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幽谷沙林 第4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幽谷沙林 第4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云南省中东部距离昆明135千米有一个陆良县,这里有云南省最大的一个山间盆地,面积有772平方千米。在陆良县境内五峰山脚下,有一个奇特的山谷,面积为6平方千米,谷中耸立着无数陡峭的峰柱,这些峰柱远看成林,近看成峰,最高的有30多米,沿山谷两壁呈现出峰、崖、屏等造型。让人感到惊奇的是,随着光线的强弱、角度的不同,这些峰柱还会呈现出红、橙、黑、灰、青、紫等不同的色彩,与周围景象形成了明显反差。按照当地的说法,这个地方就是当年孟获跟诸葛亮大战的地方。这片山谷非常奇特。奇特就奇特在了它的五颜六色。

在山谷中从高处望去,到处都是形态各异的峰柱,彩色的沙子是从哪里来的?走进山谷,眼前豁然开朗。谷底宽阔平坦,岩石色彩斑斓,但沿着深谷的腹地继续前行,脚下的道路却越来越狭窄,道路在峰谷间迂回交错,犹如迷宫一般。越往里走,脚下的细沙越多,而且除了地下,崖壁的四周也夹杂着许多散沙。

如果有人用手触摸岩壁就会发现,这些看似坚硬的外壳,用手轻轻一抠,就会出现粉末状的细沙。几处岩壁尽管沙子的颜色不同,但这些岩壁里面包裹着的,的确都是沙子。

云南省地质调查院有长期从事岩矿调查鉴定工作的专家。他们在对山谷中的岩石和沙子进行鉴定后认为,按照地质学的说法,构成这里峰柱的岩石处于半成岩状态。它虽然有很明显的层理,但是岩石的固结程度不好,虽然也把它叫做岩石,但是它很疏松,手就可以把里面的沙抠下来。

这些形态各异、造型奇特的峰林竟然真是由沙子构成的,而且形成的年代已经有340万年!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松散的沙子能够屹立不倒,在这个山谷中巍然耸立上百万年呢?原来,在这些散沙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坚硬的外壳,正是这些外壳形成的保护膜,才使山谷里的散沙站立起来,形成了峰峦叠嶂的奇妙景色。这层外壳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在实验室里,当实验人员将稀释后的盐酸滴在从山谷中采集回来的标本上时,这些沙子和岩石上都出现了大量气泡。这说明山谷里的岩石和沙子里都含有碳酸钙。是碳酸钙在地表水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下,变为了碳酸氢钙,碳酸氢钙顺着沙体表面流过,水和二氧化碳蒸发之后,就又变成了碳酸钙。碳酸钙沉淀之后,在沙体外面就形成了一层外壳,这层外壳对沙体起到了保护性的作用,使得它可以长期挺立。

解开沙林挺立不倒的谜团后,又一个疑惑出现在我们面前。自然界中的沙子大多是单一的白色或黄色,这里的沙子为什么会出现斑斓的色彩呢?

从陆良地区带回来的五彩沙样本有黑色的,有偏白的,也有黄色的,有点像咖喱粉,有的颜色有点像麦乳精,有的又好像就是红土的颜色。虽然样本不少,但实际上,当地的岩石也好,沙子也好,它的颜色恐怕比这个还要丰富1倍以上。仅仅从样本看,它们不仅仅是自己这个颜色,在不同的光线照射之下,有可能还会折射出来其他颜色的光。这就很有意思了。那么这种彩色沙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关于沙林丰富的色彩,当地人给出了一种解释:那就是沙林的沙子中含有几十种微量元素,将沙子染上了色彩。真的是这个原因吗?

要想解释彩色沙林颜色的成因,首先要了解沙林物质的来源。卫星航片图显示,彩色沙林所在的深谷三面环山,正是远古众多溪流的汇聚处。对村民的采访也证实了这个结论。

在山谷上游有一个水库,截断了周边山上的水流,使原本流向山谷中的溪流全部被束缚在了水库中。沿着山谷的底部前行,随处能够看到当年流水冲刷过的痕迹。正是流水,造就了这个山谷。这一块地方正好是在两峰之间的一个沟里面,所以流水比较集中,流水比较大。在上百万年的时间里,环绕山谷的山峰在雨水的不断冲刷下,从周边山上将风化的岩石碎屑,以及不同的物质带到山谷后沉积下来,逐渐形成了这种色彩丰富、成分复杂的地质构造。不同来源的流水把不同的物质搬运到这个湖底,沉积下来。物质不同,产生岩层的地层就不同。从下往上看,最下边的是姜黄色,上面慢慢地就变成紫红色,最上面发褐黄色的则是土壤。从下面可以明显地看清楚,每一层岩石都是水平状的,这就说明水流搬运到这个湖底来的物质成分是不同的。

