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的地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的地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客观条件还不成熟,不能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普遍下降作为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原因。西方发达国家,有的虽然没有本科毕业论文,但是其设置了能够有效对学生进行学术训练的其他教学环节,而且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教学传统。在建设新型国家背景下本科毕业论文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全面衡量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依据,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毕业论文;本科;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3-0086-03

一 对本科毕业论文存废的争论之评析

“大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存在问题不是一两天形成的, 而且愈演愈烈, 是全国性的问题。如不引起重视, 势必会影响高校的育人质量。”关于本科毕业论文存废的争论,时下大致有三种观点:即取消说、维持说和折中说。取消说的坚持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认为:“从现实来看,对学生提出这种论文的要求,也没有真正起到提高学生学术能力的效果。”维持说的坚持者――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洪大用教授认为:“无论是硕士还是本科,在毕业论文这个环节,都是必需的。”还有一些高校的学者坚持折中说,认为应根据学科的性质,考虑毕业论文的存废。技术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可以取消毕业论文,而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应保留毕业论文。

笔者认为,探讨毕业论文的存废,首先需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何谓毕业论文?二是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事实及其原因能否作为取消毕业论文的理由?上述三种主张似乎没有清晰地界定好这两个问题,致使支持各自观点的理由较为牵强。对于第一个问题,笔者认为,毕业论文作为一项研究成果,其形式可以是理论型或应用型的论文,还可以是一项毕业设计,但是设计不能只是一个模型式作品,而没有对作品机理的文字说明和理论论证,更不能不经过答辩环节。因此,毕业论文应坚持广义内涵(以下若无特别说明,所述毕业论文均指广义毕业论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三条的规定,笔者认为,毕业论文是指能够表明学生确已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的研究成果。对于第二个问题,笔者认为,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事实及原因不应作为废除毕业论文的理由。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堪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既有社会学术环境“大气候”的原因,更有教学管理的原因。但是这些原因并非到了难以克服,无能为力的地步,只要有决心,总会有办法。那种认为毕业论文已是“鸡肋”不如废除的观点,实际上是畏难情绪的表现。

上述三种观点中,取消说的作法过于武断,对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过于悲观。试想,取消毕业论文,如果这是指前文讲的广义的毕业论文,就等同于取消了毕业论文这一实践教学环节,那么对学生毕业时综合素质的练和评价就无从谈起;如果取消的是狭义的毕业论文,代之以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毕业设计、调查报告等形式,那么势必会泯灭部分学生的学术兴趣和爱好。例如,物理、数学、哲学、史学等学科中的纯理论问题,学生感兴趣,也有研究的积极性,能说毕业论文已经被废除了,你们只能作毕业设计或调查报告吗?折中说坚持文科保留毕业论文,理工科取消毕业论文,代之以毕业设计或调查报告。这看似实事求是,实际危害也不可小觑。问题出在,折中说使用制度这把刀将毕业论文教学一分为二,对理工科与文科在学科特点上的相似性视而不见,理工科也有理论型论题,适合作毕业论文;文科也有应用性、现实性较强的问题,适合作调查报告。因此,同样存在泯灭部分学生兴趣爱好的可能性。对于维持说,笔者基本同意,但需要补充三点:一是毕业论文应付之以广义内涵,包括狭义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调查报告等反映学生毕业时综合素质的研究成果;二是毕业设计要有对设计机理和设计理由的说明与论证,调查报告要重在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和对策进行研究。三是广义毕业论文的形式应由学生结合指导教师的建议进行选择。

二 毕业论文教学在大学本科教学中的地位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对本科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均非常重视,虽然有的国家没有本科毕业论文,但是这一是源于本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传统;二是其对本科生的学术训练,专门设计有相应的教学环节,而这些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目前我国高校专业教学虽然也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有学生学术训练环节,但欠缺国家层面的制度保证,大多流于形式,难以实现预期的培养目标。因此,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尚不应取消本科毕业论文。中国能否建成创新型国家,取决于是否拥有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而研究能力的最核心部分则是创新能力。信息社会由于信息的开放性使得教师和学校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同时信息社会的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因此学生具有探索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才能在信息社会的竞争中取胜。而在培养上述能力素质的过程中,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环节是不可或缺的。

