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溪山琴况》中的“和”之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溪山琴况》中的“和”之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溪山琴况》是由明末清初的古琴家徐上瀛所著,是一部有关于古琴音乐方面的专著,全书分24况,是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有关音乐方面的论著,本文试图对24况中的“和”况进行简单论述和解析,从而品读这部著作中的“和”之美

关键词:《溪山琴况》 美学 和

一、溪山琴况概述

《溪山琴况》是由明末清初的古琴家徐上瀛所著,收于《大还阁琴谱》中,这部著作集中了历代琴学理论之精华,在我国音乐美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与理论研究价值,是一部十分重要的音乐类著作。这本著作里所说的“况”,我们可以理解为“况味”。书中详细对24况进行了分析与说明给后人的音乐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蓝本。将古琴这件古老的乐器的乐器特色、演奏法、技巧等方法做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二、“和”之内涵

在现存古籍中,最早谈到“和”的可以追溯到《尚书・尧典》,其中记载“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里面谈到了“八音”的协调,可以使“神”与人之间保持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和”乐的功用之一,是和原始宗教的天、神崇拜分不开的。

而在《溪山琴况》这部著作当中,开篇即写道“和”,原文:“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之为琴。其所首重者,和也。”

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稽考那些古代的圣人,他的心与天地自然相连通,他的品德使神与人都能和洽,他们为了调治自己的性情,并进而调治天下人的性情,于是创造了琴。而对于琴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和”。作者要表达的就是琴本身和音乐本体是为了人在自然中和谐的生活、人与天地神能够共同相处、社会中的人能够很好地协调好人与社会的关系。《溪山琴况》关于“和”的内涵又可分为四种,即声和、弦和、意和、心性和。

(一)声和之况味

我们从“和”况可以看到,其中主要讲的是“声和”。琴家徐上瀛言:“和的开始,必须先要正调品弦、然后循徽叶声,识辨之在指,审之在听,此所谓以和感,以和应也。音乐要想声音和谐,一定要先把琴弦都调准,然后依据徽位来调节各弦的音高,使得各弦的声音互相和谐,并且用指法来辨别,用耳朵来区分音是否和谐。这说明了如果要“声和”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靠手指的技术,二是靠人的听觉。

(二)弦和之况味

文中讲到的弦和,主要分了4步,包括按和、散和、泛和还有散泛按相参这四个步骤。原文中这样讲到:“论和以散和为上,按和为次。散和者,不按而调。右指控弦,迭为宾主,刚柔相济,损益相加,是谓至和。”

要谈论到调弦之“和”,最好是采用“散和”的方法,“散和“就是散音,是指左手不按弦,而调弦只靠右手的弹拨,根据音程关系先调主弦,以各弦音高交替作为参照标准,并调整手指触弦部位,在音色相近情况下调节各弦音高,这便是调弦之“和”的最高境界。

“按和者,左按右抚,以九应律,以十应吕,而音乃和于徽矣。”按和,这里说的是左手按弦,右手弹弦,调节各弦九徽十徽上的按音高低,使之应于乐律,这样使得各弦音高合于徽位。

“设按有不齐,徽有不准,得和之似,而非真和,必以泛音辨之。”如果不能按准徽位,那只能接近应和,而不是真正的和,必须得使用泛音来进行分辨和调节。这便是第三种使得弦和的步骤,泛和。

“如泛尚未和,则又按复调,一按一泛,互相参究,而弦始有真和。”这里讲到了第四个步骤,在泛音调弦后,然后再使用按音调弦,一按一泛损益相加,就可以将各弦的音调到和谐与完美,由此弦所发出的声音才会真正达到“和”。

(三)意合之况味

在原文中,琴家徐上瀛言:“吾复求其所以和者三:曰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而和至矣。”说明了可以达到至高的和谐境界的三种方法,即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这里的“合“与前面所提到的“和”有所不同,“合”为契合、符合。在演奏中需要心与手合,人与琴合。要做到弦与指合,就得在演奏时注意方向与手指触弦的力度,使得手指与弦如胶似漆;指与音合,要求演奏着需了解乐曲的内部结构,如节奏、旋律、韵味等,这样在弹奏时才能实现指与音合;音与意合,在音乐进行的表达上,意首先要早于音的表达,在实际的弹奏进行中,必须用意来带音,这样方可合乎其道。

(四)心和之况味

在“和况”中最后说到了“心和”,“蔼然醉心,太和鼓畅,心手自知,未可一二而为言也。太音希声,古道难复,不以性情中和相遇,而以为是技也。”心和最关键的又在于审美主体性情的修养,要以中正平和的性情状态对待弹琴,这样方可进入“和”之境,但是要只把这些视作仅仅是弹奏技术上的事情,时间越久琴道也会逐渐失传,就会与传统相悖。

三、“和”之美

“和”在中国音乐美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在《溪山琴况》中,“和况”也作为开篇并总领全文,在中国古代思想和文艺范畴体系里,“和”具有元范畴的地位,这就意味着宇宙间和人世间的万事万物和谐相生。在《中庸》中,这样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也体现了儒家美学思想的中心地位。

“和”况在《溪山琴况》这部著作当中,不仅仅只是一个独立的审美范畴,同时是琴乐意境的一种表现形式,《溪山琴况》中所谓的“和”,不仅只是琴家对琴曲意境的认识,而是讲到了有关于古琴的各个方面,其中包含了乐曲的格调、演奏时的技巧、音乐的形式、风格、表现内容和乐曲意境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最终做到琴、琴人、琴曲和合为一,最终将它们融为一个整体。

参考文献:

[1]王耀珠.G山琴况探赜[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2]孙佳宾.《G山琴况》音乐美学思想研究[J].中国音乐,19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