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价值链理论对煤炭企业的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价值链理论对煤炭企业的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价值链理论概述

价值链理论(迈克尔·波特,1985)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的,体现最多的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的行业价值链,即企业间的价值链;而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系也构成了企业内部的价值链。企业间和企业内部的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整个市场或者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了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用波特的话来说:“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由一连串企业内部物质与技术上的具体活动与利润所构成,当你和其他企业竞争时,其实是内部多项活动在进行竞争,而不是某一项活动的竞争。”波特的价值链理论道出了竞争优势产生的原因。

二、我国煤炭企业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煤炭企业现状

煤炭是“工业粮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随着实体经济的萎缩和信息产业的兴起,煤炭行业一度被认为是“夕阳产业”,然而自从2001年网络泡沫破灭和实业的兴起,煤炭作为我国的主力能源和稀缺资源被重新重视。

1.煤炭行业的战略分布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我国缺油富煤的能源赋存特点使得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绝对地位,因此2001年以来中央逐步重新重视煤炭工业,根据2009年2月5日闭幕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精神,国家能源局2009年给煤炭工业定的调子如下:“大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炭工业必须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抓好安全生产,促进煤炭运输新通道建设。”这符合从2006年下半年以来,中央一直推进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战略,把这条放在2009年国家能源局做好工作的第二条,反映了煤炭工业的地位。

2.处于市场波浪间的煤炭企业

众所周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冲击巨大,1998-2000年我国煤炭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既有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造成的历史包袱的因素,也有煤炭企业自身经营机制落后难以应付市场变化的原因。随着2000开始的经济复苏,以及煤炭行业通过关停并转进行的重组,煤炭市场逐渐回暖,企业经济效益开始上升,但是由于2007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煤炭需求激增,价格飞涨,到了2008年8月份达到高峰,此时焦煤已经突破2000元一吨的关口。但是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蔓延,从2008年10月份开始煤炭行业进入了振荡期,到2011年下半年随着国家对住房、汽车行业的严格调控,相关产业萎缩带来煤炭需求急剧下降,煤价开始急剧下跌,煤炭开始在港口积压,部分煤炭企业开始降薪或限产。

(二)我国煤炭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1-2008年这段时间,由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对能源需求的激增刺激了煤炭需求逐年增长,煤炭全行业经济效益也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然而“大好形势”掩盖了煤炭行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直到2008年末西方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副作用显现。

1.市场体制遗留的问题

首先是行业内部的市场化与行业外部非市场化的矛盾,这严重制约着煤炭价格形成和煤炭产业链延伸;其次是煤炭企业包袱沉重,一方面安全和环境支出庞大,另一方面其他不合理税负较多,如增值税抵扣较少和铁路建设基金;再次则是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不公平竞争,大中型企业在环境、安全以及员工福利保险上有必要的投入,同时还要执行国家政策而放弃一定的收益,而小煤矿由于监管不到位或者地方保护主义的原因根本不负担相关成本,频发的安全事故和劳动纠纷就说明了问题。

2.产业链延伸存在的问题

在资金支持方面,下游产业要达到一定的竞争力,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而这就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其次是技术和人才瓶颈问题,核心技术不在煤炭企业自己手中,都是受制于人的因素;再次是经营风险问题,作为行业进入者,对新行业的研判和竞争者态势把握不准。这些问题其实有一个重要的诱因,就是多数煤炭企业高层不愿意失去控制权而与其他行业巨头合作,自行进行产业链延伸。

3.煤炭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观念粗放的问题,“小煤窑”式的生产观念和“矿务局”式的管理观念仍然在部分领导和大部分员工心目中,比如煤炭企业“吃肥留瘦”的资源观,“能用就行”的技术观,“领导说了算”的决策观,“部门利益至上”的组织观等等;其次是生产和管理的效率低下,比如资源浪费严重,技术升级缓慢,安全与环境问题突出,企业管理部门膨胀等等;再次是煤炭企业大集团已经组建或者正在组建,但是由于重组多出于行政命令,组建后的集团面临整合的问题也是无法忽视的,不少煤炭企业虽然组成集团,但仍然采取“分灶吃饭”的半独立格局。

