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代后的广彩瓷纹饰演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代后的广彩瓷纹饰演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广彩纹饰从中国传统纹样到西方徽章纹、人物纹、风景纹的增加,再经过时期的题材和风格转变,最后发展成现代艺术与岭南畵风融合的生活化纹饰设计。1950年代以来,广彩瓷纹饰是如何演变的?本文将通过建国后的广彩瓷行业发展、时代题材变化以及纹饰艺术表现手法的创新来浅谈1950年代后的广彩瓷纹饰演变

关键词:1950年代后;广彩瓷;纹饰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090-01

广州织金彩瓷简称广彩,约产生于清康熙中晚期,乾隆时期大量外销海外,17世纪初广彩对外贸易发展达到鼎盛,有“堆金积玉”的美称。20世纪40年代广彩逐渐衰弱,生产一度中断。1956年在国家的号召下,海外的技术工人重新回到国家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广彩才恢复生产。在清末,广彩纹饰从具有传统东方韵味的图案发展到具有“中西合璧”特色的洛可可风格。然而,从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这段空白时间到广彩瓷恢复正轨重新生产,广彩的纹饰图案和装饰风格已发生了变化。

一、建国初期重拾的广彩瓷

“辛亥革命后,工人为了自身的解放……于民国四年将旧行会灵思堂改为彩瓷工会……工会对工人生活福利不负什么责任。”从文献可以看出,在民国期间,由于行业内制度改变了,技艺只许男孩子继承,外行进入难,加上在旧制度下,科学技术发达的西方,其制瓷技术也在逐渐赶超中国。在当时,广彩生产家使用的是日本瓷胎加彩,然而在“卢沟桥事变”后,广彩在人民抵制日货的活动中,开始渐渐走向衰落。1956年,在的号召下,一些广彩工人开始陆续回国重建广彩行业,建立起以回穗恢复广彩司徒宁、王兆庭、李永兆、赵国垣等人为代表的广州织金彩瓷厂。在国家的重视和扶持下,加上广彩艺术创作者对恢复广彩行业的热情,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被重拾起来的广彩艺术达到了鼎盛。广彩艺术创作者从新时代新社会中得到许多创作题材,在技法上出现了多重性装饰,色上色、色上描金、堆彩、堆金、多种色地描花等新技法。

二、从外销到内销的纹饰题材变化

最初外销到国外的广彩主要纹饰题材内容是具有浓厚东方风格的中国民间故事、仿照中国工笔画效果的花鸟、传统吉祥图案等等。这些都是从中国人的审美和文化角度出发选取的题材。随着西方人对外销瓷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迎合欧美人士的喜好,开始出现了按照西方人的要求将订单上已给出的图案绘制到瓷器的情况。广彩在纹饰设计和造型上融入西洋风格,在题材上还增加了风景纹、徽章纹、西洋人物等。

1974年广彩逐步内销,为了适应社会变化,纹饰也发生了转变。“ 《纪要》的内容处处都以的语录为依据……转变为‘’时期的‘政治’艺术、‘革命’艺术。”时期,受对艺术标准的评定与被扭曲的艺术标准的影响,当时的政治干预了艺术的发展,纹饰题材从文人雅致的山水花鸟和洛可可风格的西洋绘画转变成喜庆革命胜利、人民当家作主、大丰收等等一系列与社会相关的题材。

从开始,中国绘画中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传统题材彻底被革命历史人物和工农兵所取代,风俗题材增添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新内容。1950至1980的广彩纹饰与17世纪至19世纪的广彩纹饰相比,在构图上更加灵活,装饰意味更少一些,以反映当时时代为主,作品多数是“高、大、全”的形象,或是少数民族的题材,趋向政治化和民俗化。但从1980年代以来的广彩纹饰又开始折回以传统为主,题材广泛,技法多样。如司徒宁的“广彩胭脂红地花蝶纹天球瓶”、许恩福的“绘八仙祝寿灯”、司徒洪的“绘十二花神图碟”、区冠舟的“绘钟馗嫁妹图瓶”、谭广辉的“绘红楼梦人物大瓶”等,一系列的民间故事、传统题材又成为行业市场的流行。

三、现代艺术和岭南画风的融合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新技艺的出现,使广彩变成机械化生产的产物。因此,许多广彩手工艺人便开始重视手工绘制的价值,并开始学习绘画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将原来绘制在瓷上的岭南画风格与西方绘画相融合。

中西方绘画相融合造成了纹饰发生变化,在人物纹方面,从写意比例不协调到在比例协调的基础上将人物夸张或变形;动物纹方面,从呆板的绘两三只鸟禽到几只或群或单个组合,灵活构图;风景纹方面,更加写实,建筑透视严谨;植物纹方面,以司徒宁后期作品为代表的植物纹饰广彩,描绘题材生活化的常见植物,具有浓厚的现代生活气息,表现手法多样。如许恩福的“我爱小鸡群”、司徒宁的“木棉雄鸣”、许恩福的“荔枝览胜”14寸圆盘等。

总的来说,从1956年重建广彩行业至今,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纹样样式和表现手法,另一方面打破了传统融合西方绘画。通过对比新旧广彩的绘画特征可以发现,新时期的广彩流行留白,在构图与艺术表达上有了新的突破,作品透出浓厚的现代生活气息,创作者重视图案设计。

参考文献:

[1]司徒宁.广彩艺术永不磨灭[J].广州文史(七十三辑), 2010(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