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教学中朗读感悟能力的培养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教学中朗读感悟能力的培养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语文是一门重视理解能力的学科,对文章感悟能力的高低是语文学习是否顺利的关键。而朗读能力通常和文章的感悟能力有着直接关系,朗读能力比较强,相应地对文章的感悟就会比较准确和深刻。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提高其朗读能力,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感悟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5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1-0040-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注重情感体验教学,并且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感是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好的学生理解能力也一定很强。而培养语感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朗读。朗读作为一种基本的学习形式,它的具体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朗读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当然,这只是它最表面最浅显的一层含义。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要求就不仅仅是让他们清晰响亮地读出文章。新课程标准指出,“朗读时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这不仅体现了一个学生的语言理解感悟能力,同时也是朗读意义的最高层次的表现。要真正在语文学习中运用好朗读,发挥朗读的最大功效,有必要搞清楚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一、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和意义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部分,语文课作为学习汉语的一种最基本形式,对于处在启蒙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听、说、读、写任何一项在这个阶段都显得十分重要。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目前的语文教学出现了只重视书写而忽视其他三种学习形式的现象,导致许多学生书写能力很强,但口语表达能力太弱。有的老师认为口语表达能力跟考试没有关系,只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足够,再加上书写比较规范流畅,考试就能拿到高分。这还是应试教育下的传统思想。就单纯拿考试来讲,具备这些条件的确可以使学生取得好成绩,但是老师们却忽视了朗读在学生理解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朗读在小学语文上很常见,我们经常听到早晨校园里书声琅琅,语文课上也会有学生齐读、个人读、分组读等各种朗读形式。朗读不但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还可以增加语言的积累,充实个人的文化底蕴。朗读能力对文章的理解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要真正将朗读的意义发挥到最大程度,对于目前语文学科的教育来说还是一个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

朗读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提高他们对文章的感悟能力,要达到这一点就有必要要求学生做到有效朗读。有效朗读就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有声阅读,深入地理解语言内在的含义,可以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心情,如身临其境一般。这对于理解能力还欠缺的小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怎样去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呢?根据一些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我们的研究实验,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 让学生自由朗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朗读是学习一篇课文时最开始的一个环节,老师们有的习惯自己先给学生范读一遍,有的喜欢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在这里笔者提倡第二种方法,原因有很多。首先,自由朗读是老师信任学生的一种表现。老师把自主学习的权利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在自由朗读中学习生字词,初步理解文章大意和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自由朗读时,还可以强化学生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用学生自己觉得恰当的语速和感情去朗读。其次,自由朗读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很多情况下,学生朗读课文的特点都和老师十分相似。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老师朗读时的一些语气、表情还有节奏感,他们会牢记在心,觉得这就是最正确的朗读方式。于是单纯地模仿,导致学生总是依赖老师,而缺乏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而自由朗读时需要自己把握文章,对朗读技巧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2. 努力夯实语言文字基础

小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还太薄弱,想要顺利地自由朗读,就需要他们具备足够的识字量和正确的普通话语音。对于部分农村地区的小学生来说,有的家乡话还没有完全和普通话区分开,常常在朗读时一会儿用普通话,一会儿变成了家乡话,弄得老师哭笑不得。语言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无法避免的,有时候不单单是语调,有些方言的发音和普通话也有很大的差别。比如有些方言zhi、chi、shi和zi、ci、si常常读混,n和l区分不了。老师尤其需要注意加强对学生普通话的训练,尽量帮助他们纠正误读,除此之外还要让他们做到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唱读、不颠倒,能读出儿化韵和轻声等。

