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李陵碑”与周边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李陵碑”与周边生态环境变迁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李陵碑”是明代的一座墩台,实名泛沙泉墩。20世纪70年代以来,“李陵碑”发生较大变化,由柱体坍塌为圆形土丘状。“李陵碑”的变化与周边环境变迁密切相关,其根本原因是近几十年来人类对自然的影响。

[关键词]“李陵碑”;泛沙泉墩;环境变迁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22-0042-02

一、“李陵碑”的由来

“李陵碑”位于嘉峪关市新城镇泥沟村西北的新城草湖东缘,南距泥沟村3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39 °55 '59",东经98 °29′ 17.7″,高程1435米。1989年1月17日,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陵碑”实为泛沙泉墩,是明代的一座墩台。据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李应魁撰写的《肃镇华夷志》记载:“泛沙泉墩,亦去城(肃州城)四十五里。先年无墩,此处有沙湾,藏虏常截哨马墩军。嘉靖三十五年(1556),兵备陈其学添筑,今虏或不能掩伏,而望亦为之近便矣。”①就是说,此墩台修筑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是防御蒙古骑兵的。清乾隆二年(1737)黄文炜撰写的《重修肃州新志》记载:“泛沙泉墩,亦去城(肃州城)四十五里。先年无墩,此处有沙湾藏虏,因添筑此,虏不能伏,而望近便。”②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吴人寿、何衍庆撰写的《肃州新志》记载:“泛沙泉墩,离城西北六十里。先本无墩,因有沙窝常藏贼虏,添筑此墩,望甚便,虏遂不能藏。”③三志记述相差无几,后志多袭用前志记述,查“李陵碑”地理位置与地貌,与志载泛沙泉墩相符。杨惠福先生在《遗址新考》一文中亦认为“李陵碑”为泛沙泉墩,④不同的是他认为泛沙泉墩是清代初期新添筑的,有待进一步商榷。

后人附会说,汉武帝时骑都尉李陵率军由肃州北出居延海抗击匈奴,大获全胜,班师凯旋过酒泉,见新城一带水草茂密,四面沙丘回护,是屯兵休憩的好地方,便下令在此驻扎。李陵为表征战匈奴的功绩,便命令将士夯筑了一座黄土墩台,刻字勒石,立于墩台之上,遂称之为“李陵碑”。

泛沙泉墩之所以称为“李陵碑”,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此墩受水影响大,夯土松散,且处于风口之中,风蚀严重,其形状远望如碑体;二是此墩筑在高出水草的一块台地上,墩体斜而不倒,早年人又无法靠近,有神秘色彩;⑤三是李陵为汉代名将,其与匈奴苦战而败降的故事,负载着文学、民族、历史以及人性的多种内涵,千百年来家喻户晓,脍炙人口。李陵曾率丹阳郡的楚兵5000名,在酒泉郡一带教练射术,人们便把与李陵故事稍能沾边的文物古迹都称之为“李陵碑”。

二、“李陵碑”与周边环境变迁

20世纪70年代,“李陵碑”保存尚且完好。1972年,嘉峪关文物工作者对“李陵碑”进行了第一次调查。当时,“李陵碑”位于新城草湖东段居中处的台地上,台地四周较低,生长着茂密的芦苇草,东、南两面尚有湖水。四周有围墙迹痕,东西长约54米,南北长约 50米。碑基大体呈圆形,黄土夯筑,南北长约12米,东西长约10米,高约2.8米。碑身为一土墩,向南倾斜,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5米,南北宽约2米,东西厚约1.2米,高4米。土墩四角均存木,夯层之间尚存芨芨草绳,地面散落近代瓷片。

1985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对“李陵碑”进行了全面调查。此时,“李陵碑”四周湖水环绕,水中生长着茂密的芦苇草。碑向东南倾斜,夯层厚0.12米,高3.8米,四周围墙迹痕、木和芨芨草绳等遗物无存。

1989年4月16日,因风蚀和酥碱作用,碑体倒塌。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对“李陵碑”又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这时“李陵碑”四周湖水干涸,黄沙土,10米开外生长有芦苇,东面有一条东西向的便道,仅存圆形土丘状碑基,碑基夯层厚0.12~0.15米,高3.8米,直径11米,周长36.2米。

