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儒道传统文化思想对室内陈设艺术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儒道传统文化思想对室内陈设艺术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室内陈设更加注重对中国传统民居特征的把握,设计师也认识到设计来源还应该是传统的居住建筑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本文主要探讨儒道传统文化想对室内陈设艺术的影响,得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决定了只有结合本国的传统民居特征来进行新建筑的创作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栖居环境和更舒适的生活空间。

关键词:儒道传统文化;礼乐;室内陈设

中图分类号:J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066-01

《乐记》的核心美学思想是“礼乐”思想,且与孔子的礼乐思想基本是一致的。礼乐美学是孔子美学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家美学的重要特征,简言之,即是美与善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一、论礼与乐

“礼”“乐”都是儒家文化中的重要字眼。广义的礼,包括风俗信仰,社会典章制度,礼仪习惯等多个方面,而狭义的礼指的是“礼仪”。礼与祭祀有重要关联,因此后来用它指代祭祀仪式本身。“乐”是为“礼”服务的,礼是形式,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在于追求人对人的恭敬之心。乐是内容,在于追求情感的抒发与和谐。“礼”与“乐”相结合在一起成为“仪”,因此后来常将礼与乐合成,演变为一种礼乐文明,这种礼乐文明在周代达到高峰。孔子认为,“礼”与“乐”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乐是情感性的,心理上的爱好,偏重于以感性化形态呈现,是一种审美性的。礼是外在性的,理性化的形式,只具有一定的审美因素。

礼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道德伦理上的教化,关注的是社会人伦关系的和谐。因此,在对立中求和谐,在和谐中求差别是礼乐文明所期望建成的和谐有度的封建社会伦理秩序的体现。礼与乐不仅在本质上相通,同时也存在着密切的关联。礼虽然是乐的基础,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乐要高于礼。“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是理性为主,又融合了感性的因素。乐是感性的,但由理性所控制,在感性的愉悦中进入对"美"的有理性的把握和追寻,达到了真善美的统一。礼与乐互为表里,相通相连,成为促进封建社会人伦秩序和谐的重要手段。随着周代“礼崩乐坏”局面的出现,孔子提倡的对礼乐文明的复古,不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他是淡化了礼乐的社会等级之分,而加强了对内在身心修养的重视。

二、中国传统民居室内设计

中国传统民居室内设计,指的是自上古至19世纪40年代之间,除宫殿建筑、宗教建筑、坛庙建筑、陵寝建筑、衙署建筑、书院建筑以及商业建筑(不含店宅一体者)之外的庄园、府邸、宅院的内部环境陈设、建造的技术、艺术、行为和事实,以及所蕴含的审美情感和文化意义。中国传统民居室内设计又由室内装修和室内陈设两大部分组成。

室内装修又称小木作。“小木作”是中国古代建筑中非承重构件的制作和安装专业。在宋《营造法式》中归入小木作制作的构件有门、窗、隔断、栏杆、外檐装饰及防护构件、地板、天花(顶棚)、楼梯、盒橱、篱墙、井亭等42种。清工部《工程做法》称小木作为装修作,并把面向室外的称为外檐装修,在室内的称为内檐装修,项目略有增减。

室内陈设,是指在室内装修的基础上,对家具器用、照明灯具、生活器具、楹联匾额、装饰织物、陈设物品、艺术与工艺品以及绿化盆景等,进行功能和审美方面的综合规划和设计布置,陈设的内容和对象通常独立或游离于建筑构架和实体之外,具有移动性和变异(易)性强的特点。

三、儒道传统文化精神对室内陈设艺术的影响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它的礼制精神渗透到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然也深深地制约着中国传统居室陈设艺术的诸多方面。按照儒家思想,居室陈设的主要目的不是“求其观”,而是“辩贵贱”。因而,居室陈设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通过陈设布置强调长幼、上下、尊卑、亲疏的等级差别,并由此确定室内陈设的价值观。严格的礼制思想使传统住宅室内陈设布置呈现出中正、肃穆、均衡、对称的基本格局,这种特征在正规和礼仪性的空间得到集中地体现。在室内,空间主要采用规则的几何图形;左右对称,纵深布局,体现出居中为尊的等级观念。例如,厅堂是家庭中敬神祭祖、宾客相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等礼仪性活动的场所,传统居室的厅堂空间都要贯穿一个主轴原则,因此决定了陈设布置的对称性和主从关系,进而更好地满足礼制观念的要求。次要的部分逐次分列两旁。例如,祖宗牌位、供案、方桌、靠背扶手椅居于厅堂的正中,家长或长辈的坐位处于上位;家具对称陈设,儿女或晚辈按男左女右分列两旁,而且按年龄安排先后座次,等等。

室内家具和装饰也遵循着对称均衡的原则,主要空间以轴线贯通,主要家具布置在轴线上,次要家具布置在两侧,这种布局方式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的中庸之道和伦理观念。

参考文献:

[1]刘东平.现代居室陈设与装饰[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