单的记忆型、模仿型向思考型、创新型转变,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素质有较明显的作用。但是,案例教学法也有其局限之处。

一是不适用基础知识薄弱且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学生。学生在思维的探索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各种尝试及错误。因此教师进行案例教学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事先为学生提供案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查找相关资料。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锻炼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并非所有的案例都能满足教学要求。教师在为某一教学内容选取案例时,必须以学生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为中心,选择相应的案例,而且案例必须能和实际的学习相结合。这要求教师平时留心收集整理资料,总结相关知识点,而且能将这些资料合理地应用到教学中。

三是有些教师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门课讲下来全是讲案例。这样,虽然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但是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甚至会产生不良影响。有些学生到结课的时候,对于课程的基本理论还远没有掌握。学生沉迷于案例讲述中,容易忽视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凡事应有度,因教学时间有限,如果一味追求案例宣讲,则必然导致忽视理论讲授的后果。如果过多地、频繁地在教学中使用案例,会占用其他教学内容的课时,导致课程基础不扎实、界定不准确。

案例教学法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其目的在于发展学生运用与课程相关的知识、观念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提供了融入背景的学习,其优势逐渐得到认可,值得在教学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谭秋霞.网络多媒体环境下法学案例教学模式的构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4).

[2]凌芸,顾兵,杨瑞霞等.案例式教学在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2,(1).

[3]曾亮,潘涛,袁永丰.案例式教学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4]李华,王丽,林原等.关于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基础教育中应用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

责编:一 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