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欲达全民慈善,政府须退出募捐市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欲达全民慈善,政府须退出募捐市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慈善真正的力量来自平民,这一点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证明,但我们目前的平民慈善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离全民慈善的目标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接下来让我们从参与主体、捐助数额、参与意愿及捐赠方式等几方面来看一下目前我们平民慈善的现状。

首先,如果刨除企业家捐赠,我们普通公众人均捐赠还不足2元。据民政部的《2012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社会捐款和个人捐款中,约九成为企业家捐赠,工薪阶层、大学生、军人、农民、个体户等普通公众捐款22.83亿元,平民人均捐赠每年仅为1.76元。最近这两年这个数字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其次,完全出于自愿捐赠的用户不足3成。据《中国青年报》2010年曾经搞过的调查显示,“总是”出于自愿的人仅占28.4%。“单位组织”仍是公众捐款第一驱动力,五成的人选择此项。

另外,网络捐赠平台的空间还未被完全开发。大家都感觉现在网络捐赠很发达了,或者网络捐赠很方便,据《中国网络捐赠研究报告》显示,截止到2013年9月10日中国网络捐赠平台共筹资了5.2亿元,其中,腾讯网络捐款平台共1600万人捐赠,这一数字应该仅占其活跃用户的2%左右,应该说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除此之外,我们定额捐赠的捐赠人数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距甚远。定额捐赠这个概念对中国公众还比较生疏,主要形式就是月捐。我个人认为是否有定期捐赠习惯是评价慈善事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香港地区,参与月捐的人数在七十万左右,占香港总人口数量的10%。而在英国,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捐赠人有定期捐赠的习惯。我们知道现在国内主要有腾讯、壹基金、中国扶贫基金年会和其他少数几个机构在做月捐,估计加在一起有效月捐赠人不会超过三十万,而且目前月捐数额多以10元为主。

实现全民慈善需要有三个变化:第一是参与主体,由企业、企业家和名人等捐赠为主,转化为我们身边每一个人捐赠为主。第二是参与意愿,由被组织的、被动的捐赠,转化为自发自愿的捐赠、快乐的捐赠。第三是捐赠方式,由有灾有难时的一次性捐赠,应该转变为常态定期捐赠,使捐款变为一种习惯。

欲达全民慈善,政府退出募捐市场。限制行政募捐这种扼杀公众捐赠热情的募捐方式。开放公募资格让更多的公益机构有公募的资质。让公众自发自愿地捐赠,保护大家的捐赠积极性。据调查80%人在“汶川地震”及之后都捐过款,但在“被捐款”之后体验不好,也不知道资金去向,缺少进行持续捐助的动力,就不会有第二次捐赠了。虽然政府退出募捐市场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但是执行起来还需要一个过程。

此外,促进全民慈善还有以下四点建议。

第一,要有专业人才培养。一方面鼓励高校开设慈善方面的相关专业,另一方面改善待遇,特别是取消两倍平均工资的限制。第二,加强培育公众慈善理念和文化。促进社会形成踊跃捐赠,定期捐赠的氛围,引导公众接受公益慈善是有成本的,筹款也是有成本的。同时引导公众跳出传统慈善的救济施舍模式。争取能在中小学课本中加入全民慈善理念相关课程。第三,公益机构要推出适合大众参与的公益慈善项目。力求做到:资金使用透明、参与便捷、捐赠低门槛、体验与互动性强。同时,争取与企业创造出更多消费即慈善型项目。最后,公益机构,特别是公募基金会要有推动全民慈善的责任意识,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例如:项目设计与管理、捐赠服务与反馈、信息化建设与透明,特别是要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