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唐田君墓志看柴窑出“北地”之地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唐田君墓志看柴窑出“北地”之地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西安一藏友藏《唐代田君墓志铭》拓片(图1),出土的具体地点不详,据说是铜川得之。从其拓片可知墓志长36.5厘米,宽33.5厘米,厚8厘米,拓片缺盖。志铭楷书,共计16行,满行16字,墓志四周刻缠枝花。从墓志文中可知墓主人是北地华原人,其为考证地名“北地”提供了实物资料,对中国陶瓷史的所谓“柴窑北地”的存在及所在区域研究提供了“线索”,现录志文如下:

大唐故田君墓志铭并序

君讳元字大雅北地华原人也昔和公革

命姜氏享国多年累代雄强王兹东海口

横桎御汉祖龙兴时运以终遂徙吞并君

祖任坊州别驾属随季分崩因任秦中不

归故里君父唐任石泉府旅师武艺尤长

力举千钧射穿七札天命不佑弃世云亡

君单独孤遗罐离强褓孝行有着道俗称

仁奉事慈亲和颜悦色寿年不永积善无

征以大唐开元六年岁次戊午八月壬戌

朔十四日乙亥卒于私笫春秋六十有二

即以其月廿九日庚寅葬于县北五里河

曲之隈礼也但以粜田变海口谷为陵故

勒石留名传之不朽乃为颂曰 田君

孝行一代莫人不求荣位奉事慈亲其一殡

于河曲四口分明山河雠改刻石知名其二

从墓志文中可知该墓主人是唐代人,姓田名元,字大雅,北地华原人。先祖辈辈有功,其父唐时曾任石泉府旅师,其武艺高强,力大能举千钧,拉弓射箭能穿透七层铠甲,但是命运不佳,早离世而去。因其人早年丧父,力单孤独,从小就很孝敬母亲,善良宽厚,周围邻居夸赞其对母亲总是和颜悦色,品质德行很高。墓主人于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八月十四日死于家里,时年六十二岁,当月二十九日埋葬于本县北五里河滨曲折处。

墓志中所记主人田元的祖辈屡建功业,从汉以后曾在坊州、秦中、石泉等地任职,这三个地名都在今陕西省境内。坊州,即今陕西黄陵县地。秦中,又称关中,今陕西为古秦国之地,故称秦中。石泉即今陕西省石泉县,秦为汉中郡地,汉为安阳县地,晋置长乐县,为晋昌郡治,西魏更名为石泉县,清固之,属兴安府。而墓志记载墓主人是北地华原人,这个引人注目的北地又在何处?据《辞源》修订本(2006年商务印出版社出版)载,古代的北地为古郡名,春秋时为义渠戎国之地。秦置北地郡,汉、三国、魏、隋均有北地郡,地域和郡治有变迁,原在今甘肃东南部和宁夏南部一带。“秦朝废除分封诸侯制,将始起于战国时的郡县制普遍推行于全国,以郡统县,……初并天下时全境分置三十六郡,……至秦末,除都城成阳(今陕西成阳市东北)附近关中平原为内史辖境外,……见秦郡共48郡”(谭其骧《简明中国史地图集・秦时期图说》,中国地图出版社。),其中就有北地郡,郡治县名义渠,可以清楚北地郡所在地。至西汉时期北地郡仍在,郡治县名为马领,今地甘肃庆阳西北。

自三国时期魏文帝(220-226年)始,徙北地于q(图2)。q县为汉景帝二年置,属左冯翊,魏改为铜官县,故城在今陕西耀县东。“后魏太武时(公元424年)又徙北地郡于宜君县”。耀县药王山北朝时期佛道造像碑中也有刻“北地郡”与“北地”的铭文。这也证实这时的铜川、耀州在当时称北地郡。“两汉日役栩,魏以后泥阳,日宜州、日华原……皆耀州地,其事皆书耀州”(明嘉靖年编纂《耀州志》凡例第一卷《地理志》)。“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除行政区中的郡一级,将施行了四百年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以州统县二级制……炀帝大业二年(607年)将州一级都改为郡,从此过去几百年上下两个不同级别的政区名,变而为同一级别的不同时期的名称,沿袭至后代不改”(谭其骧《简明中国历史图集・隋时期图说》,中国地图出版社)。从隋代地形图可见北地郡于冯翊郡东北位置(图3)。

关于华原地,隋改泥阳为华原,元代省,地在今陕西耀县境。(参阅《太平寰宇记・三・耀州》)。在唐以前“北地”即北地郡,但文献中记载唐代已撤去北地郡地名,华原仍在,上述唐田元墓志中记墓主人是北地华原人,可能“北地”是当时当地人的习惯称之,到了五代或许人们可能还是称这一带为北地。

