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股市必须回归“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股市必须回归“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于1962年7月,湖南茶陵人。1983年获中南大学理学学士学位,现为耶鲁大学终身教授,专业领域为股票、债券、期货和期权市场以及宏观经济。曾获得墨顿・米勒奖学金。

资本市场监管要保持中立、不应该有明确的价值偏向,这是任何想培植长久持续的资本市场的国家都应该坚守的基本原则。否则,如果监管者带有明显的价值偏向,为了宏观政策或其它目的使股市多涨或者多跌,那么,监管者就不可能在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中保持公允,以致将泡沫吹大,发生市场危机。

我们常说,资本市场能比行政计划更有效地配置资源。这个结论当然有一个根本性前提,就是市场对资本的定价是准确的,资产的价格没有偏离基本面。价格是否准确之所以是核心,因为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指南针,股票价格尤其如此。如果股价经常偏离基本面、长期虚高,那么,就会催化过多的投机,把社会资源过多地往泡沫化的行业配置,造成巨大浪费,也会让许多投资者血本无归。

过去一段时间,比较多的一个说法是资金无法从金融市场传导到实体经济,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上的流动性可以多得泛滥甚至泡沫化,而实体经济中唱主角的中小企业却继续“融资难、融资贵”。于是,许多人把这个看似悖论的怪象说成是中国天经地义的特色:在其他国家行得通的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联动,在中国就是行不通!

同时存在的另一个现象是,试图不断通过包括媒体、政策宣言等手段培植“慢牛”股市。而且,说是通过“慢牛”来增加企业股权融资的比例、优化公司的融资结构,借此打通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通道。

这些现象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不断表明的“慢牛”立场,会不会促使金融市场更加脱离于实体经济运转,使两者各自循环?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实体投资的回报难以为继而且风险也高,而相比之下,在“慢牛”政策导向下股市投资短期回报更高,并且因为有政府护航使短期风险也低,当政策是如此明确时,几乎所有企业和投资者都只对股市感兴趣、对实体投资没有兴趣。政府越是干预股市,通过媒体和政策引导股市,股市跟实体经济就越会脱离。

也就是说,一旦有意主导制造“慢牛”,监管部门无法中立,会使股价日益背离基本面。一旦股价独立于基本面天马行空,资本市场到实体经济的通道就不会畅通了。

从逻辑上讲,培植“慢牛”本身是一个悖论。如果知道政府希望未来两年里股市涨50%,那么大家都会马上就买股票,可能两周或更短时间内就实现50%的涨幅。由于股市的高流动性,股票买卖行为和股价完全由预期决定,所以“有计划”的“慢牛”必然变成“快牛”甚至“疯牛”,“慢牛”就不可能成立。

相比之下,商品市场可以按照计划者的意图去“慢牛”,因为其跨期流动性不高、成本高。以猪肉为例,假如政府希望两年后猪肉价格要涨50%而且大家都知道,那么,有的人会马上买很多猪肉并用冷冻箱库存起来,但库存成本会很高,每天需要空调和储存空间,尤其是猪肉的供应不会马上上升(养猪时间要八九个月),所以,在知道肉价“慢牛”的情况下,现货市场会出现跨期套利交易,使肉价马上上涨一些,但由于储存成本和供应有限,这种跨期套利的规模有限,那50%涨幅中的一部分会提前实现,但不会全部实现。

基于同样的道理,我们能看到另外一个现象也是过多管制所致,而不是中国社会天生的,就是各金融市场之间也相互割据隔离,比如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打不通、期货与现货价格打不通。金融资产跟商品不同,其流动性本来是最好的,哪里的资产价格错位,金融资金很快就可以跑到那里。所以,只有在跨金融市场之间的管制政策太严太多的情况下,各金融市场才会相互隔离。

资本市场当然可以带动创业创新,具体贡献方式在于使那些不能流动的私人股权能够流动,并同时对公司的未来收益流做提前定价和变现,但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股权定价准确,是股价跟基本面挂钩而且不离谱。空中楼阁式的股市可以短期刺激创业创新,但那只会是昙花一现。所以,股市监管和发展还是要回归到三中全会决定的“让市场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原则。今天的问题和挑战,正因为过去对股市的监管和管理偏离了这一核心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