由于每次随着流水带来的物质不同,在高温的强氧化作用下,就产生了丰富的色彩。那么,导致岩石色彩变化的关键因素又是什么呢?最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它里面的铁离子:如果是二价铁的话,它的颜色就会发绿色;如果发生氧化了,氧化得很彻底了,它就变成红色,变成三价铁;如果它是处于两者之间,就变成紫红色。

在山谷周围,随处可以看见大小不一的彩色砾石,它们的出现似乎在印证着这一观点;而我们在仕官村采访的过程中,也同样在村民房屋的墙壁上,发现了镶嵌在沙子中的彩色砾石。

然而,彩色深谷的四周都环绕着巍峨的大山,而每一座山峰都可能含有造就这片深谷的母岩,风化的岩石究竟来自哪座山上?在当地的终南山大家有了意想不到的发现。崖壁上到处是的彩色岩石,而岩石的色彩与彩色沙林的色彩非常接近。对这里的岩石标本以及彩沙样本逐一分析鉴定的结果显示,沙林中的物质主要由石英、含火山灰的泥岩,以及含氧化铁的土壤构成。而终南山的岩石标本主要由泥岩、粉砂岩及石英砂岩组成。这些岩石色彩丰富,正是彩色沙林的物质来源。把终南山采来的杂色砂岩的岩屑,和在彩色沙林里面采来的沙对比,发现它们的颜色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可以认为,彩色沙林里沙的来源是终南山上的杂色砂岩,风化剥蚀之后被溪流、水流搬运到陆良盆地里面沉积形成的。

由于地处山间峡谷之中,充沛的流水将终南山与五峰山上的石灰岩碎屑带入山谷中沉积下来;而正是岩石中复杂的成分以及碎屑中丰富的色彩,造就了五颜六色的彩色沙林。

但是,陆良面积有772平方千米,周边都是石灰岩,同样的地质构造,相同的气候条件,为什么只有区区6平方千米能够产生彩色沙林呢?

陆良地区的岩石结构是石灰岩,石灰岩是我们大家相对熟悉的。因为我们国家的西南地区大部分的地貌都是这种石灰岩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所谓喀斯特地貌,就是岩溶地貌,也就是说山体这些石头都是石灰岩,在水和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下,它们会形成石林,会形成溶洞,这一类的地貌就是喀斯特地貌。但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什么呢?那就是陆良的这片彩色沙林,距离石林大概也只有40千米的路程。开车只用半个小时,如果顺利,甚至20分钟可能也就到了。但是为什么在石林这里呈现的是千姿百态的、一个个高耸的、像石头做的树林一样的形态,而陆良地区却呈现出了沙子的状态呢?

如果登上了山谷的最高处。站在高处对整个山谷的地形进行观察,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这些参差不齐的峰柱尽管形状不同,但大都在一个水平面上,高度基本一致。专家介绍说,这些峰柱林立的山谷在千万年以前,应该是一个整体,就像一个平台一样。是什么力量将这块原本完整的岩体,切割成了如今沟壑纵横的景象呢?

据专家介绍,这里原来是一个湖盆的沉积环境,它是在距今2600万年前喜马拉雅期的时候,地壳抬升,从五峰山和终南山剥蚀了不同岩石的岩屑,冲击到陆良盆地湖盆里面沉积下来形成的。它基本上处于一个水平面上,后来由于流水剥蚀之后,就形成了不同的畦沟和深沟,所以就形成了今天这个地貌。

距今320万年前,沙林所在的终南山地壳再次被抬升出水面。在上升的过程中,岩石受到挤压后产生裂隙,这些裂隙在地质学中被称为垂直节理。

如今,峰柱上许多裂隙依然存在,犹如刀切斧劈一般,直达峰柱的内部。正是由于存在着这些被地质挤压出来的垂直节理,从二三百万年前开始,雨水顺着裂隙向下侵蚀,将本来完整的台面,切割成一个个峰柱,流水把切割下来的碎石带走之后,最终形成了山谷中这种林柱状的景象。

自然界中的岩石经过千百万年的沉积,往往会变得十分坚固,这里的砂岩却只要用手一碰,就会变成粉末。这里的岩石为什么如此容易风化呢?

专家告诉我们,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这里的半固结砂岩。半固结砂岩是一种半成岩,它是在岩石固结的过程中,由于时间和压力不够,没有完全形成岩石的一种特殊状态。

由于彩色沙林的形成年代只有340万年,比周边山峰整整晚了7亿年,因此还没有固化为岩石,在阳光和流水的作用下,才形成了五颜六色的彩色沙林。彩色沙林的形成,得益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而正是由于数百万年的风雨侵蚀,才为我们造就了这些林立的沙峰,雕琢出了这个五彩斑斓的梦幻世界。

据专家介绍,像陆良这样的彩色沙林非常罕见,在我国目前仅仅发现了这一处。就像前文所说,沙林本身的质地非常脆,经受一点风吹雨打,就会出现垮塌、崩落。另外,它正好位于珠江的源头,所以对它进行大力保护和研究,对于我们进行很多方面的科学研究,比如探索滇东地区的地质形成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非常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