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FDI对我国环境的负面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FDI对我国环境的负面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不断增大,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利用的fdi额度每年登上新高。FDI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但往往人们注重经济发展时,却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问题。文章基于环境因素对我国引进的FDI进行了分析,说明了FDI多集中在污染密集型行业的现状,另外用一个数量模型证明了FDI的额度与我国污染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额成正比的关系,从而指出FDI对我国环境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需要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实现协调发展。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环境保护 污染密集型产业

一、前言

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迅猛发展。200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达527.43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当年全球吸收FDI最多的国家。研究表明,FDI在资金积累、技术引进与创新、劳动就业等方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而随着全球范围内环境保护浪潮的兴起,国际直接投资与环境保护问题正日益得到国际社会、各国政府以及人民的关注,成为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鉴于我国引进FDI的快速发展和愈为突出的环境问题,本文对进入我国的FDI与环境的关系做出了探讨。

关于外商直接投资与污染行业转移问题,国外理论界有一个著名的假说――“污染避难所”的假说。该假说认为,由于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非常严格而导致跨国公司成本上升,出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跨国公司可能会把污染产品的生产活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因而资本也随之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Long and Siebert(1991)建立了一个包含两个国家、两种要素和一种产品的模型,来分析政府征收污染税对资本流动的影响。污染税的征收,降低了从事污染产品生产活动的企业的资本收益率,在利益驱动下,资本开始流向国外,直至两国资本收益率实现均等化为止。

Oates and Schwab(1998)建立的包括N个国家、三种要素(可自由流动的资本、不可流动的劳动和环境)以及一个非贸易品的模型,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然而,在实证研究方面,却很少有证据能够证明“污染避难所”假说。

曾凡银等(2004)认为:环境标准的变化使企业生产的外部成本发生变化,由此引起总成本梯度数量的变化,进而影响企业利润最大化。由于发展中国家环境标准相对较低,内在化的外部成本的增长率较小,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强,利润的增长率较高;相反,发达国家环境标准相对较高,外部成本的增长率较大,利润的增长率较小,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会将污染产业转移到环境规则较低的国家或地区。

直接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环境问题的研究文献不是很多。He Jie(2006)意识到了环境污染,FDI和三种决定污染排放量的经济因素的复杂性并建立了一个FDI和污染排放量之间的同步模型,运用了我国29个省份的SO2排放量的面板数据通过从FDI进入到其产生污染排放物进行动态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总资产每增加1%,SO2的排放量将增加0.098%。研究同时指出,尽管外商投资企业治理污染的效率相对较高,但是我国近年来愈加严格的关于环境保护规制的法规却非常有限的限制了FDI的涌入。

关于废气排放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文献还有,沙文兵,石涛(2005)基于中国30个省1999-2004年度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一个经济计量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进行了测度。其计量结果表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负面效应:就全国总体情况而言,三资工业企业总资产每增加1%,工业废气排放量增加0.358%。

另外,杨海生等(2005)根据1990至2002年我国30个省(市、区)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和环境相关数据,从定性和定量角度探讨贸易、外商投资对我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影响,认为贸易对我国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没有直接影响,而外商直接投资与污染物排放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此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环境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的结论。这也是本文作者基于学者们的研究想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二、FDI对我国环境的负面影响分析

下面,本文将从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污染密集型行业的分布状况以及FDI和污染密集型产品出口量之间的关系作出分析,以研究FDI对我国环境质量的负面影响。

1、FDI在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分布情况

污染密集型产业(Pollution-Intensive Industries ,PIIs)一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若不加以治理会直接或者间接产生大量污染物(这些污染物通常符合1989年《巴塞尔国际公约》规定的定义和特征)的那些产业,这些污染物对人类,动植物生命或者健康有害,促使环境恶化,影响生态质量。根据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定义,污染密集型产业(PIIs)在我国应包括:煤炭采选业;石油开采、加工、炼焦等石油化工;黑色金属采矿业、冶炼;有色金属采选、冶炼;某些非金属矿采选业及部分非金属矿物制品;食品加工业中的植物油加工业、制糖业;食品制造业中的发酵制品业、罐头食品制造业、调味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中的酒精及饮料酒制造业;纺织印染业;制鞋业(不包括布鞋);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火力发电业等。