(一)毕业论文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

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教育成效不应只看学生是否能准确填写标准答案,更要看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看他们是否掌握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看他们是否具备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由此,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可概括为:较高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校人才培养,在专业培养方面,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主要通过完善课堂教学来实现;另一个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来实现。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整个人才培养的归宿和最终目的。笔者通过对不同层次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检索,发现在实践教学计划中,学时跨度居前两位的是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两个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毕业论文教学是培养诚信学术品质、创新精神、探索意识的过程,是掌握具有科学性、综合性研究方法的过程,是在探索与创新过程中,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过程。毕业论文教学的这一特质,对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促进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实现,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二)毕业论文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科毕业论文是对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训练,是学术研究的初级阶段。”毕业论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本科阶段所学专业知识,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毕业论文教学对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但重要,而且其作用不可替代。

1 专业理论运用的全面性、综合性

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是对专业理论知识在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中的运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从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问题的发现,研究方法的选择,直到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这种运用是对本科各阶段所学理论知识的全面运用,而不是某个特定阶段理论知识的单一运用;是对本专业各科目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不是某一科目理论知识的孤立运用;是理论与问题相结合的灵活运用,而不是机械运用。其他实践教学环节虽然也不乏创新素质的培B,但是基本上不具有毕业论文教学的这一特点,至少表现不明显。

2 科研方法培养和锻炼的综合性

“毕业论文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可以使学生展现文献资料综合、论点评价、提炼结论等技能,论文写作也是锻炼辨析思维的过程。”所谓研究方法的综合性,不仅表现为研究方法运用上的多样性,更表现为多种研究方法运用上的有机关系。在论文选题阶段,常用的方法是理论检索和现实问题调查。通过该方法进一步明确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明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实证的方法和价值分析的方法最为常见,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以科学实验法、数学方法和系统科学方法最为常见。学生在论文的撰写阶段,根据对研究资料的掌握情况,综合运用上述研究方法,整合论据,论证观点,获得整篇论文的结论。最后根据毕业论文格式规范整合论文形式,完成毕业论文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的研究方法上的培养和锻炼是其它学习阶段的小论文教学和其他实践教学环节所无法比拟的。

3 培养方式的人本主义特点

毕业论文的选题具有较强的广泛性和自由度。可以是应用研究,也可以是理论研究;可以是技术设计,也可以是作品设计。这样提供给学生可选择的研究空间就非常之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基础及前期研究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研究题目。另外,毕业论文的指导是采用导师制的方式,每个教师指导一定数量的学生,使得毕业论文教学表现出较其他教学环节更为明显的因材施教的特点。由此,毕业论文教学中,“人本主义”思想在创新精神培养上得以充分体现。

4 专业素质培养的实效性

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敏锐的创新意识、科学的创新方法是创新型人才应当具备的专业素质。通过论文选题过程,学生不仅在选题方法上得到锻炼和方法论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选题可以增强学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的信心,进而养成自觉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这也就形成了敏锐的创新意识。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要求选题新颖,主要观点鲜明且富有创新,论文结构严谨,资料丰富、准确、恰当,论述充分。答辩过程中,能够熟练地回答问题,概念清楚,逻辑严谨。如果有严格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且得以严格贯彻,那么学生完成论文工作后,在创新素质和能力上的提升将是很大的。笔者曾指导过的一个学生,就完成毕业论文的收获曾说:“这期间学到的知识是本科其他阶段学不到的,实用性较强的东西,是一辈子忘不掉的,这些知识已经成为我们思想精神的一部分,自此,我们做事将会更加有自己的主张,而不再拘泥于书本。”

