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三溪夜航赛龙舟为闽独有乡土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三溪夜航赛龙舟为闽独有乡土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古龙舟日竞渡,独有三溪夜赛航”,几百年来,每年端午节前后,福建侨乡长乐市江田镇三溪村一直有夜赛龙舟的习俗,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相聚一起夜竞或观看龙舟赛,迎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这是福建独有乡土风情。

三溪村位于长乐市江田镇,亦名鼎溪,因屏山诸溪流会于石潭,成鼎足三分之势而得名,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上游称潼溪,下游析为北、南两溪,北溪又名祠堂溪,南溪又叫街当溪。这里风景优美,人文景观颇具特色。有诗赞曰:“列嶂如屏挂望中,流霞晚罩气熊熊。斑斓五色迷苍洞,盘郁千层拥碧穹。散绮遥连江练净,腾辉斜接日华红。溪山不数吴航胜,第一曾闻品晦翁。”

三溪开发历史可追溯至唐季,三溪潘姓始祖著作郎潘纲当年迁居至此。宋时,这里的经济文化相当发达,宋状元、宰相郑性之,签书枢密事高应松,监察御史潘文卿,太守潘斌,理学宗师朱熹等,或传学、或游观,或就学于此地。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潘氏子弟授业于朱熹,受其影响,连中进士者有10名。早在北宋祥符元年(1008年)潘循、潘衢兄弟同登进士;从第四代到第七代,曾出5个中丞,故有“二难进士,四叶中丞”之誉。在宋朝,仅潘姓一族就有59人考中进士。现尚留存许多唐、宋以来文物古迹,主要有天龙井、抟纱潭、九仙洞、皈愚洞、龙潭、钓鳌石和宋代苏舜元(字才翁)等摩崖题刻。“二难碑”横跨北溪、南溪的5座石桥,明代朝元观和陈省等摩崖题刻,潘文卿故居,紫阳阁遗址,明南昌知府庄维春故居,潘氏宗祠,“钟秀毓英”石碑坊及近百方散见于村间、庙内、桥边等珍贵碑刻,不胜枚举。

每逢端午节,总要在溪中竞渡龙舟,锣鼓喧天,颇为热闹。近年来,村庄进行了整修、绿化,保护和修复文物古迹。

三溪村有三条溪穿村而过,分别是潼溪、北溪和南溪,夜赛龙舟的是南溪。聪明的古人都有择水而居的传统,正因如此,才成就了许多水乡美景。三溪村也因水而生,因水而灵。“自古龙舟日竞渡,独有三溪夜赛航”,几百年来,长乐江田镇三溪村一直保存着独有的夜赛龙舟的习俗, 于是,端午去三溪看龙舟,也就成了端午一道靓丽的风景。每到端午,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相聚一起夜竞龙舟,迎接端午节。

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在三溪龙舟航道的尽头,是孩子们游泳戏水的乐园。村里的老人说,要划龙舟,首先要学会游泳,他们小时候就是在这里学习游泳的。

现在大部分三溪人已经搬了新家,在百年前,三溪两岸该是多么的繁华。碧水蓝天,龙舟划过,再加上流水而建的石屋,蓦然间,竟有到了水上威尼斯的感觉。临水小屋,在端午时节,凭窗而坐,好一个悠闲的乡村生活。

端午节前后晚上,南溪两岸灯火通明,两岸及桥上人潮涌动,龙舟在溪面上来回穿梭,随着鼓声、锣声响起,一时间,吆喝声、欢呼声、加油声、烟花爆竹声,响彻夜空,热闹非凡。

三溪夜渡龙舟的习俗由来已久。龙舟不稀奇,与众不同的是三溪划龙舟是在傍晚以后进入高潮的。

据介绍,古时村人白天要辛苦劳作,到了晚上才有闲情,于是白天外出劳作赶不上龙舟赛的人,傍晚一收工就乘着暮色挑灯竞渡。为了便于夜间龙舟竞渡,现在沿溪安装了大灯和彩灯,晚上的“加时赛”越赛越长,有时甚至到了21点多,比白天还热闹。全村男女老少聚集在这里,有的在河道里竞渡龙舟,有的在观赛。每年端午节三溪村都能吸引数千名外地游客前来。三溪龙舟上有的是男子汉,有的是女子,有的男女混合,有的大人带着小孩……男女老幼齐上阵。

每年农历四月初一,就擂鼓开“殿门”,祭香官神,开始造船。到了端午时节,夜幕降临,月挂柳梢,波光荡漾的河面上倒映着两岸民居的灯火,四处鼓声咚咚,呐喊声声,打破了夜的宁静。数十艘龙舟来回竞渡,南溪两岸的五座桥上挤满了热情的观众,大家争相观看精彩的龙舟赛,场面颇为壮观。船来舟往中,加油声、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这样的场景,在国内是难得一见的。

端午划龙舟是福建沿海一带的习俗,因地制宜,有的是在海边,有的是在宽阔的江面上,像三溪这种狭窄的内河溪面上划龙舟确不多见。正因了这小溪,划龙舟真正成了群众的狂欢。

专业的选手可以在这里展示力量,速度与激情。游客也可以穿上救生衣,享受下观众的呐喊加油声,甚至小朋友们也可以从小抓起,在龙舟上体会中国的传统习俗。

三溪以其山水交融、自然奇秀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造就了文化品位较高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很大。近年来,历史文化名村管委会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山上的摩崖题刻不再被人开采,并在山坡溪畔植树绿化和防止溪流遭受污染。目前已经疏浚南北双溪河道,游客可以划龙舟从水上进入景区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