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数学教学刍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小学数学教法多样,其中“趣味性教学”和“学生主体性教学”是两种重要的方法,需要加以强调和践行。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法;趣味性教学;学生主体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5-0144-01
小学数学是初高中数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基石,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教好数学是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完成的艰巨使命。本文特从“趣味性教学”和“学生主体性教学”两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教法作一管窥。
一、趣味性教学
“趣味是最好的老师。”但是数学学科理论性较强,很多学生都因其枯燥无味而缺乏兴趣,有的甚至“恨之入骨”。缺乏兴趣,成绩不理想,于是,愈加缺乏兴趣,成绩更加不理想: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学业受阻。小学数学是基础,也是培养数学兴趣的基石,小学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喜欢上数学。所以笔者认为要采用“趣味性”教学。
其一,注目学生“玩性”,采用“游戏式”教学。小孩子大多比较贪玩,很多家长都抱怨孩子贪玩而不愿学习。其实,老师正好可以利用学生贪玩的性情,在“玩”中传授知识。比如在讲“质数”和“合数”时,可以让20个同学按顺序报数(从1到20),然后让每个同学分别说出自己所报的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或者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大家一起评判每个同学是对是错。再如,讲长方形面积、周长计算时,可以让学生测量、计算自己课桌的面积和周长,既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又做到了学以致用。
其二,注目学生“好奇心”,采用“悬念式”教学。孩子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这就是他们喜欢问“为什么”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师可以精心设置悬念,调动起孩子的兴趣。如分数教学就可以编辑下面题目:小明过生日,爷爷买来一块大蛋糕。在吃蛋糕时,爷爷把蛋糕分成了10块。爸爸最能吃,吃了3块,爷爷、奶奶和妈妈都吃了2块,而小明是小孩只吃了1快。那么同学们知道他们分别吃了整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吗?爸爸吃的蛋糕又是小明的几倍呢?这就不是单纯的提出问题,而是在提问的同时把学生带到生活情境当中,设置了悬念,调起了学生的兴趣,接下来学生会更加认真听课的。
其三,注目学生“好胜心”,采用“竞争鼓励式”教学。小学生喜欢表现,渴望受到别人的认可和表扬。据此,教师可以开展小型竞赛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如教师每次课最后可以出几道与当天内容有关的小题目,选几个同学比赛,或者让学生都参加比赛,看谁算的又对又快,给算的快的同学以表彰。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没有获奖的同学,也有给以鼓励,或从其他方面给予表扬,给他们以荣誉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把当天学习到的东西讲给其父母听,让他们从父母那里得到认可,让他们因学到知识而获得快乐。
以上是“趣味化”教学的几点尝试。此外,要让学生对一门课感兴趣,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师也是必不可少的。小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所以呆板、严肃的老师不能取得他们的喜爱。老师要亲切、幽默,要能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让学生有所习得,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当然,课堂秩序也要维持,这是另一话题。
二、学生主体性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认为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其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此处提出了“学生主体性”教学,对此,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把握:
首先,教学思想的转变。传统教学重视教师的作用,其重心在“教”。教师是主导也是主体。教师采用的多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着力把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于此,学生也能习得一些知识,但是思维训练和智力开发多有欠缺。《标准》强调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其由重“教”而转向重“学”,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让学生“有所学”,而且让学生“想学”、“会学”,智力也得以“学”。这种转变是一大进步,正如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其次,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同时体现在老师教授和学生自学探究两种教学模式当中。一方面,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心里始终要有学生的存在,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要给学生参与的机会。老师在教课过程中要启发学生思考,要采用提问等方式让学生介入。另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获得知识。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去“讲课”。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学好需要学习的知识。当然,要因材施教,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授课任务”。
再次,教师作用的再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但是教师依然很重要。教师不能像“满堂灌”课堂一样灌输知识,但也不能作为一个消极的“旁观则”,其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教授型课堂姑且不论,在学生自主探索型课堂中,教师就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做好引导和指导。要探索,但不能让学生盲目的探索,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高效的探索;学生在行径中会遇到困难与困惑,需要有教师的指导。教师不但要做学生的良师,而且要做学生的益友,要成为他们探索知识道路上的伙伴和助手。
数学教学特别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尽可能多的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让他们不但勤学而且善思。如此,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训练,《标准》提出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