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生DV创作缺陷及优化方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DV创作缺陷及优化方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如今,DV短片已经遍布于大学校园,大学生成为dv短片的主要创作者。然而,大学生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DV短片创作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一个大学生的视点分析校园DV创作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一些优化方式

关键词: 大学生 DV创作 DV文化

数字视频(Digital Video),即DV,亦可称作数字视觉化(Digital Visual)。从1996年DV引入中国以来,随着民用摄像机(DV)和个人电脑的普及,DV由一种昂贵的电影电视人员的专用器材,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成长为以普通家庭的薪资亦可担负得起的数字摄像工具,从而走进更多人的视线中,成为普通人用来记录生活点滴,表达内心想法的工具之一,使往日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今日的主动创造者。随着各大高校对影视类专业和新闻传播等相关专业的开设,一个对DV短片的创作有热情有能力且具有一定相关专业知识的群体正在不断壮大,并逐渐成为大学生数字短片创作的主要群体。他们自身对影视制作相关知识的掌握及其对机器的熟练操作能力为他们在数字短片创作的过程中作品的呈现形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使得以大学生为主要创作群体的校园DV文化虽然略显稚嫩却具有了极大的可塑性。大学生数字短片作品日趋丰富,题材多样化,越来越多地从表现生活上升到社会关注的方方面面,通过数字短片传达大学生的话语。数字短片作品开始百花齐放,竞相争艳,越来越频繁地走进人们的视野。从近几年呈现的作品来看,大学生数字短片依然因为作品的立意、拍摄的手法、后期的技术,以及时间和金钱成本上的限制而存在种种弊端。

一、题材局限

现在的大学生DV短片一般都是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成果。他们作品的主要内容多是为了表现对大学生活的反思和警醒、表现大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大学生的青春情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1]大学生由于自身阶级的局限性,在拍摄题材的选择上往往过于狭隘,过多地着眼于自身,过多地妄图展现一种情怀,过多地反复用一些不当的手法表现作品。这样那样的故事总是重复出现,缺乏新意,导致这些短片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如果一部短片让观众觉得很平凡,没有吸引住观众的眼球,甚至看完都不知道创作者的意图的话,那么不客气地说,这样的片子无疑是失败的。一部成功的作品,他的主题,必须在作家对生活做出深层次的总体把握和判断之后才能获得。[2]我们应当从人物身上寻找主题,用人物体现主题。只有当你从人物身上看到了你所想要表达的东西,当这些象形文字透过镜头用影视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个作品才算成功了一半。我们传媒工程学院每年都会有很多的数字短片作品诞生,为了这个课程的开设院上每年都会安排同学们到外地采风取景,甚至在校园里都时常能看见有同学在拍短片,但真正好的短片,能被大家知道的却是少之又少。最有名的就是09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柳宗恒拍的《阳光苹果和水》了。它的题材新颖独特,已经在百度上居于置顶的位置,也是老师们向我们宣传最多的一部短片。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受到大家的青睐,主要是因为它主题的独特性,让人耳目一新。

短片的选题不是胡编乱造的,是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而DV短片是要将平凡的生活用不平凡的方式表达出来。平凡的生活一部分来源于亲身经历,更大一部分是来源于其他人。所以我们在创作前要进行大量的素材搜集,调查研究和个人采访,然后站在剧中人物的角度制造冲突和障碍,表达人物内心的欲望和情感,这样既能将观众带入到真实的生活中,和观众产生共鸣,又不失乏味。

二、拍摄技术不成熟

我经常在周围的同学中听到这样一句话:“只要有人把剧本写好,拍摄不成问题……”其实不然,不是所有会用DV的人都能拍摄出好的短片。一部好的短片也不是单纯的演员加场景。摄影师除了要对摄像机的工作原理及基本操作熟悉以外,还要注意对镜头的运用、光影的运用、构图的把握和画面视觉元素的表现等。现在大学生DV短片中还存在着很多基础的问题,比如焦点不实,镜头之间的不连贯,同一类别的镜头贯穿始终,画面构图不够谨慎美观,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创作数字短片的过程中应当关注的。一个好的拍摄者需要学量的理论知识,运用已有的摄像设备拍摄出和谐的画面,将剧本用镜头的方式连贯地表现出来。如果没有大量的理论知识作为后盾,那么只能永远停留在草根级别。理论知识会直接影响到短片的质量和艺术内涵,会将短片上升到另一个高度。因此在拍摄短片之前,拍摄者一定要注意自己内在修养的提高,多做功课,有了丰富的知识修养,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为数字短片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后期剪辑

