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全国食用畜产品加工业运行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全国食用畜产品加工业运行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4年,食用畜产品加工业整体运行稳中趋缓。肉类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稳步增长,蛋品加工行业快速发展,乳品进口大幅增加。肉类食品质量安全、国外市场冲击、网销产品监管薄弱等突出问题需重点关注。

一、行业总体发展态势及特点

1.行业总体增速放缓,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

2014年,食用畜产品加工业运行呈稳中趋缓的基本态势。截至12月底,全国规模以上食用畜产品加工企业达4683家,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6685.1亿元,同比增长10.4%,比去年增速回落4.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899.3亿元,同比增长3.6%,比去年增速下降13.9个百分点。2014年,全国食用畜产品主要商品进出口总额为135.8亿美元,同比增长11.6%。其中,出口金额为13.0亿美元,同比增长18.5%;进口金额达122.8亿美元,同比增长10.9%。贸易逆差达109.8亿美元,同比增长10.1%。

2.肉类价格总体稳定,屠宰和肉类加工业收入稳步增长

2014年,猪肉总体价格水平较2013年下降4.3%。牛羊肉价格经2011~2013年连续大幅上涨后,2014年开始企稳,年末牛肉价格较同比仅上涨1.7%,羊肉同比下降1.4%。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牲畜屠宰企业1339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352.9亿元,同比增长8.3%;禽类屠宰企业849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296.0亿元,同比增长6.5%;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企业1598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225.1亿元,同比增长10.1%;肉禽罐头企业92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41.9亿元,同比增长12.1%。全国鲜、冷藏肉产量达3903.4万吨,同比增长4.9%。

3.原料蛋价格高位运行,蛋品加工业快速增长

2014年,全国禽蛋价格高位运行,其中3~8月持续上行,至8月底全国鸡蛋平均批发价格超过11.5元/公斤,成为历史新高;随后蛋价虽有所回落,但降幅不大,12月第4周全国鸡蛋平均价格约为11.25元/公斤,比2013年同期增长12.5%。尽管蛋价高位运行,蛋品加工行业却处于近年来少有的快速增长时期,主要原因是液态蛋、清洁蛋、专用蛋粉以及活性成分分离纯化等新型蛋制品产销量高速增长,比上年增长超过30%。2014年,全国174家规模以上蛋品加工企业共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71.5亿元,增长21.3%;实现利润总额17.0亿元,同比增长16.0%;累计实现税收7.5亿元,同比增长7.4%。

4.国产乳品量减价升,企业利润率显著上升

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631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297.7亿元,同比增长18.1%;实现利润总额225.3亿元,同比增长25.6%,比去年提高12.9个百分点。尽管各项经济指标显著增长,但国产乳品产量自2008年以来首次下降,2014年全国乳制品总产量2652万吨,同比下降1.2%,其中液体乳产量2400万吨,同比下降0.9%,乳粉151万吨,同比下降6.4%。乳制品加工企业效益提升主要原因是原料奶价格显著下降,而乳品价格增长,2014年液体乳及乳制品平均价格较去年上涨了8.5%。受此影响,该行业全年平均利润率为6.8%,比去年上升0.4个百分点,高出农产品加工业0.2个百分点。

5.蜂产品产量稳定,产品交易渠道多元化

2014年,全国蜂蜜总产量45万吨左右,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洋槐蜜、椴树蜜、荔枝蜜、龙眼蜜等大宗蜂蜜产量明显增加,油菜蜜、葵花蜜等出现大幅减产。受气候、市场等因素影响,蜂王浆、蜂花粉的产量有所降低,蜂王浆产量预计2600~2800吨左右,蜂花粉产量5000吨左右。蜂蜡和毛胶等产量较为稳定,蜂蜡产量预计8000吨左右,毛胶产量约400~500吨。2014年,蜂产品网销市场进一步发展,部分企业抓住机遇,成功扩大市场份额。2014年6月30日,蜂王浆在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首个上市交易的蜂产品,开启蜂产品交易新时代。

二、行业热点问题

1.“注水肉”、“过期肉”和“病死猪肉”事件频频曝光,食用畜产品质量安全及监管问题再次引发关注

2014年5月,中央电视台报道了江苏兴化市一家屠宰场每晚给近两百头活猪注水且检验过程造假的事件。2014年7月,有关媒体曝光了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国际知名快餐连锁店的肉类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存在大量采用过期变质肉类原料的行为。2014年12月,中央电视台曝光江西宜春市有病死猪流入市场现象,部分病死猪携带A类烈性传染病口蹄疫,其中仅一家屠宰场的病死猪肉年销售额就达到2000多万元。这些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出现引发了人们对食用畜产品质量安全及市场监管问题的广泛关注与担忧。