4.资源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煤炭企业属于采掘业,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比较大,虽然不如一些行业直接和明显,但是采空区、塌陷区以及矸石堆积等生产作业造成的环境问题,或者煤炭运输、就地转化造成的环境污染,如产业链延伸到下游发电或者电解铝行业,因此造成的“三废”问题,会在特定的区域形成环境热点。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我国大部分煤炭生产基地在西部,而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系统又是特别脆弱,加之当地人民生活较为贫困,因此这些地方的资源开采、环境保护和民生问题交织在一起,在网络发达舆论自由的当下,特别容易成为社会热点。

对于上述问题,问题一属于宏观层面问题,煤炭企业除了呼吁基本上无能为力,需要国家决策部门来协调;问题二属于中观层面问题,煤炭企业需要做出自身的努力乃至妥协;问题三纯属于企业管理层面的微观问题,煤炭企业完全可以自我掌控,而问题四则纯属一种外部性。因此如果要做到产业升级,必须在第二和第三个问题上下功夫,而价值链理论正好在这两个方面对我们有所启示,通过这本书,本人认为煤炭的主业重点在成本领先,而非煤产业重点是差异化,二者的核心是价值链。

三、煤炭产业价值链的优化与建设

煤炭具有两种特性:作为一种能源,具有稀缺性,同时它又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因此附加值较低。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如2001-2008年,在宏观经济形势的带动下,其稀缺性表现明显,反映在价格上就是一路冲高;但是如果进入衰退期,附加值低的特性就会表现出来,因为需求降低使得其稀缺性大大减弱,如同1998-2000年以及2008年10月份以后的情况。党的十七大以来,产业结构升级成为党和国家的总体经济战略,刚刚结束的十重申了这一点,作为基础工业的煤炭采掘业,必须根据这一部署做出战略调整,在微观层面就是对现有的价值链进行优化,而同时建设新的价值链。

(一)产业间的价值链优化

当前,煤炭企业已经普遍接受了价值链延长的理念,也都开始进行操作,主要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发展下游的电力和高耗能产业,属于水平多元化;一种是发展铁路、机械和港口等煤炭的服务行业,属于同心多元化。价值链的延长可以增加煤炭产品的附加值,抵消稀缺性减弱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能够降低企业集团内部的成本。

但是,煤炭企业面临上文提到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对于如何价值链延长的问题则是需要探讨的,根据本书波特的理论,相关行业中有一些领先者,煤炭企业自身是否具备进攻领先者的条件,由于我国与煤炭相关的产业壁垒很严重,不管是从技术上还是政策上,而煤炭企业自己作为一个行业的新进入者,必然要遇到上文提到的三个问题,因此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失败。所以,国内在价值链延长的欧洲模式(鲁尔集团)与主业突出的美国模式(皮博迪能源)中一直存在争议。我认为,中国的国情与欧洲和美国不同,欧洲的煤炭资源开采时间长逐渐面临枯竭,其能源已经以石油天然气为主,我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而且能源以煤炭为主;美国煤炭资源丰富,私人资本的市场竞争充分,市场集中度很高,而我国由于体制问题,市场发育不完善,企业数量众多,以国有资本的比例比较大。因此我们国家的煤炭企业不能纯走欧洲模式,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非煤产业,会削弱主业的竞争力;也不能纯走美国模式,专一经营煤炭,这样无助于解决经营风险、产业结构以及环境问题。

要解决我国现阶段价值链延长的问题,就应该从两方面入手:其一,吸取美国模式的经验,突出主业,发挥国有资本的优势,增加煤炭行业的集中度,通过规模经济达到成本领先,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这方面我国已经开始在省级起步,今后可以跨区域操作;其二,吸取欧洲模式的经验,根据自身条件延长煤炭产业链,并根据区位和煤种特点进行差异化。

