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江山丽卷轴 冰雪净聪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江山丽卷轴 冰雪净聪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山河壮美,四季风光,各有特色。画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描绘的山川画卷展现出“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宋郭熙《林泉高致》)。其中冬令的雪景在凛冽的景象中,还寄托有个人高洁的情怀。在中国绘画丰厚深邃的美学背景下,陶瓷绘画装饰也出现了专门的彩绘种类――“雪景”。本文试从绘画与瓷画“雪景”的艺术特征和工艺技法作相关的解析。

二、中国绘画中的雪景

(一)雪景的主题内容

自唐代诗人、画家王维画《雪溪图》、《江山雪霁图》起,到现代张大千、吴湖帆等,历代都有许多画家喜爱和擅长画雪景,有无数描绘玉峰琼枝的卷轴,留存在一千多年的艺术长廊里。《宣和画谱》记述的王维山水画目,其中雪景最多,有20件。汤《画鉴》云:“王右丞工人物山水……平生喜作雪景:剑阁、栈道、骡纲、晓行、捕鱼、雪渡、村墟等图。”后世画家大多秉承“南宗之祖”的这些题材,布置在白雪丘壑、槎枯树、溪涧凝冻、万物萧疏的背景下,描绘的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1.雪中运输。宋无款《雪栈牛车图》(图1,博物院藏),画中千峰素裹、万树寒瑟,大地白雪茫茫,一队运粮牛车冲寒冒雪前行。人物、牛车、村舍等刻划细腻逼真,表现了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劳动人民坚韧不拔、不畏艰苦的精神。另有一种所谓“村田乐”的画面,如宋李东的《雪江卖鱼图》。《图绘宝鉴》认为“(李东)所画村田乐、常酣图之类,仅可娱俗眼耳”。其实这是作者从亲身的生活观察体验中得来,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严寒天气下平民的世俗生活。

2.雪中行旅。明吴伟《雪中行旅图》(图2,同上)远景几座雪峰突兀耸立,近景巨岩,古木当空摇风,戴笠曳杖文人携琴僮过小桥暮归。笔墨粗犷、泼辣,人物形神跃然纸上,反映了南北宦游人在旅途上跋涉之艰辛。

3.雪中故事。明刘俊《雪夜访普图》(图3,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描绘宋太祖雪夜访问宰相赵普的故事。画中厅堂升起了炽热炉火,红地毯上,宋太祖正面龙袍,赵普侧面常服,君臣促膝交谈。赵问太祖:“夜深极寒,主上为何出来?”太祖曰,一榻之外,都是人家的地盘,睡不着,我想北征北汉(太原),如何?赵回答,还不如先平定南方诸国,那弹丸黑痣之地,不就无处可逃了?太祖笑了:“正中朕意!”画上君臣相得,十分亲热,赵妻和氏把盏行酒。同类的还有历代流传的雪中故事,如袁安卧雪、程门立雪、雪夜访戴、灞桥风雪等,还有诗人吟咏的名篇诗意画如踏雪寻梅、雪江独钓等。

总之,雪景“人物寂寂,围炉饮酒,惨冽游宦,雪笠寒人,骡纲运粮,雪江渡口,寒郊雪腊履冰之类也”(宋韩拙《山水纯全集》),都一一表现出画家的美学观念。

(二)雪景的表现手法

1.白粉渲晕,再现积雪。早期中国山水画受敦煌壁画的影响,多以丹青设色。丹铅、石青和石绿等色彩浓艳、厚重。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云:“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据记载“王维《辋川雪景》……古松上用粉作积雪”、“其雪用银泥打底,上更用粉细细点雪”(《东图元览》)。王维绘画真迹因年代久远,时代嬗变,已不可见。但传世宋画巨迹和扇面中,可清晰看到轻粉渲晕表现积雪的特征。如王诜《渔村小雪图卷》(图4,北京故宫藏),“山坳石面都以墨青渲染,阴森之气凛然,树头、沙脚、峰顶、岚尖,纯用粉笔烘渍,自觉晃曜夺目”(清吴升《大观录》)。赵佶《雪江归棹图卷》,“平远山峰以青墨烘晕天气,衬出有群山冻合惨凛气象……设赭色缀轻粉作雪”(同上)。宋画《雪霁图》(图5,上海博物馆藏)以圆弧形的线条作山峰,用铅粉层层积染峰峦、村屋,在绢本底色的衬托下呈现银装素裹的景象。又以青绿、朱丹点簇林木,与轻粉白雪相映,显得鲜艳浓丽。此图以白粉、红、绿各色点染、渲晕,与世传唐杨山水画同一格制,世称“没骨山水”。