3. 朗读形式多样化

只有具备了朗读的最基本条件,才可以继续将朗读进行下去,实现朗读的其他功能。而朗读除了教师范读和学生自由读之外,还有其他许多形式,比如小组读、分角色读、比较读、领读、轮读、配乐朗读等。方式越新颖独特,越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文章题材,选取不同的朗读形式。比如小说、故事性强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及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把握人物的形象特点和心理特征,使语气与表情动作和人物贴合起来,在好玩的角色扮演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提高了自己的朗读能力。如果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或者诗歌,教师可以根据其中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曲目作为配景音乐,让学生在舒缓、轻快或者激昂的乐音中体会景色的优美和壮丽。领读一般是由一名或者几名学生带领大家一块读,具有一定的榜样和示范作用。这种方法在运用时,需要教师注意:避免每次都叫固定的几名学生领读,也可以鼓励其他平时可能不擅长朗读的学生自告奋勇带领大家朗读,而且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们自愿带领同学朗读的勇气和热情,既可以让学生敢于表现自己,又提高了朗读水平。

4. 组织各种各样的朗读活动或比赛

新课程改革后学生的校园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各种各样有趣的比赛、兴趣活动、社团活动渐渐进入了校园。学校和老师们可以适当组织一些小型活动,比如举办“故事大王”“儿歌朗诵能手”“我是小小演员”等比赛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活动,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在不断地训练中体会朗读的乐趣,提升朗读水平。在朗读兴趣小组里,学生可以和有相同爱好的伙伴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自由交流彼此的心得,大家可以共同合作参加校内组织的朗诵比赛或者更大型的省级比赛和国家比赛,当然也可以为学校的节日准备节目。

5. 不断积累生活经验,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朗读时要做到充分理解文章的内涵,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基础。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内容,跟生活还是息息相关的。比如描写春天、秋天的景象,如果学生从来没有留心或者注意过每个季节到来时周围景色和事物的特点以及大地的变化,就不会对文章描写的内容感同身受。“秋姑娘是一个魔法师,她把树叶变成了一只只在天空盘旋的金色蝴蝶”,见过并且留意过秋天树叶变黄,被秋风吹散在天空、飘落在大地上的学生,一定可以理解这句话中对秋天和树叶的拟人化的描写。如果他感受到了诗歌语言的优美,在朗读时自然就会投入感情,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以及对秋天的喜爱抒发得淋漓尽致。

还有一种情况是课文中的内容学生并没有见过,这在小学语文课本上也是很常见的,比如海上日出、大兴安岭、钱塘江大潮等等。学生从来没有见过这些壮丽的景象,有时候单凭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还不能够体会到其中的美妙。这时候,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增加经验。如何增加呢?随着科技教育产品的普及,多媒体在学校的使用也广泛起来,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有效的学习资源,用不同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比如班上的学生大部分都没有见过海上日出和钱塘江大潮,老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太阳渐渐露出海面的多组图片,或者播放一段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般感受潮来时波涛汹涌的壮丽景象。当学生对这些事物有了初步的感受之后再朗读课文,心情就会变得不一样,学生会从语言中体会到视频里的波澜壮阔,更深入地领悟到语言的魅力所在。

还有一些课文老师无法找到材料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就需要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力了。许多描写人物、事件的叙述文和小说,学生要把自己融入到文章的情景中去,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或者主人公的朋友,感觉自己好像钻进了书中,此刻就站在他们的身边。这不仅仅需要老师给予指导,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要学会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力丰富的人往往感情也比较充沛,只要想象力达到了,感情就会比较到位,朗读时对文章的感悟也会变得很准确。

三、结束语

语感是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好的学生理解能力也一定很强。而培养语感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朗读,所以朗读在语文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它作为一种最基本的学习形式,对于学生学习语文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小学语文课文一般都比较简单精练,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学生朗读。教师在把握好教材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对于语言的理解和语文成绩的提高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引进新的教学方式,与时俱进,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我们只有认真做好每一步,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感悟水平,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史定东.关于小学语文朗读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1(24).

[2]高珊.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建设,2012(02).

[3]陈鹏,刘阳.基于“标准”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朗读指导[J].课程教学研究,2013(11).

[4]黄爱民.浅谈语文朗读教学[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3).

[5]詹丹.论朗读的发展空间与语文教学的切入点[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

[6]齐敏,李维佳.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