2.受市场不振和信心不足等因素影响,食用畜产品消费增速放缓

2014年食用畜产品消费疲软,全年全国限额以上(企业)单位肉禽蛋类商品零售值1818.2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5.1个百分点。增速放缓的原因一方面是用作高端礼品、高端餐饮和单位团购的熟肉产品消费下滑明显,例如北京大红门肉制品企业2014年生产熟肉制品3302吨,比去年同期减少1559吨,同比下降32%;另一方面是质量安全事件导致消费者对本国产品信心不足,特别是婴幼儿奶粉方面,消费者对进口产品的青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行业生产的回暖。尽管大众消费仍然不断增长,但补充三公消费退出缺口、提升消费者信心均还需较长的过程。

3.价格倒挂和进口量大增对国内原料奶市场冲击明显,出现“倒奶杀牛”现象

2014年2月始,国内全脂奶粉拍卖成交价格进入快速、持续的下降通道,由2月最高点5005美元/吨下跌至11月份的2400美元/吨,降幅高达52.1%。按美元兑人民币汇率6.14,并以1:7.5的比例将奶粉折算成液态原料奶,其价格相当于从4097元/吨下跌至1965元/吨,同期,国产液态原料奶的收购价从4270元/吨下跌至3750元/吨,由此可见国际与国内奶价倒挂进一步加剧。受低价等因素驱动,我国乳品进口量持续快速增长,国产乳品的市场份额不断被挤占,加之乳企库存积压等因素影响,2014年乳企采购国内生鲜奶的积极性较低,山东、河北、黑龙江等部分地区出现拒收鲜奶和奶农倒奶现象。

4.蜂产品网销市场监管薄弱,进口蜂产品质量问题突出

2014年,我国蜂产品总体质量安全水平较高,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抽检结果显示,全年蜂产品质量合格率为96.89%。蜂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网销和进口产品。目前,网销市场已经成为蜂产品销售的重要阵地,但网销产品质量监督不严,埋下质量安全隐患。据2014年中国蜂产品协会对网销蜂蜜质量抽查结果反映,28批次抽查产品中有13批次存在质量问题,占46.4%,主要问题是掺假、虚假宣传、无经营资质和以次充好。抽查发现,在淘宝(含天猫)商城上销售量前十的蜂蜜产品中,有5款没有标示任何品牌,以散装蜂蜜的形式进行销售。蜂产品网销的卖家绝大部分没有生产资质,产品无QS认证,也没有经过权威部门检验检疫,存在安全隐患。进口蜂产品质量同样良莠不齐,不合格情况时有发生。据国家出入境检疫检验局公布数据显示,1~11月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检出76批次进口蜂产品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比2013年同期增长了181.5%,主要不合格原因为菌落超标、掺假等。

三、对策建议

1.加强对畜禽屠宰和肉制品的加工监管

监管部门要加大检查监管的力度和频率,严肃查处私屠滥宰、非法加工假畜禽肉以及收购加工未经检验检疫或检验检疫不合格、病死及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的畜禽等行为。对使用进口畜禽肉进行加工的企业,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标注畜禽肉原产地。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落实部门负责制,依法建立详细的数据记录并且定期对外公开,并要求领取病死猪保险必须以无害化处理作为前提。

2.加强对食用畜产品的消费引导

为引导公众理性消费,提振消费者对国内肉、乳、蛋等畜禽产品的信心,应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主流媒体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大力宣传畜禽产品的营养知识、消费常识和选购方法。例如加强对“冷鲜肉”的宣传引导,促进肉类消费革命;加大对液蛋、蛋粉、清洁蛋等新型蛋制品消费的宣传,引导食品制造企业全面采用液蛋为生产原料;加强饮奶知识普及,引导乳品消费由“喝奶”向“喝好奶”转变;加强对国产蜂产品的正面宣传,积极培育消费市场。

3.加强对乳品产业的政策扶持

针对进口奶粉冲击,要多管齐下,扶持原料奶生产和销售,进而保护乳制品企业的长期发展。要积极探索建立奶粉临时储备政策,通过收储干预企业收奶积极性,提升养殖户信心,防止再次出现倒奶杀牛现象。要提高国内乳品生产标准,支持企业使用生鲜乳作为原料生产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如酸奶类制品、高端常温功能性产品等。要促进乳品低温化发展,在配套冷链建设上给予政策支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

4.加强对蜂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

一方面加大对进口蜂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全方位、定期对进口蜂产品重点品种进行监督检查。对检验检疫不合格以及没有合法手续的进口蜂产品,应令其立即下架、清查货源及销售渠道,并依法查处。另一方面,针对当前食品流通许可证只针对实体经营场所发放,尚未涉及网络经营,产生监管有空档的情况,应建立网络食品经营者实名登记和许可备案制度,明确第三方平台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定期抽查网络食品经营者的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