剪辑的本质,简要概括地说,就是通过主体动作的分解组合完成蒙太奇形象的塑造。[3]一部DV作品的质量跟后期剪辑有着直接的关系。美国导演库柏克说道:“一部影片的成功与否,往往由剪辑决定。剪辑工作做得不好,一切拍摄过程所得,再怎么好,也只好付诸东流。”剪辑不是说将摄影师拍摄的所有片段按照剧本的顺序连接起来,就完成了最终的剪辑工作。现在大学校园中普遍运用的都是非线性编辑软件,如Premiere、绘声绘影、Edius进行视频的初期剪辑工作。这些软件简单易操作,这就让很多同学松懈了后期的剪辑工作。其实大家心里都有一个疑问,什么样的剪辑才算真正好的剪辑呢?首先,要从大量的拍摄片段中挑选出合适的片段,并进行整理编排,最好按顺序命好名字;其次,查看挑选出的素材,通过这些素材,做出一套完整的剪辑方案,这个方案尤为重要,既要把导演的构思呈现出来,又要加入自己的想法,要用最好的剪辑方法将所有的画面连贯、缜密地组合在一起,提高短片的艺术水准;最后,统一剪辑的整体基调。剪辑的基调与短片想要呈现的内容有关,如喜剧一般是轻松欢快的,悲剧一般是沉闷压抑的。短片的基调是影响观众心理的重要因素,也直接决定了短片的艺术水准。剪辑工作在短片创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剪辑人员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艺术修养,为剪辑工作做好准备。

四、成本问题

创作成本可以分为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对于大学生来说,时间虽然不是很大的问题,但这些课程往往短短几周就结束了,而寒暑两假因为地域原因整个团队很难走到一块,在很短的时间内交出一个好作品,这对一个刚刚上手的团队来说无疑是一项很大的压力。我们没有办法像拍电影电视剧一样精心准备几年,再推出一部新作,数字短片的这个“短”就寓意了它的生产周期。比起时间,对大学生来说资金成本是更大的问题。因为缺乏资金的支撑,会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学生DV创作的经费基本都是自己筹备的,我们将自己的生活费省出来充当短片的创作成本,然而这些资金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必须精打细算,又要开源节流,又要出一部高质量的作品,可想而知这其中的困难,过程中多少设想都因为物质上的支持达不到而放弃。其次,设备虽然学校可以提供,但由于学校设备室有限,有时一组只能用一台机器拍摄。在拍摄现场,由于需要角度的切换,只能将一台机器到处动,还要求演员重复表演,这就大大地增加了拍摄和表演的难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短片的质量。如果想要拍摄出好的DV作品,就需要学校和社会的支持。但是,学校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我们需要发掘高校DV作品的市场价值,通过市场化操作解决经费问题。[4]

五、作品的推广

一部优秀的数字短片作品的诞生不是一个人的工作,它是一个团队凝聚心血的不懈付出。酒香不怕巷子深,然而在这个信息传播速度超快的时代,宣传和推广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怎么才能让人们知道它,当作品出来了之后我们又应当怎样为其造势?

网络媒体的出现,使个人信息的传播得到了最大的实现。网络也是大学生数字短片的主要传播渠道。打开各大视频网站的首页除了电视剧、电影之外,数字短片也渐渐在其中占到了不小的比重,它的片长短,内容涵盖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题材广泛,制作周期也相对较短,更新时间快。因为信息的时效性,网络媒体追求信息的爆炸性以获取更多的浏览量,赢取更多的商业价值,所以数字短片又区别于电影和电视,其审核相对宽松。还有各大DV门户网站都为大学生数字短片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但是,网络上的信息量太大,不能广泛快速地将短片传递给人们。有时,一部短片的出现,由于它的宣传力度小,知名度低,并不能受到大家的关注,一部短片在没有诞生之前,就应该做好宣传工作,为其打好广告。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他每次都会在新戏出炉之前将主要戏段灌成唱片,让大街小巷的人都会唱,然后开始表演,这样大家都会去看他的戏,这就是前期的推广。当今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必须让人们被动地接受信息,再让其对信息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地关注。随着短片的大量出现,也许将来的电影院会成为DV短片的小天地。再者,一些打着大学生旗号的数字短片大赛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等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成为大学生数字短片作品走入人们视线的一大渠道,它不仅是一个方式还是一种鼓励,一种肯定。我们学院一年一度举行的传媒学院奖,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以此鼓励和支持DV短片的创作,并达到了宣传推广的效果,让大家知道了很多好的校园DV短片,如《阳光苹果和水》、《德尔顿的悲伤》、《生如夏花》等。但随着短片的大量出现,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平台。学校还应该建立专门的DV短片评价机制,邀请专人对每一部短片进行分析、点评,并进行评分。这样,好的短片将得到更好更直观的评价,创作者也能在创作中进步,在进步中创作。

六、结语

如今,DV短片快速地进入了大学校园,成了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在作品的立意,拍摄的手段,后期的剪辑,以及时间和金钱成本上还存在着种种弊端,但们对于短片的热情和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精神使得DV短片的质量不断提高。现代的DV文化需要注入新的血液,如果能够将大学生的独特思想和热情加上前辈们的理论经验,DV短片就会有一个不可想象的前景,同时也印证着一个时代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吴玉生,赵玉.大学生DV创作现状分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3):91.

[2]汪流.电影编剧学[M].【修订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5,(第1版):79.

[3]傅正义.影视剪辑编辑艺术[M].【修订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28.

[4]李晓林.高校学生DV创作现状,问题与对策[J].新闻教育,2009.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