2.墨青染天,烘托积雪。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云:“落笔便见坚重之性,皴淡则生凸之形。每留素以成云,或借地而为雪。其破墨之功,尤为难也。”郭熙《林泉高致》云:“雪色用淡浓墨作浓淡,但墨之色不一,而染就烟色,就缣素本色萦拂以淡水而痕之,不可见笔墨迹。”天空、水面、沙渚以墨青渲染,以烘托山峰、石面凸处,树枝上侧面着意留白来表现积雪。元黄公望《九峰雪霁图》(图6,北京故宫藏),画中自题云:“至正九年(1349年)春正月,为彦功(班惟志,诗人)作雪山,次春雪大作,凡两三次直至毕工方止,亦奇事也。大痴道人,时年八十有一,书此以记岁月云。”上苍为大师留天然图画,而大师笔下层峦叠嶂、丘壑奇伟的雪景,并没有采用自家《写山水诀》“冬景借地为雪,要薄粉晕山头”的手法表现,却是另一片胸中的冰雪世界。正如吴升在《大观录》评述:“山峰纯是空勾,以墨青染天,衬起远近诸峰,俨若寒崖冻壑。林树用破笔作枯株,而坡石点苔,更不着一完笔,创前人所未造,示后人以难摹。尤妙在生面独开,仍不露自家墨法,一片精彩,神来气来作也。”

晚明文人画风占据画坛主导地位,雪景也同样成为画家表现笔墨情趣的自由天地,不画自然写真的再现式的雪景,甚至连淡墨染天衬托“借(质)地为雪”的手法也弃而不用了。如董其昌《关山雪霁图》(图7,同上),画家自题云:“关仝《关山雪霁图》在余家一纪余,未尝展观。今日案头偶有此小侧理,以图中诸景改为小卷,永日无俗子面目,遂成之。乙亥(1635年)夏五。玄宰。”图中全无一般雪景墨色染天晕水烘托积雪的笔法,而满纸笔意生拙,墨色苍润,适意匠心,自脱凡格。

绘画雪景用白粉敷染雪色到水墨晕染表现雪意,是从绘画的制作性向写意性的变化,是从描绘自然真实到表达艺术情趣的发展。

(三)雪景的艺术境界

在浩如烟海的雪景山水诗中,柳宗元《江雪》以最精炼的诗句,描写了雪中环境的幽寂与诗人精神的孤独。后来许多山水画都取“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意。正因“古人画师非俗士,摹写物象略与诗人同。”所以,雪景的艺术境界主要由空间境象和精神家园两方面构成。

1.空间境象――荒寒萧瑟,清旷幽远。明唐志契《绘事微言》云:“画雪最要能发栗冽意象,此时虽有行旅探梅之客,未有不畏寒者,只以寂寞为主。一有喧嚣之态,便失之矣。”清恽寿平《瓯香馆画跋》云:“今人画雪必以墨积其外,粉刷其内,惟见缣素间著粉墨耳,岂复有雪哉!”仅有白粉画雪,不能触发栗冽意象,这是俗笔,不入逸格。又云:“偶论画雪,须得寒凝凌兢之意,长林深峭,涧道人烟,摄入浑茫,游于穆。其象凛冽,其光黯惨,披拂层曲,循境涉趣,岩气浮于几席,劲飚发于毫末,得其神迹以式造化,斯可以喻于雪矣。”通过营造特定的空间境象表现寒凝凌兢之意,才是有“士气”的雪景。

