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外语语感的形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外语语感的形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言的习的和学习过程,即语言能力的形成就是把外部语言吸收进来,"内化"为储存在大脑中的内部语言。它与外部语言一样,是一套包括语音、词汇、语义、语法在内的完整体系,是在语言的习的、学习和使用中作为中继语言(inter language)向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的。而语感只能在内部语言发展到一定阶段亦即语言学习者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技能和能力,能够十分自如地从事口笔头交际时才开始出现的。

一、内部语言系统的建立及语感的形成过程

外部语言由于其载体形式不同,只有通过不同的神经通路(视神经、听神经)才能以生物电脉冲的形式被摄入大脑皮层,分别进入视觉区、听觉区,然后再传之大脑皮层上与语言功能有关的各个分区。④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输入和解码,按照一定的程序被分门别类地储存起来,进入记忆。由于记忆是按意义单位进行的,所以进入记忆的语言图式大都是按一定规则组成的包含有完整意义的句子。内部语言系统是语言学习者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大脑生理、心理结构、机制和素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活动中的许多因素诸如情感、情绪、意志、意识和无意识等等都参与了这个过程,这些非智力因素对语感形成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之间存在着双向反馈关系。由于反馈过程中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信号的清晰度和可感度的变化,从而形成了输入、输出过程中的正反馈和负反馈。如果出现正反馈的不断增益过程,即可产生正向增强的语言信息效应――语感。

二、外语学习――第二套内部语言系统的建立,以及外语语感产生的规律和机制。

首先,正在学习外语的学生已经不同程度的掌握了使用母语的能力,亦即已经建立起第一套内部语言系统,这就对外语学习,亦即第二套内部语言系统的的建立不可避免的产生影响。比如说,许多学生对外语语言材料的听读理解在许多情况下都是靠译成母语才完成的,而在用外语表达自己思想时也大都是靠把想好的意思由汉语译成外语再说出来或写出来,即使采用直接法或视听法也不能杜绝这种现象。这是由于两套内部语言系统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某些方面的一致或接近,如表层结构中语法方面某些规则的相同,深层结构中某些语义的接近而造成的。但是二者之间的许多差异,如表层结构中语音语法方面许多规则的不同,深层结构中的许多语义差异,更重要的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许多属于社会文化层面上的众多规则的不同所带来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则更是给学生用外语理解和表达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困惑。这些现象就体现为母语对外语习的和学习所造成的正迁移和负迁移的双重作用。

其次,有人认为中学生的年龄都已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期”,而且他们学习外语的条件和环境和母语相比也相差甚远,因为课堂语言环境毕竟是“人造的”教学中的口语和书面语言也大都带有“加工”过的痕迹。这些都势必会影响学生对外语的自然吸收。这也就难怪有的语言学家认为母语是“习得”的,而外语则是“学习”来的,也就很难产生真正的语感。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摆脱对中国学生外语习得持怀疑态度的理论误区并探讨出他们外语习得和语感形成的规律。

中学生习得学习外语,形成外语语言能力可以从两个途径着手。一是对外语的下意识的自然吸收,在不自觉的过程中掌握语言规则,从而产生语感。目前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表明,青少年甚至成年人仍然有自然吸收语言的能力。第二个途径是有意识地学习和识记外语的各种习惯规则。我认为,下意识的自然吸收(习得)和有意识的学习是不可分割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偏废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会给外语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后果。实际上处于发育旺盛青春期的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儿童更为发达,有意识记和长时记忆也强于儿童,这正是他们加强有意识学习得有利条件,而无意识心理活动一直存在于人的一生当中,本来就可以也应该让其在外语学习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造成一种和谐、轻松、自然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排除心理障碍,在不知不觉中有意无意地把外语吸收进来。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应当重视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的速度和效率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例如塞里格所进行的一项以成人在课堂环境中学习语言为课题的研究就发现交往数量与学习者最后取得的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