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锦书谁寄 10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锦书谁寄 10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据说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通信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唐以后逐步演变为“递铺”组织。在漫长的岁月中,各朝各代有关通信的网络组织、具体名称、规章制度因时而异,多有不同,但总是“通远迩于一脉,继往来以不穷”,职能除传播政令、飞报军情以外,也兼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因此书信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富于人情味的一部分,维系了悠久的文化传统,承载着人世间的离情别绪和挚爱之情。

唐代大诗人元稹与白居易交称莫逆,生前酬唱无数,世称“元白”。他们在两地为官,每有新作,除用“邮筒”传递外,还以邮亭等的“题壁”交流。元稹每在邮亭见到白居易的题诗,总是欣喜若狂,流连忘返:“尽日无人共言语,不离墙下至行时。”白居易也是“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宋代陆游与唐婉题在沈园墙壁上的《钗头凤》词,也完全称得上是倾吐心曲的传情书信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白话书信出现,则使书信走向了大众化。

书信主要是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和情感的书面方式,常具有很强的私密性。读信或写信的同时,那些曾经的记忆与情感伴随着眼前的字迹一齐涌上心头。当年,在交通和通讯不发达的时代,一封书信或许能成为一个人一生一世的精神寄托呢!

我的书信“生涯”开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下乡插队之后。由于插队的地方是辽南长兴岛上的一处荒僻山村,交通极其不便,往来信件要靠小船摆渡上下岛,先到公社,再由“乡邮员”隔日一次送到山村的小学校里,寄信与收信的周期至少要长达半月左右。尽管这样,每到中午或晚上收工,同伴们都顾不上吃饭,先跑到小学校里看有没有自己的信。那时,我姐姐刚刚大学毕业,分配在黑龙江省的一个小镇任教,一个妹妹插队在不同的公社,父母带着另外两个年幼的妹妹在盖县山区走“五七”。天各一方的一家人通过一纸书信,嘘寒问暖,相互鼓励着,走过艰难的岁月。

伴随坎坷生活的演进,我的往来信件也渐渐多了起来。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第二个冬天,我从大连重回乡下不久,公社曾选送我作为首批大学“工农兵”学员候选人,同时被选送的还有与我同在公社做妇女工作的“知青”同学Y。Y与我同校,低我两年级,性格活泼开朗。经过体检、考试、政审诸多程序后,Y顺利地接到了入学通知,而我再次因“家庭问题”名落孙山。当时我的情绪沮丧到了极点,终日像霜打的茄子。那时,我被抽调到公社的广播站供职。一天,我强打精神,把当日播出的稿件签发后送到播音员小于的手中时,小于却神秘兮兮地交到我手里一封信,看字体便知是Y写的。打开信,一页信笺之上,写了大半页,内容大致是:“接踵而来的坎坷境遇,无疑对你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但是难过、悲伤都是于事无补的。我们都已经长大成人,尽管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但要坚定地走好自己的路。更何况知识分子的家庭并无罪过,反倒让你比我们多读了许多书。希望你能振作起来,凭你的刻苦,相信你一定能走出坎坷,走出泥泞,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信的末尾署了她的名字。在那个多雪而寒冷的冬天,那封信在很长时间里都让我心中升腾着暖意。

几年前我突发奇想,把几十年来我与亲友、同学的往来书信重新整理出来,竟有一百多封,十几万字。一封封平平常常的书信,记录着不同时代,我和我的家人、亲友、同学当年的生活,重读这些信,一幅幅昔日生活的场景如在眼前。

如今,技术尤其是通讯方式的突飞猛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情感表达的方式。人们可以在瞬间得到来自全球各个角落的信息,可以通过可视电话与远在天涯海角的亲人谈笑风生,甚至可以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与一个素昧平生的人谈情说爱。纸质的信是越来越少了,人们可能没有了与亲人音书隔绝的焦虑,但也失去了收到远方来信的欣慰,失去了寄出第一封情书的心跳,失去了灯下写信时的温馨、从容与甜蜜。

让我欣喜的是,我所居住的小城,近几年相继举办了多次少年儿童书信大赛。书信,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一种礼仪,乃至一种生活方式,并未从我们的生活中彻底消失。那么,静下来的时候,不妨提笔给远方的亲朋写封信吧。试想当我们仰望云天,心头闪过“云中谁寄锦书来”的念头,不啻是一种美妙的期待呢!

原载《人民日报》

施学静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