对于产业价值链延长,鉴于煤炭企业跨行业经营的弱势,除了少数巨无霸企业,多数煤炭企业很难成为该行业市场领先者的对手,要获取经济效益,则应转变思维方式,用现代化的专业协作思想替代传统的“控制权”思想,控制权固然是重要,但是更应该看重实际的经济效益,主动与下游产业的领先者形成一种战略合作关系,如淮南煤业与宝钢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一种初级形式的卡特尔。

(二)企业内部价值链优化

根据波特论述的业务单元之间的关系,即企业内部价值链问题,这其实对煤炭企业来说,重要程度超过了行业间价值链,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因才是决定因素,煤炭企业的很多教训,归根结底是自身的问题。前文已论述,煤炭企业的管理观念总体上比较落后,特别是2001-2008年的繁荣阶段,反而迟滞了企业的改革,现在的经济衰退很可能又要变成一次改革的契机。

虽然很多煤炭企业通过信息化进行了所谓的业务流程再造(BPR),但是并不十分彻底,主要体现为对资源管理和技术升级的缺失。因为按照波特的理论,价值链是全方位和全过程的,从资源的购买开始就已经开始了价值活动,而对于资源企业这又十分重要,因为资源是天然的所以没有产品设计阶段,因此资源管理对于资源的优化和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传统上开采的“吃肥留瘦”则是极大浪费和短视的,同时资源的品质和赋存特点决定了以后的生产和销售,因此从这一点上国内煤炭企业做得还不够。对于技术升级,国内许多企业重视不够,总是认为能出煤够用就可以,但是如果系统考虑资源、环境和安全等诸多问题,新技术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随着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的推出,环保和安全的要求必然会越来越高,这是一个长远课题,煤炭企业必须重视,早一点着手,就会在将来煤炭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改变煤炭企业“傻大黑粗,污染危险”的恶劣形象方面占得先机。

值得一提的是煤炭企业的治理结构,离国资委推广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还有距离。从领导班子看,煤炭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还有浓厚的行政色彩,突出表现在董事长、董事和总经理之间的权责划分上,由于我国缺乏职业经理人队伍,所以主要领导层还是采用层层提拔任命机制,专业委员会的建设也比较落后,这些都是今后亟待规范和进行改革的重点;从企业集团角度看,重组后的煤炭企业仍然以“分灶吃饭”为主,可以说是“大矿务局套小矿务局”,具体企业职能组织机构也很难符合企业的价值链进程,亟待进行优化。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上层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这与整个国有资产管理机制改革是配套的,直接持股,公开招聘,建立职业经理人队伍是发展方向,同时应该根据煤炭企业的价值链来进行组织设计,增加必要的部门,裁减多余的部门,这样才能把企业内部的事情做好。

(三)环境价值链的建设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科学发展观理论以来,中央就特别重视生态环境问题,这是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目前经济处速发展阶段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的体现,党的十特别提出“美丽中国”的愿景,给整个煤炭行业出了一道现实的课题。

环境价值链的建设,首先是思想的准备,煤炭企业应该扭转过去“大干快上多出煤”的粗放经营模式,这一方面是优化内部价值链的需要,同时也是节能减排应对国际气候压力的战略需要;其次是资金上的准备,过去近10年的高速发展,使得煤炭企业积累了一定规模的资金,在维持必要生产规模的基础上,企业有实力进行环保投入;最后是技术上的准备,煤炭科研应该加大对环境科学和工程投入力度,特别是向欧洲老矿山环境改造经验学习,积极引进其先进的环保技术和经验。

有了这些条件,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外部行业价值链和内部管理价值链之外,建立起追求社会效益的环境价值链,煤炭企业在履行经济责任之外,也很好地履行了社会责任,两种责任的结合将新型和谐型矿山企业建设工作落到了实处。

四、小结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一直在强调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了,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又从战略高度重申了这一点。对煤炭产业而言,产业升级不是淘汰所谓“夕阳产业”,而是以与时俱进的方式让煤炭这样的传统行业永葆青春,要实现煤炭产业升级关键在于煤炭企业的发展,而就企业管理方面而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的本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优化和重构,让价值在行业间和企业内的流转更加顺畅,并与外部的生态环境达到和谐,这就是波特价值链理论对当前煤炭企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