关于古代各著名瓷窑中脍炙人口的五大名窑,柴、汝、官、哥、定,柴窑为首。最早记载柴窑的是明代洪武年间曹昭《格古要论》:柴窑“出北地,世传柴窑世宗时烧者,故谓之柴窑,天青色,滋润细媚,有细纹,多足粗黄土,近世少见。”这里明确指出柴窑出北地。而北地在何处?柴窑在哪里?人们―直在探索,有的索性提出,柴窑不存在,理由有三:一、在中国古代窑址中从未有以帝王姓冠窑名,柴世宗是指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周世宗,姓柴名荣。二、柴世宗在位仅仅六个年头(954-959年),又是兵荒马乱,当时如何对瓷器关心。三、从考古发掘看,至今还没有发现确切的窑址。

明万历以后,关于柴窑的文献记载也很多,例如,张应文《清秘藏》、黄一正《事物绀珠》、谷应泰(吕成龙先生考证为谷泰,见本期文章)《博物要览》、文震享《长物志》、清王士祯《香祖笔记》、佚名《南窑笔记》、朱琰《陶说》,蓝浦《景德镇陶录》等均论及此窑,但到目前对柴窑还没有统一认识。有的称越窑秘色瓷为柴窑器;有的以瓷器品质认为景德镇影青瓷是柴窑;有的根据王佐《新增格古要论》中“柴出北地,河南郑州”提出柴窑在河南郑州……

在五大名窑中,除柴窑器外四大名窑汝、官、哥、定都已被人们有所了解。原对汝窑窑址有怀疑,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寻找汝窑窑址,到1986年窑址发现才证实汝窑在宝丰县清凉寺。宝丰宋代属汝州,故称为汝窑,在南宋文献记有汝瓷“近尤难得”,可见当时就少。官窑,指汴京官窑,北宋后期置窑,宋顾文荐《负喧杂录》记:“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日官窑”,据载窑址在河南开封一带,目前尚未发现窑址,但有传世瓷器存在。哥窑又称“哥哥洞窑”、“哥哥窑”等,明曹昭《格古要论》记载:“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元末新烧,土脉粗燥,色亦不好。”明《浙江通志》记:章生一、章生二弟兄两人各主一窑,哥窑生产开片瓷,弟窑生产不开片的青瓷,开片青瓷称哥窑,不开片青瓷为弟窑,弟窑就是龙泉窑。经过考古发掘,有的学者提出:“从文献提供的情况,可以了解到具有开片特点的哥窑瓷器在龙泉地区是客观存在的,不容否认。但是后人却错误地把一个窑系某些作坊中不同品种的瓷器认为是两个窑系的作品……”还有人提出由于地方发音的原故,遂被误读为“哥窑”。定窑窑址在曲阳,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曲阳宋代属定州,故名定窑。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五大名窑除柴窑外,其他四大名窑在历史上是存在的,曹昭《格古要论》对柴窑的记载基本可信。

从文献看柴窑是指五代后周时期的周世宗――柴荣在位的一段时期烧瓷的窑。当时后周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很清楚的(图4),著名的越窑、景德镇窑均不在后周的版图内。虽然河南郑州在其内,但《新增格古要论》的说法是否可靠,特别是当时所烧的瓷器与文献记载的柴窑瓷器特征能否相符,这就需要对比深入研究。西安市文物处在上世纪70年代征集了一件青釉刻花壶,在烧制时已变形残破,上面留有修补扒钉。除了烧制变形外,胎釉刻花装饰都很精美,特别釉色近于天青釉。此件壶外还有木制盒,内装用料讲究,制做精细,说明过去人们很重视该器。当时老一代文物专家段绍嘉、刘汉基、李长庆三位老先生,对此壶持有相同的看法,认为是五代宋初时期的耀州器,同时也提到此为柴窑的看法。耀州窑五代时期薄胎天青釉器的特征与《格古要论》所述的柴窑器相近,如果所谓的“北地”就是耀州及周围地区,那么当时的耀州窑很可能就是柴窑。近几年考古工作者经过发掘,从考古资料中得知五代耀州窑烧制天青釉器,而从目前的资料看,北地也应是一个具体的地名,史书记载“北地”从三国魏到隋这段时期就是指现今铜川的耀县及其周围一带地方,到唐代虽不设北地郡,是否可以说是当时人们还习惯这样称之,五代时期人们延续称之北地也是可能的。那么《格古要论》所述的“柴窑出北地”很可能就是指该地。

(责编:雨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