其实,所谓“李陵碑”碑体是经风雨侵蚀后残存的泛沙泉墩墩台上部,碑基则是泛沙泉墩墩台下部及上部坍塌后的堆积物,四周围墙迹痕为墩台城障遗址。由于明代此地为北虏潜伏之处,泛沙泉墩对望、警戒新城草湖敌情具有重要作用,成为嘉峪关关城东北烽燧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变迁原因分析

“李陵碑”随周边生态环境的变迁而变化。明代设置墩台的地方多是位置显要的高地,这样便于望。嘉靖三十五年(1556),肃州兵备道副使陈其学修筑墩台时,选择这一地方应是高出周边的一块台地,墩台附近有水源形成湖面,湖边水草茂盛,适宜放牧军马,但离墩台有一定距离,并未环绕墩台,因为没有建于水中的墩台,夯土结构经受不住水的浸泡。志书记载此处多沙湾,这与明代已有的泛沙泉墩的名字相符。明清时期,新城一带人口稀少,人类活动的影响微乎其微,植被保存较好,流沙推进缓慢,自然环境变化不大,对墩台的影响主要是风蚀。

20世纪50年代地质普查时,“李陵碑”周边生态环境仍处于原生态,湖面面积尚有数十平方公里,一望无际,湖中鱼类众多,湖面活动有野鸭和各种水鸟,岸边长着茂密的芦苇、冰草等植物。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周边环境状况开始改变。由于高出生率和大量移民的迁入,新城农村人口激增,农业生产活动和农民日常生活开始影响环境,大量滩涂被辟为耕地,防风固沙的红柳、梭梭被大量砍伐,植被遭到破坏,由于灌溉农田和生活用水开凿了许多机井,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枯竭,湖面萎缩,流沙入侵。草湖西北4公里处的北山海拔较低且有一处缺口,常年盛行的西北风把沙子吹向草湖,在植被破坏的状况下,流沙向湖面推移,侵占湖面西北部,使湖水东移,逐渐形成湖水环绕“李陵碑”的情形。由于湖水的侵蚀,在酥碱、冻融、风蚀作用下,碑体倒塌。

进入20世纪90年代,嘉峪关市工农业快速发展,人口增多,城区面积扩大,工厂大量涌现,农业用地进一步扩增,城市绿化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工厂用水、农业用水需求量大,城市和农村过量开采地下水,致使地下水位进一步下降。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嘉峪关市地下水位下降了60多米,草湖湖面进一步萎缩,沙侵更加严重,环绕“李陵碑”的湖水消退,露出沙土,出现流动沙丘。

2000年后,嘉峪关市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恢复“李陵碑”周边生态环境。首先,在市区建成东湖、南湖等10余座水库,引讨赖河水入库,减少了地下水的开采。在草湖建成了一座总库容达70.31万平方米的拱北梁水库,兼具灌溉、生态维护功能。其次,2002年3月,开始实施新城草湖湿地保护项目,对现有的梭梭、红柳、白刺等珍贵天然荒漠植被加以保护,建设隔离围栏对天然草场进行封育,在草湖建设以灌木为主,乔、灌、草结合的防风固沙林,利用现有湖水建设湿地保护示范区,加大对珍稀动物资源的保护,建立湿地保护管理站,定期巡逻、监测,严禁采伐、开荒。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流沙的扩张与侵袭,保护了草湖湿地水草资源,“李陵碑”周围生态环境得以逐渐恢复。现在,东边是便道,其余三面均为湿地,伴生芦苇、冰草等植物。虽不能与20世纪前期相比,但“李陵碑”周边生态环境已有很大改善。

[注 释]

①明・李应魁撰,高启安、邰惠莉点校:《肃镇华夷志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9页。

②清・黄文炜:《重修肃州新志》,酒泉县博物馆翻印于1984年,第228页。

③清・吴人寿、何衍庆撰,吴生贵、王世雄等点校:《肃州新志校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18页。

④⑤杨惠福:《遗址新考》,政协甘肃省嘉峪关市委员会编委会编:《嘉峪关文史资料(第一辑)》,酒泉市印刷厂199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