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体育高考生心理训练的必要性及策略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体育高考生心理训练的必要性及策略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对来自安徽省各地的考生和带考教练员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对体育考生推行考前系统心理训练有其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考生的心理特征提出了相应的训练策略

关键词: 体育高考生 心理训练 策略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对体育高考生至关重要,其考试成绩往往决定考生的命运及前途。笔者对2008年安徽省体育高考生的训练成绩与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发现超过1/3的考生的考试成绩远远不如训练成绩,致使这部分考生失去了进入理想大学深造的机会,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考生的应试心理调整不当。但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仍有部分教练员只看重考生平时的运动训练,忽略了他们的心理训练。本文在阐明考生考前心理训练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训练的策略,旨在为体育专业考生平时的心理训练及考前心理状态的调整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参加安徽省2008年体育加试的考生405人和带考教练82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书籍和论文数十篇。

1.2.2问卷调查法

笔者利用带队教练的机会在体育加试考点考前随机调查考生290人,考后随机调查考生115人,带考教练82人。

1.2.3专家访谈法

与安徽省数名研究此领域的专家及众多的一线教练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访谈。

1.2.4数理统计法

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对收集到的考生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高考生心理训练的重要性

体育考生心理训练是指采用具体的方法和手段,使考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或消除心理障碍,保证考生能在训练和比赛中创造出优异成绩。

2.1.1考生考前心理状态统计分析

在对290名考生的考前2―3h心理状态统计显示:48.62%的考生考前呈现出非常紧张或较紧张的心理状态,13.45%的考生考前呈现较放松或非常放松状态,37.93%的考生心理状态适度紧张(见表1)。事实证明,适度紧张是考前最适宜的心理状态,比较有利于考生取得好成绩,而过于紧张或放松均不利于考生的考场发挥。

2.1.2考生心理状态与心理训练的相关性分析

如表2,在对405名考生的调查中发现,考生考前心理状态与是否经历过系统心理训练存在密切关系。具体表现在:在适度紧张这个考前最佳心理状态选项中,有系统心理训练的考生要明显优于无系统心理训练的考生,约多出17个百分点;而在其余4个较不利于考生考场发挥的心理状态选项中,无系统心理训练的考生则要多于有系统心理训练的考生,尤其是在非常紧张和非常放松这两个极端选项中,无系统心理训练考生的人数分别是有系统心理训练考生人数的7.5倍和6倍。这就说明了系统心理训练有助于考生形成良好的考前心理状态。

2.1.3考场发挥与考前心理训练的相关性分析

为了进一步说明考前系统心理训练对考生考场发挥的影响,笔者在考后又随机调查了115名考生和82名带队教练员,其中对115名考生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表3),有61.74%(71名)的考生属于超常或正常发挥,在这部分考生中有过系统心理训练的考生占76.06%,而在失常发挥的考生中有过系统心理训练的考生仅占11.36%。82名带队教练员对自己所带考考生的考场发挥总体情况的评价与这一数据也基本相吻合。这就意味着有系统心理训练的考生在考试中容易发挥出自己的真正实力,而那些发挥失常的考生绝大多数都属于无系统心理训练的考生。

2.2影响体育高考生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

体育高考生既要面对体育术科考试,又要面对文化课考试,因此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影响其心理状态的因素也不尽相同,大体上可分为动机、自信心、情绪、意志、成功欲、兴奋性等。

2.3心理训练的策略

2.3.1良好的应试动机训练

考生的应试动机大体可分为酷爱体育型、从众心理型、找出路型三种。一般来说,动机过弱时,行为者对活动持漠然态度,行为效果或效率必然很低;当然在动机强度过大时,有机体处于高度的紧张、焦虑状态,其注意和知觉的范围变得过于狭窄,也会限制正常的活动,从而使行为效率降低。因此,良好的应试动机应该是这三种动机的有机结合。教练员要根据不同考生的应试动机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通过言传身教、启发诱导,调动考生的训练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与其亲友协助对考生进行应试动机的塑造,使其形成良好的应试动机。

2.3.2适度的自信心训练

适度的自信心是考生考前良好心理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盲目自信和悲观失望都不利于考生的考场发挥。教练员要摸清考生个人的思想状况,在根据考生平时训练成绩的基础上对盲目自信的考生要告诉其可能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并辅助一些增加难度的练习;对那些悲观失望的考生也要做好安慰工作,让其卸掉包袱、鼓其斗志、树其信心,并辅助一些降低难度的练习。

2.3.3控制好兴奋度训练

由于体育高考生平日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校枯燥乏味地训练,很少有机会接触考场上规模宏大的场面,因此他们的兴奋性都会有所提高。事实证明在适度兴奋状态下,考生大脑清醒,情绪稳定,动作果断、准确,可以帮助考生发挥自己的运动水平。兴奋过度或兴奋过早则容易引起考生紧张、动作僵化、思维混乱、易疲劳等不良反应;兴奋度过低或过迟则容易使考生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四肢乏力等,亦不利于考生的发挥。教练员应善于观察、采集考生所表现出来的兴奋性信息,对兴奋过度或兴奋过早的考生可以通过强迫终止练习、按摩放松、睡眠、缓慢均匀呼吸及轻音乐等手段给予调整,对兴奋度过低或过迟的考生则可以通过热身练习、语言提醒、场景刺激、长吸气与短呼气、摇滚音乐等手段予以调整。

2.3.4模拟场景训练

模拟训练是针对比赛与考试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与问题进行模拟实践练习,其目的是以体育考生的心理准备为依据,消除日常训练中身体、心理负荷因考试压力而产生的差异,为考生参加考试做好适应性准备。模拟场景训练方法可分为:战术模拟训练,抗干扰模拟训练,气候环境模拟训练,场地、观众、裁判的模拟训练等。

2.3.5心理调节的自我控制训练

考生一旦进入考场,其心理状态只能依靠其个人进行调节。因此教练员在日常的训练中就应该使考生掌握一些心理调节的自我控制方法,如:呼吸调节法、自我暗示法、思维阻断法、不良信息回避法、肌肉活动法、“小睡”法等。

3.结论与建议

3.1体育高考生整体上考前心理训练状况不容乐观。

有近1/2的考生考前呈现出非常紧张或较紧张的心理状态,亦有约1/2的体育考生从未进行过针对性的心理训练。而在未进行系统心理训练的考生群中高达69.64%的考生失常发挥。

3.2考生的良好心理状态并不是能一蹴而就的。

教练员应在考生日常的运动训练中时时对考生辅以心理训练,使其形成良好的训练动机,并对自己的训练成绩有个较为清醒的认识,既不能盲目自信,也不可悲观失望。同时,教练员还要注重考生心理调节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使其能根据自身心理状态,及时进行自我调节。

3.3在竞赛中强化心理训练。

教练员在不影响训练周期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安排运动员参加各类型的竞赛,消除其竞赛紧张心理,不至于出现“怯场”现象。

参考文献:

[1]于少勇,王芳.陕西省体育高考生考前心境状态特征与分析[J].体育学刊,2007,14,(1):91-94.

[2]裴竟波.论影响体育考生术科应试能力的心理因素及对策[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114-116.

[3]韩军,杨柳,齐家玉.影响体育高考学生考前心理状态的若干因素及其对策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7,(3):64-67.

[4]化春太,李文记.山东省体育高考生术科应试心理分析与调整[J].山东体育科技,2001,23,(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