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几个并非虚构的扶贫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几个并非虚构的扶贫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是一名乡镇干部,参与扶贫工作几年来,无论是精准识别环节,还是落实扶贫措施阶段,都遇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这些故事的主角虽然是个别户,但正是“个别户”,才是脱贫攻坚要啃的“硬骨头”,因为在脱贫考核中有贫困发生率不能超过2%的硬杠杠。

一、领导探望过的重点户成了难攻的“堡垒户”

扶贫几年来各级领导都深入基层调查调研、走访慰问,给那些贫困户送去了物质上的帮助、精神上支持。多数贫困户也是知贫而后勇,与帮扶干部一道开展自主脱贫。但是也有的贫困户,却“躺”在了领导的怀里,而且随着到他家到访的领导级别越高,躺的越踏实,成了脱贫难以攻破的“堡垒户”。

有一贫困户,省市领导曾到访过他家。这令他十分自豪,家里墙上挂满了与领导的合影。他家也因此成了工作队帮扶重点中的重点,从修房盖屋到谋划增收,开了不少小灶,吃了不少偏饭。随着扶贫工作的开展,他也从开始的激动万分、参与配合发展到后来的理所当然、作壁上观。“你们帮我,还不是看领导的面子?要是领导不来我家,你们哪会这么用心用力?你们帮我就是其实帮你们自己,在领导那里落个好印象,将来好提拔。反正领导都知道我了,我不满意,你们工作队谁也撤不走。”

工作队很郁闷:干到什么时候能让他满意呀?考核时可是有满意度不低于90%的指标要求啊!往嘴里抹蜜却被咬住手指头不撒嘴了,这工作干的!

二、被帮扶的贫困户成了脱贫的“钉子户”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妇孺皆知的道理。而且在许多贫困地区,正是因为基础设施的落后,才造成外面物资进不去,里面产品出不来,影响了增收。有个朋友做粮食生意,麦收时去某村收小麦,道路坑坑洼洼,极其难走,来回一趟比去相同距离但路好走的村多用一个小时,而且对车的磨损还大。所以在那个村收的小麦普遍要低四五分钱,即使这样农户也是抢着卖。算下来农户每亩地要少收四五十块,再加上秋季的玉米,一年每亩地要少收一百来块,地多的户减收就更明显。

不少贫困村存在行路难问题,驻村工作队进村后,帮扶一般都是从涉及千家万户的修路开始。可是有个村在实施这样一个户户受益的工程时,却遇到了阻力。修路拓宽要搬迁一个几十平的猪圈,这个猪圈是一个贫困户的。工作队认为自己是来帮扶的,该户应该支持配合,可入户一沟通,搬迁费要价50万元,把队员们吓了一跳。

该户还说:反正是公家拿钱,不是掏你们自己的腰包,就当帮扶我了。后经队员和村干部多次做工作,降到30万元后再也降不下来了。不能因为一个猪圈影响修一条路呀,最后实在没办法了,走司法程序才拔掉了这颗“钉子”。

扶贫不是“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工作,需要上下一心、共同努力。国家知道贫困户日子过得艰难而伸手相助,贫困户也要理解国家初衷而主动配合,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合情合理的要补偿无可厚非,但不能狮子大开口,以贫卖贫、成为“钉子”。

三、计划生育超生户成了需要帮扶的“贫困户”

在农村生育两个孩子的较为普遍,大多也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但是有的农户生了三个,再加上两口子比较懒,不出门打工,收入仅凭几亩地,日子过得艰难,孩子几乎上不起学。按照扶贫“六优先”中“有在校生”的优先要求,就成了贫困户。有的群众说:超生没挨罚(当然也没钱可罚),生了孩子国家还帮着上学,违反政策反倒沾光了,这事整的。即便如此,这样的贫困户还是脱贫有望的,帮扶也是暂时的,等孩子长大参加工作即可立马脱贫。

但是有这样一户,靠自身脱贫根本无法实现。男的从小头脑不很清楚,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说傻不傻,说精不精”,一直娶不上媳妇。前几年出去打工,不知在哪里领回一个呆傻的媳妇。从此他也不出门了,整天看着媳妇,怕再次走丢。这女人也挺争气,几年之内生了仨孩子,但也许受遗传影响,孩子智力都有毛病。本来日子就混不转,再加上三个痴呆孩子,这更是火上浇油、雪上加霜了,最终国家政策兜底。

在目前计划生育还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对此类父母智力不健全、孩子随意生的户,各级干部也要有提前的干预措施,避免出现没有丁点脱贫希望的贫困代际传递,如果将来国家放开计划生育了,更应如此。

扶贫中类似的个例还有很多,在此不再一一列举。虽然个例不能代表整体,但这样的个例却是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因为中央提出:“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帮扶“个例”相比帮扶“大面”来说,更需要各级干部们拿出更多的举措、挥洒更多的汗水、付出更大的心血,唯有这样才会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完成任务,不辱使命!

(本文系公务员内参原创,作者:韩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