2.精神家园――胸次磊落,孤高绝俗。画家通过描绘皓峰冻壑、荒漠寂寥的空间境象,表达个人淡泊纯粹、超然物外的襟怀。正如文徵明自题《关山积雪图》云:“古之高人逸士,往往喜弄笔作山水的自娱,然多写雪景者,盖欲假此以寄其孤高拔俗之意耳。”“世人无限风波苦,输与江湖钓叟知”(吴伟业《鸳湖曲》)。贪恋富贵,疲于奔波的世人,见识不及江湖钓叟。读懂了人生的人就真正走进了“寒江独钓”之类的雪景图画――那是游息生活的精神家园。

三、瓷绘雪景的兴盛与发展

(一)早期的瓷画雪景――康熙青花

在陶瓷装饰上,康熙青花与五彩出现了许多画意生动的山水图,亦偶见有雪景,品种为青花。如青花灞桥风雪图筒式瓶(图8,上海博物馆藏),瓶上描绘了奇峰劲松,高士骑驴过桥。画面用浓青料勾勒山石、树木等景物轮廓,淡青料水渲染天空和水面,烘托出瓷胎白色釉面以作“积雪”,在瓶体另一面,行书题云:“奇花六出乱忙忙,分付家童整锦囊。行到灞桥驴背稳,得意新诗字字香。庚辰(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仲冬日,居易主人题。”在青花瓷画中,此瓶为别开生面的创新之作,既吸收了水墨雪景渲染烘托的手法,又结合了青花彩绘的工艺技巧,如天、水的渲染用“混水”,以使淡青料色泽匀净不着笔痕。画松针为小椭圆形,上露白,下针芒状,有积雪意又具装饰性。同时期的青花潇湘八景图瓶之“江天暮雪”图,也采用相同的手法(参看本刊2007年第4期,拙文《以雅化俗,瓷画涵清》)。

(二)瓷画雪景的兴盛――乾隆珐琅彩和粉彩

1.乾隆珐琅彩(墨彩)雪景图的新意。康熙晚期,在清宫造办处珐琅作创造了在瓷胎上画珐琅的新工艺。雍正六年(1728年)二月谕旨怡亲王“试炼”珐琅料,一个月后即试炼成功(朱家《清代画珐琅器制造考》)。以后珐琅彩料多为清宫自制,而且新炼制出许多种进口料所没有的彩料。据清宫档案,新的色彩有软白、酱色、香色、淡松黄色、浅绿色等。其中“软白”为后来绘制雪景提供重要的彩料。在艺术特征方面,雍正珐琅彩在白瓷胎上彩绘,结合院体画的技法形成精致秀丽的风格,并题诗句补画意,融诗书画于一体。此时还出现了单一的蓝料、黑料彩绘的山水图,与水墨画风格相近。

乾隆珐琅彩中出现了色彩丰富的山水图,其中雪景寒江独钓图瓶(图9,博物院藏)尤为人注目。瓶上近景坡石、修竹、古木;中景芦苇丛中一渔翁披蓑戴笠坐船头独钓寒江,远山白雪皑皑。瓶另面隶书五律诗云:“吴天枫叶落,六出舞霏霏。独有江湖客,飘然风雪矶。披蓑不知冷,把钓欲忘归。仿佛富春畔,伊人是也非。”淡黑料渲染天空、水面,淡赭色略抹坡石凹处,又借鉴了绘画中用薄粉表现积雪的手法,用“软白”绘山石、船篷、树枝上的积雪,特别是芦苇叶纵横交错,施白料于叶上,再现了寒江无际、渺然孤舟的冰雪世界。看画读诗,又遥想起严子陵钓滩。此瓶是极稀罕的珐琅彩雪景图,瓶外底有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款,作为官窑表现的却是柳宗元《江雪》孤高冷寂的诗意,在许多秀丽华艳的珐琅彩瓷中更是独标清高。

2.乾隆粉彩雪景的工艺。目前还未发现有关乾隆粉彩雪景彩绘工艺的文字资料,从彩绘艺术效果分析,其法为:以黑料钩勒山石并略作皴法,并描绘树木、房屋等景物,以淡黑色染天、水面。然后用白料敷盖在景物的上部分。如以小白色圆点点在团状松针的中间,以示其上积雪。用芸香油调色,白色的笔触细腻,白色料较薄,与其他色料相接较自然。同时,在其他色料的烘托下,山峰、房屋、树石上的积雪采用平填、点绘的料色,又显得较为醒目。乾隆粉彩雪景沿用了珐琅彩雪景的彩绘工艺。

