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课程设置该调整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课程设置该调整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音教关注

编者按:新春过后,各个艺术院校相继开始招生,火爆的考试场景陆续上演。然而,在这番热闹背后,很多人来不及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在学校里究竟能学到什么,毕业后出路如何?近年来,关于扩招带来的话题一直没有停止,各种说法褒贬不一。新局面带来的新问题,需要认真梳理和对待。本期刊发两篇文章,呼吁专业音乐院校保持头脑清晰,顺势而变,为学子更好学习创造必要条件。

在扩招前的上个世纪,单科型专业音乐院校也就几百人的规模,可以说学生个个都是英才;而如今,音乐学院的规模基本上都已上千,有的甚至上万,学生人数骤增且专业水平拉开距离。原有的精英型音乐院校被扩大或转型,但是许多学院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重专业、重技能、单打一。这样的教育模式可能只适应于不到20%的专业拔尖人才,而无法满足80%多的普通学生的学习需求。一方面是高精尖学生比例减少,另一方面是就业形势的改变。去年这所学院本科生就业到国家级院团和专业音乐院校的比例不到10%,相比扩招前90%的比例也是大幅减少。

在学生问卷调查中,认为个人发展前途只取决于专业水平的只占39.84%,67.97%的同学认为个人发展前途靠的是综合素质(还有17.97%的认为是人际交往能力);认为综合素质有用的占80.47%,一般的占18.75%,没用的只占0.78%;认为学院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占44.53%,一般的占39.06%;有67.98%的学生认为应该调整课程设置,只有23.94%的学生认为自己获取知识和本领的主要渠道是来自学院开设的课程。应该说,学生们的自我评价是比较客观的,他们对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需求也十分迫切,而这种需求主要来自就业的压力。调查显示,对就业非常担心的学生占25.78%,很担心的占26.56%,一般的占31.25%,有一些的占12.5%,不担心的只有3.91%。社会对精英型、纯专业型音乐人才的需求是有限的,而更多需要的是一专多能、适应面广的复合型音乐人才。

按照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理论,我国已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阶段(毛入学率大于15%小于50%)。在大众化阶段,如何既要保持艺术教育的精英性,又要满足相当一部分专业一般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多样化的培养各类音乐人才,是音乐学院(专业音乐教育)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一所学院既要保证少数精英人才的脱颖而出,又要照顾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中间是很难平衡的。

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前者指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后者是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所制订的教学计划,包括师资配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培养目标和规格是学校教学的质量标准,既然是标准就要统一和一致,即学生毕业时的专业水平不能差距太大。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是与教学计划相配套的,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所适用的教学计划是不同的。一种教学计划,一套教师队伍,一样的课程设置,既要培养精英人才,又要照顾大众教育,是很难两全齐美的。如果按照精英人才的标准安排教师(应该是专业上的佼佼者)和教学计划,那么其他专业一般的学生就必须要努力去适应,一旦掉队就很容易被边缘化。如果按照多数学生的艺术水平、接受能力以及他们今后的发展出路实施教学,那么势必会削弱对精英人才的培养。这种“左右为难”、两头不靠的教育,受害者是学生。他们被冠为“精英”架在半空,高上不去,低又不愿意或没有能力(专业面窄,实用性和职业转移能力较弱)下来(到基层从事一般的音乐教学、管理、普及等工作)。

音乐精英和普通音乐人才的培养过程及毕业出路有着较大的区别;音乐精英今后从事的工作大多与专业对口,学生修好本专业就可以了,其课程体系可以是“一维”、“深井型”;而普通音乐人才需要适应的工作是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很重要,其课程体系必需是 “二维”、“T字型”(专业知识的深度和知识面的广度)。笔者以为,音乐人才的综合素质至少包括三个层面,最内层是音乐的综合素质,不仅能拉会唱,还能够掌握一些作曲和音乐理论方面的技能和常识。前几年,一所北京著名的工科大学要招一名音乐教师,考题是:一首歌曲先由本人唱一遍,然后对歌曲进行艺术分析,接下来是分别指挥四个声部,最后合起来指挥四声部合唱。很显然考的是综合素质。某音乐学院的数名同学(各个专业都有)去应聘,结果没有一个考上。在传统的专业音乐教育中,专业划分过窄、过细,学生只熟悉本专业的知识内容,综合运用各种音乐技能的能力较弱。中间层是文化的综合素质。学生应该掌握一定的文艺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新闻学等人文科学知识,同时要具备再学习和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日前,一家文艺报社的主编让笔者推荐一名音乐学专业的毕业生去应聘,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文笔要好,可是现在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文字能力强(既有文采,又很规范)的不多。最外层是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包括社交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开拓能力、心理的平衡与调节能力,等等。

从客观来讲,社会用人需要与学校的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着两个矛盾。一是社会需要的多样性、变动性与人才培养的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作环境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新行业、新岗位层出不穷;另一方面,由于人才培养具有长周期和迟效性,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必须保持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二是社会要求人才具有知识的广泛性、综合性与学校培养人才的专业性、单一性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在现代社会,多种学科相互的交叉、融合越来越普遍,适应性较广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新宠;另一方面,在学校教学中,如果一个专业涉及过多的学科,又没有明确的主干课程,会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杂乱无章,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如何把以培养专门知识、技能为目的的“专业教育”,与以提高人的基本综合素质,培育人文精神和完整人格的“通识教育”有机结合,是专业音乐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