5 诚信品质培养的直接现实性

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实际上是一项较为艰苦的学术研究过程。要创新,必需要超越前人的理论,至少是发展前人的理论,而不能仿造,更不能剽窃前人的理论。一句话,要有优秀的学术品质。通过学术规范的严格要求以及撰写论文的艰辛经历,学生将能够现实地认识到优秀的学术品质对优秀学术成果形成的重要意义,进而对学生的诚信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一个经历过严格毕业论文教学环节锻炼的学生,就业前回报社会的是诚实守信的精神财富;就业后回报社会的将是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叠加。

6 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桥梁作用

通过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锻炼,能够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学既担负教学生如何做事,又担负教学生如何做人。毕业论文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在毕业论文教学过程中,首先,在制度上要求学生尽量走出校门,关心社会,在现实社会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其次,通过毕业论文环节的锻炼,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研究社会问题的较为科学系统的方法论体系,为他们踏入社会,发现、解决社会问题奠定物质基础,进而增强他们在社会事件、社会变革面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信心。再次,在撰写论文的研究过程中,多一分了解,就会多一分认同感,多一分责任感。通过与社会的接触和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学生们将会透过现象发现问题的实质,进而一方面使学生抛弃不切实际的就业规划,更加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还会唤起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民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例如,法学专业的某同学为撰写毕业论文,在调查某省农村基层民主自治情况中发现,有些农村存在宗族势力非法操纵村民委员会选举的现象,有的宗族势力还带有黑社会性质。于是认为有必要以此为论文的切入点,对村委会选举的完善问题进行研究。这一点就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最后,该同学不但通过认真研究提出了完善村委会选举的对策,高质量完成了论文,而且还就某些非法行为,向有关机关进行了举报。再如,机电专业的某同学,在论文选题过程中,通过调查发现太阳能发电的储电设备普遍存在自然放电率高、储电时间短的缺陷,给社会生产带来非常大的不利影响,于是该同学就产生了联合化学、物理专业的同学,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改良太阳能储电设备的动机。这一点也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三)毕业论文质量是全面衡量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依据

“毕业论文是我国本科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的表现维度。”毕业论文研究过程是多种研究方法的运用过程,是专业知识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融会贯通、创新升华的过程。要想顺利完成这一工作,研究者必需具有良好的学术品质,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敏锐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科学的方法论体系。毕业论文质量对学生毕业时综合素质的评价,比阶段性的考试或毕业实习等其他教学环节更全面、更准确。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各高校肩负的时代任务。毕业论文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表现出的诸多优势决定了毕业论文质量是全面衡量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依据。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甚至毕业实习也是衡量教学水平的依据,但不是全面衡量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的依据。因为专业基础知识的创造性运用能力还需要其他教学指标加以衡量。毕业实习固然能够达到专业基础知识的创造性运用,但是从整个过程看,在创新思维的系统培养,创新方法的系统锻炼和掌握上,毕业实习不及毕业论文。另外,一直以来毕业生就业率也被作为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依据。实际上,这是教学评估上的一个误区。理由很简单,就业率和教学水平并非成正比例关系。如果除去就业率的水分,就业尚分不同层次:是智力型,还是体力型;是专业对口性就业,还是专业非对口性就业;是较长期的就业,还是临时性就业;是急需性就业,还是非急需性就业,等等。一个就业率难以准确反映相关专业的教学水平。毕业论文的质量高说明通过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生具备了创新型人才的综合素质,至少是在创新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得到了严格、系统训练和高标准的培养。然而,毕业论文的质量差,即便学生在其他教学环节上取得的成绩再高,也不能说该学生在创新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得到了严格、系统训练和高标准的培养,更不能说该学生具备了创新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因此,以毕业论文质量作为衡量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的依据,更具全面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彭兴庭.给毕业论文该有的重视[N].光明日报,2003-04-05(17).

[2]川大“取消毕业论文”事件引发论文存废之争[DB/OL].中广网,2009-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