3.乾隆粉彩雪景的艺术特征。目前所见雪景都是官窑粉彩瓷,装饰在瓶、碗、盘等器物上,以锦地“开光”形式,衬托出四个矩形或圆形、椭圆形。四“开光”分别画四季景色。因“开光”有边框,各个画面如同立轴或纨扇式。如粉彩锦红地花卉开光四季山水图四方瓶(局部)(图10,博物院藏)、粉彩蓝地串枝花卉开光四季山水图转心瓶(图11,同上)。以上两例都是色地上华丽工谨的纹样,衬托“开光”白釉上清新淡雅的绘画。其四季山水中雪景的特色是:①构图讲究虚实疏密,藏露隐显。如图11,右边山峰高峻,树丛中数间茅屋,帷幔掀开,一高士披巾拥炉,凭窗赏雪,屋外苍松积玉,红梅吐艳;左边空灵,染淡赭黑,以反衬画中积雪,又以篆体题句云:“梅帐春融雪,松窗月舞龙。”图中左虚右实,高峰、松梅、一片雪霁风光是露,寄寓主人高洁、深隐。②画面精致且丰富。如图10,瓶高19.8厘米,画面高约12厘米,但方寸之地,用笔顿挫转折表现骨力。溪岸边红梅枝干横斜穿插,劲健有力。③设色丰富,四季色彩协调统一。如图10,在雪景中也敷彩了多种色料,有长绿树、未尽落的黄叶、盛开的红梅、赭色的石罅,以及房屋、墙壁、篱笆等,又点缀人物的红袍、蓝褐等。与瓶上春夏秋三幅色彩丰富的青绿山水呼应、协调。④诗书画印融于一体。春夏秋冬四景分别以真隶篆行四体书五或七言诗句,写“乾隆”、“宸翰”红印。雪景题句云:“点空远色迷前墅,积素遥岑对野扉。”以上几例,诗配画颇妥贴、雅致。

(三)瓷画雪景的发展――民国粉彩雪景名家何处人

民国时期,景德镇瓷业兴起一股仿古风气,促进了粉彩、五彩彩绘技艺的发展。如粉彩寒江独钓图瓶(图12,景德镇陶瓷馆藏),以黑料为主,兼施淡赭,绘江畔坡坪,山寒水瘦,落叶萧疏,树古枝硬,皆因积雪覆盖而寒气逼人。此瓶的图画题材、画风及隶书题诗均同于乾隆珐琅彩寒江独钓图瓶(见图9),虽然构图有所变化,还应认作是仿乾隆珐琅彩雪景之佳作。

20世纪20年代初,景德镇陶瓷艺坛有一个八人组成的群体“月圆会”,相约每月望日雅集珠山,切磋画艺,后称之为“珠山八友”。他们继承中国画优良传统,以创新精神改良粉彩彩绘,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有专攻雪景的名家何处人。

何处人(1882―1942年),名如,号华滋。安徽南陵人。早年曾受人聘请赴北京画仿古瓷,因得机会观看古代绘画和画册,后转画粉彩雪景,卖艺于景德镇、九江两地。其雪景艺术特色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用笔缜密精致又刚劲挺拔。粉彩梁园飞雪图瓷板(图13,景德镇陶瓷馆藏),为临摹清画家袁江之作。在38.5×25厘米的瓷板上,把204×119厘米原作上的楼台亭阁、曲径长廊、长松丛竹、湖石远山全部描绘出来。特别是以界画手法画建筑物的鸱吻飞檐、梁柱斗拱、玉砌雕栏,一丝不苟,人物如蚁而生动多姿。线条细劲而料色凝重,如近景石畔的古树已落叶却虬曲如苍龙,生命力旺盛。

