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认知行为治疗与康复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认知行为治疗与康复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评估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治疗(CBT)与康复训练的效果。 方法 于2014年5月选择45例愿意参加康复训练与CBT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与之相匹配的条件选择45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照组。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BT和康复治疗;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期为6个月。以健康状况评定问卷(SF-36)和住院患者康复疗效量表(IPROS)为研究工具。 结果 在研究结束时,研究组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与健康变化各项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康复训练;认知行为治疗;健康状况评定问卷;住院患者康复疗效量表

[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3(a)-005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ocial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and cognitive behavior treatment in the schizophrenia inpatients with medication. Methods In May 2014,there were 90 schizophrenia inpatients with medication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n=45) and the control group(n=45).The study group was taken social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and cognitive behavior treatment(CBT),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aken health education.After 6 months,the Health Status Questionnaire(SF-36) and IPROS were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health status and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Results At the end of the study,the scores of physical function,role-physical,social function,role-emotion,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P

[Key words] Schizophrenia;Rehabilitation;Cognitive behavior treatment;SF-36;IPROS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程迁延,具有思维、情感、认知、意志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常有反复发作和社会功能减退,当今以控制病情复发、促进社会功能改善为治疗目标。有报道指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治疗(CBT)和康复治疗[1-4]能有效改善其社会功能。近年来,我院加大住院患者的康复治疗工作,取得较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住院的精神障碍患者,入组标准:①满足ICD-10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③患者同意接受CBT与康复训练活动;④住院时间>3个月,目前症状大部分缓解,适合参加康复活动者。于2014年5月将45名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纳入研究组,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28~54岁,平均(36±3.84)岁。文化程度:小学8例、初中16例、高中15例、大学6例。按匹配条件选择45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列入对照组,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26~53岁,平均(35±5.46)岁。文化程度:小学6例、初中18例、高中16例、大学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项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入组成员均得到家属或监护人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CBT治疗 CBT包括集体治疗和分组讨论两部分,在集体治疗时由精神科临床医生介绍精神分裂症常见症状表现、药物干预的必要性、预防复发的关键措施、康复治疗的意义及方法等。分组讨论时分享康复心得体会和治疗经历,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和发言。CBT由高年资医师承担。前4周每周1次,第5周起2周1次。40~50 min/次。

1.2.2 康复治疗 两组对象在继续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接受不同的干预,研究组给予系统的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依据我院康复治疗部目前正在开展的康复训练项目并结合其个人兴趣爱好分别编入日间活动中心、手工编织治疗组、体疗组、养殖治疗组,每周安排5 d,上午2.5 h、下午2.0 h,并安排参加康复治疗分享会,展示书法作品等活动,康复患者在这些活动中介绍自己的书画作品和手工编织产品,集体活动每月1~2次。

对照组患者不参加上述活动,但可以在科室自主观看电视、阅览图书和报纸,参加集体体操活动。

观察期为6个月,在研究初始、6个月末时应用研究量表评定,评分人员均为接受过培训有评定经验的治疗师。

1.3 评定工具

1.3.1 住院患者康复疗效量表(IPROS) IPROS有36个项目,5个分量表,每项按5级评分,0分为正常,1分为轻度损害,2分为中度损害,3分为较重程度损害,4分为重度损害。

1.3.2 健康状况评定问卷(SF-36) SF-36可以用于评价生活质量的多个方面,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和健康变化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F-36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一般健康状况、精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6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IPROS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IPR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在工疗能力、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卫生能力、关心和兴趣、总分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

3 讨论

近年来CBT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作用受到重视,认为CBT可使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客观地认识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并进而改善人际关系和适应社会能力[5-11]。本研究结果显示,分裂症患者经CBT后其社会功能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及自身前后比较均有良好效果。在传统的观念中,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多习惯于药物治疗,而忽视非药物性治疗,不可否认对于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确实具有其他治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可有效地控制患者,但在非急性期,单一药物治疗难以胜任工作需求,因在非急性期患者的主要矛盾已不在是幻觉、妄想、激越等精神病性症状,而转变为可能因药物不良反应,或是对于疾病的认识不足而带来的终止治疗,并最终导致病情复发,加重病情,为有效治疗带来更大困难。为此,CBT就显得尤为重要,因其可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预防复发,提升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是非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的重要形式,改善患者的社会适应性,提高社会功能是其他治疗方法所不能解决的。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住院患者IPR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相关研究[12-14]结果类似,表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职业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工作能力、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过程中存在着重医疗、轻管理的倾向,在病情复发或加重时送医院治疗,而患者出院后忽视日常的监管,这是一个误区,应加强非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管理,安排其参加康复训练,参加CBT活动,提高其对长期维持治疗必要性的认识,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精神分裂症患者最终是以回归社会为目标,社区的现实生活环境毕竟与医院有所差别,如何将医院治疗继续向社区延伸,使两者有机衔接仍是今后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美国等西方国家实施缩短住院疗程,尽可能使患者不脱离现实生活环境的做法可延缓衰退、保持社会功能,具有积极的意义。香港地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鼓励与支持社会资本开展精神障碍者的康复工作,将精神病患者的康复、管理结合起来,效果较好,值得借鉴[15]。

综上所述,CBT与康复训练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重要手段,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沈秀萍,虞祥娟,张咏庆.社会技能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22(16):2643-2644.

[2] 武爽,王城,王东升,等.系统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 21(3):328-330.

[3] 马云,李占江,徐小燕,等.认知行为治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随机单盲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1):801-807.

[4] 李嘉,邓晓苑,谢友许,等.认知行为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综合医学,2013,11(24):130-131.

[5] 周保慧,李春红.认知疗法配合药物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12(9):46-47.

[6] 邱玲玲,王健丰,吴迎春,等.认知行为治疗对女性手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5):15-17.

[7] 陆晶晶,茆正洪.认知行为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2014, 27(5):347-349.

[8] 赵淑芹,王剑英.认知行为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的对照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8):219-210.

[9] 马中子,张永珍,汪四美.认知行为治疗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评估[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16):17-19.

[10] 姚丰菊,朱性霞,秦志华.认知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 18(2):152-153.

[11] 蒋菊芳,魏金英,顾剑英,等.认知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5):294-295.

[12] 汤青平,张静,赖跟祥,等.药物治疗合并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师,2015,18(3):452-453,496.

[13] 周玲.康复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影响的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8):4-6.

[14] 许祖年,杨丽,招俊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职业康复训练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09,24(5):283-284.

[15] 朴轶峰,文明星,李秀环.香港精神障碍治疗康复体系简介[J].精神医学杂志,2012,25(2):144-146.

(收稿日期:2015-11-05 本文编辑:王红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