据对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的分析,在来华投资的312万家外商投资企业中,投资于污染密集行业的多达16998家,工业总产值4153亿元,从业人员295.5万人,分别占全国工业企业相应总指标的0.23%,5.05%和2.01%,占三资工业企业相应指标的30%左右。投资于严重污染密集行业(如纺织印染、造纸业、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开采、加工、炼焦等)的7487家,工业总产值1984亿元,从业人员118.6万人,分别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指标的0.10%、2.41%和0.81%,占三资工业企业相应指标的13%左右,占污染密集行业相应指标的40%以上。这表明污染密集行业,特别是高度污染密集行业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领域。

近年来,外资在我国污染密集型行业所占的份额进一步扩大。如表1所示,1996年以来,在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等十二个主要污染密集型行业中,外资工业企业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增加值和总资产的份额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造纸、石油加工及炼焦、非金属矿物制品、化纤、橡胶、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等严重污染密集型行业,外资企业所占份额急剧上升。造纸及纸制品行业中,外资企业所占增加值份额从1996年的14.16%上升到2002年的33.21%,总资产份额也从20.99%上升到2004年的37.65%;石油加工及炼焦中,三资企业所占增加值份额从1996年的1.71%增至2002年的10.69%,总资产份额从1996年的4.76%上升到2004年的12.69%;其他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增幅也可从表1中窥见一斑。

以上对于FDI在我国污染密集型行业分布情况的分析,只是定性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生态环境影响的初步证据。下面将运用定量的经济计量学的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环境负面影响进行测度。

2、FDI在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分布情况

我国目前尚没有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污染排放量的统计数据。但是已经有许多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证明,FDI与我国的出口贸易额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污染密集型行业的贸易出口量又是与污染排放量紧密相关的,在污染治理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PIIs行业出口额与排污量是呈正比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考察FDI与污染密集型行业出口额与FDI的关系来分析FDI与我国污染排放量的关系。

在污染密集型行业中,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机械及运输设备这四个行业中很多细分部门都属于比较典型的污染密集型产业(PIIs),同时,这四个行业也是FDI在华投资的主要行业。因此,本文选择这四个PIIs行业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表2反映了这四个PIIs从1998年到2005年出口额的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6整理计算而得。)

为进一步研究FDI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将1998-2005年的FDI值与本文研究的四种PIIs出口贸易额列成表3。

绘制两者的散点图如图1所示,分别用线性、乘幂、指数趋势拟合。

目前的比较有限的数据使得这三种拟合效果区别不大,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可以构造以下线性方程来拟合FDI量(F)和四种PIIs出口贸易额(T)的关系:

T=?琢+?茁F

对表3中的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见表4:

因此,关于FDI量(F)和四种PIIs出口贸易额(T)线性方程表达式为:

T=-6444.325+17.729F

并从其结果知显著性分别为0.009和0.002,可以认为存在相关性。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吸收的FDI每增加1亿美元,我国这四类含有众多污染密集型产业(PIIs)产品的出口贸易额就增加17.729亿美元。而这四类PIIs产品产量的不断增加,在治污技术和设备不变的条件下,必将伴随着更多的污染排放量。

由于缺乏FDI企业污染排放量和具体污染密集型细分PIIs出口额的数据,以上模型中仅仅将四个包含众多PIIs行业的出口贸易额作为研究对象,因而得到的系数?茁有所偏大,这是本文研究得一个局限性所在。但该模型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治污技术和设备不变的情况下,吸收FDI使我国产生了更多的污染排放,使环境恶化。

三、结论

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在污染密集型行业,这一点符合“污染避难所假说”,并且FDI与我国污染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额由正相关关系,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对我国工业污染上升的原因。必须认识到,FDI进入我国目的之一是想利用成本的差异,通过产业转移追求财富最大化。而一旦考虑到环境问题,把FDI和人民的健康以及对高质量环境的需求联系起来,FDI存在着诸多负面的影响。我们应该正确深市FDI对我国环境等方面的实际影响,把握并引导外资的流入,为实现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曾凡银、郭羽诞:绿色壁垒与污染产业转移成因及对策研究[J].财经研究,2004(4).

[2] 沙文兵、石涛: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J].世界经济研究,2006(6).

[3] 杨海生、贾佳: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3).

[4] 陈愈、吴建伟:对我国招商引资中污染产业转移问题应予关注[J].商业研究,2003(19).

[5] 谭晶荣、张德强:对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中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J].国际贸易问题,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