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的尝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然而,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真正实施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因为长期以来,学生习惯的是被动地接受性学习,习惯了老师在上面讲,他们在下面听的学习方式,他们的大脑只不过是储存知识的仓库,老师给他们灌多少,他们的大脑里就装多少,老师没灌,他们就不装,也设东西装,几乎没有自主意识,谈不上质疑、调查和探究,更谈不上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了。为此,在教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课《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时,我就如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探究方面,作了以下尝试。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
一堂课上,学生自主地探究什么,总得有一个或几个问题作为探究的题目,而这题由老师事先拟定,拿出来让学生去探究,又岂是“自主”?因此,这探究的题目(问题)还得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提出。学生能否有此兴趣去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这就得靠教师去引导和启发了。教师必须善于对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促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产生探究兴趣,从而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上课伊始,我首先向学生简介一下庐山优美迷人的风光和清新宜人的气候,以及古往今宋文人墨客纷至沓宋,旅游事业蓬蓬勃勃的情景,唤起学生对庐山的向往。接着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诗《题西林壁》就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坡游览庐山时,在庐山西林壁上题写的。同学们认真地吟诵这首古诗,看看诗人笔下的庐山是什么样的,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此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主动地打开课本,认真地阅读起来。他们一边吟诵思索。读着想着,逐渐发现了问题,纷纷提出质疑:“老师,从逸首古诗中,怎么也看不出庐山是什么样的山,它到底有多高,有多大,有多美?”“庐山究竟是岭还是峰?它的真面目到底如何?”诗人到底识不识得庐山的真面目?……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了,探求的欲望被激发起来了。我喜不自禁,暗想,质疑已成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二、制造悬念,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探究问题
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要沉得住气,千万不可“有问必答”,不要及时对此进行分析、解释,而应有意制造悬念,将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地探求,自己去找答案。我这样诱导学生同学们能提出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阅读得很认真,是动了一番脑筋的。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都隐含在诗中。大家想一想,本诗作者坡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在散文及诗词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写的诗都是字斟句酌的认真推敲过的,他之所以这样描写庐山,自有他的用意,至于用意是什么,也在诗中蕴含着,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仔细地思考思考,也许能感受得出,顿悟得到,大家不妨试上一试?为帮助他们提高阅读效率,少走弯路,我进一步引导、提示诗人从哪几个方面观赏了庐山?结果怎样?诗人用了一个什么词儿概括了这一情形?由此,诗人发出了什么样的感慨?有了这样的提示,学生信心倍增,阅读的兴趣更浓了。他们迫不及待地要通过自己的阅读,在诗中找到正确的答案,见到这情形,我倍感欣慰,是啊,探究,使他们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
三、拓展时空,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然而,读着读着,新的问题又出来了:庐山是一座定型的大山,它会因为人所处的方位不同而改变模样(一时“岭”、一时“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吗?问题按常理,离事物越近,观察得越仔细,看得越清楚,可是作者为什么反而因为自己就在庐山之中,而“不识庐山真面目”了呢?事实会是这样的吗?这些问题比原来又高了一个层次,不能直接从书中找答案,并且仅凭教师的三寸不烂之舌解释也没多说服力。必须用事实说话,让实践证明。学生才得心服口服,真正懂得。于是,我决定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山上转一圈,实地考察一番,引导他们学会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在我们学校东面数十公里外,横亘着一座大山――自立山。我首先带着学生站在校园的最高处由西向东横向远望自立山,立时,一座线条优美、连绵起伏的山岭映入师生们的眼帘,十分雄伟,煞是好看。接着我们租了一辆大巴向东郊驶去,行到离县城二十多公里的一处高地下车,引导大家从侧面远眺自立山,只见远处陡峭挺拔的山峰就像无数把锋利的刀剑直刺蓝天,非常险峻。有的学生竟脱口问道:“老师,那是什么山?”我说“那就是自立山啊!”…“什么?那就是自立山?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真是不可思议。”旋即,有几个学生恍然大悟,不约而同地说道“这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啊!”我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同学们现在该弄明白坡为什么那样写庐山的原因了吧?相信事实是这样的了吧!”,并告诉学生刚才我们是站在远处从下面和侧面看“自立山”,待会儿我再带你们到自立山脚下、半山腰去看看与坡描写的庐山情形是不是一样的。于是,在回程的时候,请司机在山下停了会儿,又将车在半山腰停了会儿,让学生就近仔细地观看“自立山”,在这里,学生们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仔细端详,认真审视,然而看到的只是自立山的一小部分,只看到眼前的山石和林木,原先在脑海里留下的“岭”啊、“峰”啊的影子荡然无存,大家又是一片茫然,有的甚至又怀疑起来我们的车子是不是停在自立山中!当我和司机都以不容置疑的口气告诉大家,这儿就是自立山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我乘机提示大家想一想,你们就站在自立山中,为什么反而看不清自立山是什么样子了呢?这一提,学生们都恍然大悟,竞异口同声地大声朗诵起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得是那么的有感情,是那么的爽朗、动听和感人,师生们的脸上都绽放出了由衷的笑意。看来,学生们是真正地懂得了。深有感触地,由衷地笑了。是啊,实践让他们获得了真知。
总之,我认为,要想在教学过程中成功地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探究,教师必须转变学生观,把学生看作主动的学习者,敢于且乐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行为,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