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回弹检测方案优化实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回弹检测方案优化实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进行圈梁的回弹检测中,我们优先考虑作为单个构件检测的方法,这样检测方案简单、检测数据代表性好,可在数据处理之后却发现难于合理评定,变更检测方案却又使原检测数据失效。如何方便参建方使用检测数据,而又不浪费原有的检测资源。现以圈梁为例探讨回弹检测方案的优化

关键词:回弹检测;方案优化;圈梁检测实例

1 面向单道圈梁检测方法(圈梁检测方案一)遇到的难题

在《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83-1997)中,圈梁概念是指在房屋的檐口、窗顶标高、楼层、吊车梁标高或基础顶面处,沿砌体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状的梁式构件。也就是说可以把一道圈梁作为单个构件检测,这样只需依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按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的要求布置测区。这种检测方案简单,测区的代表性好,可实际工作中在遇到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较差的工程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1)会出现最小的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略大于设计强度等级,但由于该圈梁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标准差较大时,按照回弹规程的规定:当结构或构件测区数少于10个时 ;而当该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少于10个或按批量检测时,应按 计算,致使该圈梁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小于设计强度等级的情况。由此得到的推定值便容易引起争议。

(2)也会出现部分轴线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另一部分轴线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则高于设计强度等级,我们可否将整道圈梁划分成不同区域分别计算推定值,将混凝土强度换算值低于设计强度等级的轴线较明确的在报告中指出来,以便参建单位根据工程现场的情况进行处理?

用把一道圈梁视作单个构件检测的方案进行检测后,却出现上述的问题,这就出现了检测单位无理论错误,施工单位很不甘心的局面。如果分区评定,检测方案需要重新制定,可按照上述检测方案已经取得的检测数据便会难于使用的。按分区检测的新方案重新回弹检测的话,检测人员辛辛苦苦测来的原检测数据作废就实在难以割舍了。下面试着针对此种状况提出较为合理的改进,避免难题的出现。

2 面向单跨圈梁的检测方法(圈梁检测方案二)

2.1 合理界定结构或构件

在《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GBJ132-1990)中,结构广义地是指房屋建筑和土木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相关组成部分的实体,狭义地指各种工程实体的承重骨架。构件是指组成结构的单元。工程实体中构件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作为建筑结构的组成部分,如何对构件的范围进行界定,直接影响到检测方案的制定。例如:圈梁、筏形基础及其他连续浇筑的混凝土结构等,我们界定构件的方法不同,构件的尺寸就有变化,构件尺寸的不同会导致检测测区数量的变化。依据《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单个构件的划分可按照下列规定进行:

(1)基础: 独立柱基,以一根柱的单个基础为一构件;条形基础,以一个自然间一轴线单面长度为一构件;板式基础,以一个自然间的面积为一构件。

(2)墙体:以一个计算高度、一个自然间的一面为一构件。

(3)柱:以一个计算高度、一根为一构件。

(4)梁、檩条、搁栅等:以一个跨度、一根为一构件。

(5)板:以一个自然间面积为一构件;预制板以一块为一构件。

(6) 屋架、桁架等:以一榀为一构件。

2.2 按单跨圈梁检测的实施步骤

回弹规程中指出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可采用下列两种方式:单个检测、批量检测;单个检测适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批量检测适用于在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结构或构件;本例的最初难题的出现在于,把圈梁看做一个构件,方案简单了,不确定性增加了,难题便容易出现。因此在制定圈梁的检测方案时宜采取如下的步骤:

第一步,将圈梁按照梁的划分方法,即以一个跨度、一根为一构件的方法进行界定,以此统计该道圈梁由多少根梁组成,从而抽取其总数的30%且不少于10根布置测区。抽检构件时,应随机抽取并使所选构件具有代表性。

第二步,每一结构或构件(本例即为每一根梁)测区数不应少于10个,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5个。

第三步,按以下要求布置构件测区,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

这样将圈梁化整为零,应用批量检测的方法,作为该道圈梁的测区布置方案。代替原来将圈梁视作单个构件进行的检测方案。

3面向单道圈梁兼顾单跨位置的检测方法(圈梁检测方案三)

