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树立科学发展观 加快高校校办产业改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树立科学发展观 加快高校校办产业改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近十年来有了快速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

深入和完善,高校内部特别是校办企业如何更好地发展是高校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

题,本文就高校校办企业属性及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校办企业 改革 发展思路

1 高校校办产业改革势在必行

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中,产生了各种与社会性质、国家管理机构相适应的社会基本组织――企业和事业单位。由于这两种单位存在的目的不同,国家给予的政策也不一样,发展战略、组织结构和运营管理等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而有着双重身份(事业编制、企业化管理)的高校校办企业,也无疑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

大多校办企业从成立的一开始就定性为学校实践教学、生产经营、科研加工的基地,一些校办企业也有过辉煌的历史和较高的社会知名度。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立和逐步完善,企业运作、人员(特别是身份)管理、所处的生存环境,承载着巨大压力和困难,多半传统制造企业已难于生存。

2002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高校校办企业改革与发展交流会暨中国高校校办产业协会2002年年会”上,时任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的周济同志指出:“高校高科技产业要大发展,高校产业创新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产业就是我国在国际上的一个创新。高校产业应该朝着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路子走下去,怎么走?就要求我们提高勇气、积极思考、抓住机遇、跨越发展。”他最后强调:“高校产业与社会上的公司不可能去拼,要异军突起,出奇制胜,学校不要指望企业交多少钱,要体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高校产业可以做出贡献。”

从全国部分高校校办产业的改革情况来看,绝大部分校办企业改革后作为学校培养学生工程训练的实习基地,整体转为教学单位,退出了竞争激烈的产品制造市场。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交大、东南大学、苏州大学、重庆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一大批大学的校办工厂经过改扩建更名为工程训练中心,职工经培训进入中心,按照教学体系要求运作。诚然这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改革发展方式,也是一些传统制造校办企业的主要出路。但校属企业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上还可以做出的更大贡献。

2 校办产业企业管理改革

无论企业制定什么样的发展战略,都必须对原有的不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方面进行彻底的改革。既然企业要进行改革――重组再造,就必须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和固有的观念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科学管理,首先要破除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统治国有企业几十年的旧制度。根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进行企业管理改革:

2.1 强化企业在市场上的运营,享有真正的自主经营权

学校作为投资方而不行使行政权,工资完全由企业自主增减,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利益切实与员工挂钩。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首先,人的问题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问题,矛盾最为尖锐,也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作为事业编制企业化管理的校办产业,要解决这项问题则更加困难。在校园环境里人事、工资以及各项管理都由学校统管,人们的思维方式与社会上的企业有很大的差异,如果职工在利益上受到影响,就会牵涉到学校的每一个神经。同时,由于资产和管理权限脱离不了所处环境的束缚,改革步子肯定就迈不开。而国有企业改制着手点也是把优良企业进行重组,对亏损、运营差的企业实行破产、拍卖、兼并。对校办企业来说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学校、产业和职工都得到利益,使得学校的各项工作能有较大的发展。

2.2 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不盲目追求利税最大化,以把握好资金净流量、增加收入来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最终回报社会。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把企业的发展和对社会的贡献、员工事业上的提高和生活质量上的改善有机地结合起来,造就一个良性的发展空间。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正如海尔总裁张瑞敏指出的:“在中国的环境下,关键是要给每个人创造一个发挥个人的舞台,这样就永远能在市场上比对手快一步……”,要树立“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的企业人才观。

2.3 要把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变为企业发展的动力,走多种发展战略之路(合作、联合、扩张等)、风险经营、优胜劣汰

要在内部造就无功便是过的氛围。打破现有的“你给我什么岗位我就做什么事”,把“你要我怎么干”变成“我要怎么干”。在企业内部制造危机感,使职位竞争、优胜劣汰成为一种制度和氛围。应该说校办工厂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有了一定的品牌优势,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走联合之路,把自身制造工艺全面的优势发挥起来,同时把学校内部各种实验设备及器材的维修、制造和服务工作做好,调整经营方向,利用船小掉头快的优势,盘活资产,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2.4 人事制度改革

企业负担重是国有企业难以走向市场并参与竞争的主要问题之一。应该说比起社会上的企业,校办企业要负担轻一些,但没有真正的经营自,困难依然很重。要打破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职工“铁饭碗”,由企业负担医疗费、住房以及员工培训和其他社会职能(退休后依然由单位负担),进入社会化保险体系,就必须在企业内实行职工自主招聘、双向选择并签订劳动合同关系,校办企业也应与其他企业一样为职工办理退休养老社会统筹、医疗保险,企业不再承担社会职能。

2.5 企业投资要多元化

其目的是要改变学校过多干预企业经营的行为,由投资方(董事会)负责企业的重大决策。企业独立经营,实行目标管理。在目标体系内实行部门负责制。同时在企业内部努力培育创新精神,企业领导要充分听取并认真对待员工提出的意见,制度上要给予有创新精神的“斗士”较大的权限,促使整个企业有旺盛的创新氛围。

2.6 制定标准化作业机制并不断改善

现场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要把所有问题解决在现场,就必须制定标准化作业机制并不断改善,考核企业的标准很多也很科学,如ISO9000、ISO14000、ISO18000以及3C等各行业单项考核标准,要把这些在全球各企业运行良好的标准和经验运用到校办企业内部来,不仅仅要取证,更应该是实实在在按其有关标准操作。要进行全员自主管理,实行“工序服从”,保护干事的人,推行作业长制,现场问题尽可能解决在作业长层面上。

2.7 改善用人机制

在企业内部要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高自己、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环境。要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从“能”字上着手,在提升、加薪时不仅要看其受教育的程度,更要看具有多少能力,工作的业绩,真正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企业用人机制。

2.8 提高管理层的素质

要在企业管理中大力推行思维方式的变革,对各级领导进行“五项修炼”的教育,也就是要不断超越自我,加强群体意识和团体学习,学会系统思考,改善心智模式。努力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共同愿景。要克服那些人们花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去分析最容易得出的结论,对其余的或多或少有所忽略的思维歧途。比如,在企业组织机构设置中,要破除那种照抄照搬呆板僵化的组织结构,优秀的企业对复杂性的反应是不断变化的,企业重组的情况会经常发生。通过修炼,使企业领导真正解放思想,工作中不断创新,按照海尔“日清日高”的理念和要求,最终达到企业良性运行的目的。

校办企业的发展应该是多模式、多层次、多方位的,它背后具有高校强大的技术支撑,这是其他社会企业所羡慕的。把握好自身的定位,与学校发展相融合、促进,校办企业会为学校乃至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