2.“雪”色凝厚、匀净且生动。何氏的雪景以“艳黑”料为主要色料描绘景致(这种色料的性能与珐琅彩的黑料相似,描绘的景物经烘烤后发色光亮且不会退色),再用清水调“玻璃白”(雪景用)料,描绘景物上的积雪,“玻璃白”料不透明,覆盖力强。何处人用“玻璃白”画雪景堆料凝厚、匀整。用“玻璃白”画的线条细腻又遒劲,填的块面(积雪)平整又不见笔痕。如图13,古树枝上的白线条(积雪),丛竹上白色“个”字、“介”字(积雪),都因笔上含料饱满,运笔生动流畅而能发色洁白、光亮,给人以“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一片琼瑶之感。另一方面,还用“玻璃白”料画山石的石罅皱摺,与黑料画的山石皴染相表里,这样,因“玻璃白”画出大千世界各种景物的积雪而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

3.风格冷艳明快。在何处人雪景中,用黑料为先,白料为后,先者为辅以托后者为主,有黑(景物)必盖白(雪)。黑料绘出的连绵山峦,起伏丘壑、槎桠枯木都以白雪处理空间,黑白对比表现出远近分明、层次清晰的效果。画图中又有人物衣衫、船只、楼阁飞檐、窗棂、栏杆,略施朱红、黄赭等色,于黑白世界里点缀冷艳。

4.白色纯净的“点、线、面”组成高洁的形式美。何处人继承了传统绘画和瓷画的审美特征,不画“风回共作婆娑舞”雪花飘落时盘旋起舞的景象,而是以白色的“点线面”交织在一起,表现“天巧能开顷刻花”的雪霁风光。如图13,松针、石苔、树叶、梅花等的积雪是“点”,树枝、芦苇、竹叶等的积雪是“线”,山峰、平坡、屋顶等的积雪是“面”。“点线面”是音符,它们横斜穿插、疏密虚实是旋律,和谐地谱写出“白雪的赞歌”。赞美高洁,歌颂纯净。如粉彩雪霁访友图壶(图14,景德镇陶瓷馆藏),壶面右边绘悬崖峭壁、梅树茅屋,茅舍主人倚窗眺望,迎候骑驴踏雪来访的友人。桥畔孤松、崖边古梅和修竹暗喻山林逸士的高隐,远离红尘的冲淡。粉彩寒江独钓图印盒(图15,香港藏家)直径9厘米的微景中,黑白点线面大开恢宏、旷野之境。

纵观何处人的雪景艺术,改良了粉彩工艺,以“玻璃白”为画料,开拓了粉彩雪景的新天地。惜其作品存世较少,不少赝品杂陈藏界,为之一憾。何氏雪景艺术薪传弟子余文襄,其粉彩雪晴假日图瓶(图16),画风清新且有新时代气息。

瓷绘雪景从青花料水晕染表现雪意到粉彩的白色再现雪色,是景德镇彩绘工艺制作的发展和逐步完善,瓷绘艺术要求更多地以工艺性来展示其艺术本色。

在现代粉彩中已形成一个独特的“雪景”品种,有所谓名家构思创作的雪景,也有依粉本绘制的中低档大批量产品,还有把某名家画的雪景图制作成花纸贴在瓷板上(缺乏鉴赏目光者还信以为是原作),价廉物美,花样翻新,以满足市场的广泛需要,各种瓷绘雪景已成为众多爱好者、收藏家喜爱和欣赏的工艺品。黑格尔说:“艺术的真正职责就在于帮助人认识到心灵的最高旨趣”(《美学》第一卷)。在浮躁喧嚣的生活氛围里,人们需要寻觅雪景世界的寂静和清旷,进而澡雪精神,洗涤污秽、尘俗,认识心灵的最高旨趣。

附带解释关于“雪景”品种的划分。上世纪以来,景德镇釉上彩绘业把画“雪景”用的“艳黑”一类的多种色料的彩绘称之为“洋彩”,现在称“新彩”。单一艳黑彩绘加上“描金”称之“墨彩描金”。而粉彩是用“珠明料”(黑色)描绘景致,再填绘粉彩类各色。但是“雪景”运用了“玻璃白”画雪,所以彩绘业广泛接受把“雪景”划归为粉彩。 (责编:雨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