面向整道圈梁作为检测对象,面向每跨圈梁进行测区布置。布置每跨圈梁的测区时,先在离构件端部的距离不宜大于0.5m的位置布置该跨两端的测区,然后在两个跨端测区之间以相邻两测区的间距控制在2m以内均匀的进行布置,如此进行各个跨度的构件的测区布置。由于相邻两跨的端测区间距为1m,而每跨圈梁的两端测区之间的测区间距往往小于2m,所以与方案一相比随着圈梁跨数的增加,测区数量也相应增加,测区数增加的数量是圈梁跨数的1至2倍。

在记录回弹数据时,需要记录每个测区的纵横轴线位置,同一跨构件的测区,可以统一按照该跨构件自左向右的方向顺序记录各个测区的回弹值。在回弹数据处理之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测区进行加密,以满足新的检测方案对测区数量的要求。

4三种检测方案的比较

方案一,适用于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较好的工程检测,该方案的检测中施工单位和检测单位所投入的资源都较少,测区分布最均匀,回弹数据的代表性最好,但如果混凝土施工质量与估计的不符,需要调整检测方案时,由于测区位置仅取决于前一个测区的位置,而与该跨圈梁的起止位置无关,所以如需按照单跨圈梁进行评定时调整起来相当困难。

方案二,适用于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较差的工程检测,该方案的检测中施工单位和检测单位所投入的资源都较少,如果测区回弹值均匀可以按照批量检测的方法进行单道圈梁评定,否则可以根据现有数据按单跨圈梁分别评定,但此方案的测区分布最集中,回弹数据的代表性最差。

方案三,适用于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中等的工程检测,测区分布较均匀,回弹数据的代表性较好,该方案的检测方案调整最灵活,如果混凝土施工质量较好时,可以按单道圈梁评定,如果强度换算值具有区域性特点,可直接分区评定,在对某测区的检测数据有怀疑时,按照单一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布置要求加密布置即可,但该方案的检测中施工单位和检测单位所投入的资源都较多。

在制定检测方案时应考虑施工管理水平制定检测方案,否则会出现检测方案与检测数据不适应的情况。但当前施工队伍流动性大,准确评估其施工管理水平相当困难。因此宜选择抗风险较强的检测方案,如果参建单位无明确要求在圈梁回弹检测时方案二和方案三宜优先选用。

5保障检测方案落实宜采取的措施

在各参建方没有特殊要求时,检测单位会优先考虑测区的代表性更有效率的检测方案。根据回弹规程19平方米以上的检测面才能充分发挥测的代表性的效率,满足此条件的构件或结构宜作为一体进行检测。但若无法法满足现实的要求时,就需要将现有检测的数据转化为按单个构件检测的数据。如果象批量检测那样,检验批中的各个构件自成一体转化并不困难,但遇到本例的情形就需要我们事先有对应的措施,否则转化就不容易了。在现场检测时宜采取下列措施:

措施一,以“单个构件”(本例即为每一根梁)为单位分别记录检测数据,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标有清晰的编号,必要时应在记录纸上描述测区布置示意图和外观质量情况。

措施二,在检测过程中及时对检测数据进行汇总评定,以确定是否需要对检测方案进行调整,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因为按照回弹规程的要求对按批量检测的构件出现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平均值小于25MPa时,强度标准差Sfccu>4.5MPa;或者当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平均值小于25MPa时,强度标准差Sfccu>5.5MPa之一时,则该批构件应全部按单个构件检测。如果不采取现场检测与数据处理同步进行的方法时,便无法在数据分布与原检测方案冲突时及时调整检测方案。当需要分区计算构件的推定值时,尽管已完成的检测数据不会再影响其使用效果了,但等到检测按原方案已经完成,根据检测结果需要补测数据的情况时,与回弹检测相配套的测区清理、工具和人员准备等周边工作还是需要重新安排,造成检测工作的不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