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朗溪竹板桥造纸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距彭水县城70公里的一处峡谷内,阿依河静静地流淌着,碧绿的河水引出了重庆的最美漂流地,也带出了隐藏在它边上的最原始的造纸术——朗溪竹板桥造纸。作为古法蔡伦造纸术在重庆为数不多的传承,朗溪竹板桥造纸已经默默传承了三百余年。
刘氏一脉传承三百年
相传蔡伦在改进造纸术的过程中,无论他怎么操作,造出来的纸张都极不均匀。有天夜里观音菩萨托梦来说,他的造纸术还差点“桦”,然后信手指了一处方向。于是,蔡伦连夜出发,顺着观音菩萨手指的方向开始寻找叫做“桦”的植物,终于在彭水县朗溪乡竹板桥地区找到了它。兴奋之余,蔡伦认为竹板桥是块福地,遂将造纸术传给了当地的乡民。
朗溪竹板桥造纸技艺便由此而来,在竹板桥当地至今还流传着“蔡伦造纸不成张,观音菩萨引药方”的说法。不管其是否为真,在彭水县竹板桥地区素来生长着葱郁连片的造纸用竹。《彭水县志》记载,早在唐宋时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利用这里丰富的竹海资源学会了土法造纸。到了清代,又进一步用褚树皮为原料制造皮纸。1949年,朗溪乡竹板桥地区制造的纸张因质量较好,已经作为了小学、私塾用纸。
如今传承下来的竹板桥造纸技艺仅是刘氏一脉,所以人们也把“朗溪竹板桥造纸”称为“刘氏造纸”。清康熙年间,刘氏老祖为了避难,从江西举家西迁,在途经彭水县朗溪乡的竹板桥时,因看到这个大峡谷河水清澈,两岸竹海成林,便决定在此扎根下来。此后,刘氏族人采伐河竹,运用土法造纸术开始了土纸的生产。
而关于刘氏造纸术的源承,向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刘氏造纸术乃家族私传,刘氏老祖从江西迁居至此时就带了过来;另一种说法却是朗溪乡当地本身就流传着这一造纸术,刘氏族人到此之后对造纸术进行了改进,就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不论哪种说法,从刘氏老祖迁居至今,刘氏造纸技艺已经传承了10代人,有着300余年的历史。而刘氏造纸能有今天的知名度却是得益于彭水县对阿依河的宣传。2002年,为了促进阿依河旅游开发,彭水县单独请了一批媒体到此宣传。也就是在这次宣传中,有媒体人意外发现了紧邻阿依河的竹板桥造纸术。古老的人工造纸技艺,顿时让所有媒体人如获珍宝。于是,在阿依河名声渐显之时,朗溪竹板桥造纸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
2007年5月,朗溪竹板桥造纸被收录进重庆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十二道工序制成一张纸
传承于古老蔡伦造纸术的朗溪竹板桥造纸工序十分复杂,素来有“七十二道脚手,除开吹那一口”的说法。其工艺主要有取料、制料、制浆、成型、干燥、包装保管等几大步骤。
首先是取料。每年阳历的二三月份进山砍采嫩竹,并将其截成1.5米左右的段,运回作坊,这是整个造纸工艺的第一步。
其次就是制料。制料有两个工序,第一个是浸泡。先将嫩竹打破成竹片,捆成直径约10厘米的竹片把;然后将竹片把放入浸泡池中,一层层铺好踩实,每铺一层竹片撒上一层石灰;浸泡约三个月,待竹片软化后将其取出洗净,堆放到干池子内,上面覆盖稻草,使其发汗变成造纸用的纤维。40天后,加入清水将发酵好的竹料进行清泡以便备用。
然后就是制浆了。制浆又分为碾碎、踩料、搅浆、制备桦液等工序。将发汗好的熟料装入石碾盘内碾碎成棉絮状的纤维,再放入专用的池中踩粘柔,进一步分裂纤维;然后将踩粘柔的纤维放入浆池中,掺入清水,用棍子上下搅拌,去除那些大而长的,待到纤细均匀的纤维全都浮在水中的时候,就可以添加黏合剂了。这里所添加的黏合剂,是一种叫做棉花桦的纯天然野生植物,采集方便,黏合效果也很好。
接下来就是纸张的成型。成型分为舀纸、“刁纸”(去水)、打光上色三个步骤。用舀纸特制的帘子伸入浆池,迅速左右舀动,待纤维均匀附在帘子上时捞起,再揭到用厚木板制作的纸架上,根据纸浆的多少决定铺放的厚度。刁纸时要循序渐进,先去掉边角余料,放上厚木板盖,叠上“码子”(一种专制木方),让纸中水份挤出来,不能用力,以防纤维跑失;待纸张定型后,加上凹型木方,用撬棍一端伸入千斤栓后,由轻到重地用力压挤;再将撬棍换成“刁杆”(榨杆),人工吊压刁杆,直到无法再压挤出水来,然后套上纤索,用撬棍转动滚筒继续加压挤出水份,一直到榨干为止。刁纸完成后,原本厚厚的一墩纸就变成了矮矮的一方,用刮刀将这一方成型纸四周去毛打光,为了美观再在成型纸边沿处刷上土红(特殊矿石生成的颜料)。
将刷上土红的纸张搬回家,就剩下干燥、包装、保管等工序了。干燥分揭张、晾晒两道工序,先用人工将湿润的纸一张一张地揭起分开,再按五张一叠的规定张数错位对折叠好;再将揭开叠好的成品晾在晒谷场上,直至晒干。剩下的包装也有讲究,成品纸包装有叠、合、墩、条四种,五张叠在一起称一叠,五叠为一合,三十合为一墩,两墩为一条,如今一般以墩为单位正反叠在一起打成条。最后就是将打条后的成品放在干燥的地方存放,整个土纸的制作就算完成了。
从阳历二三月份砍采嫩竹开始,到浸泡,再到最后的打条包装,一张纸的成型要整整花费五个月的时间,而整个工艺流程中又以制纤维、舀纸、揭纸最为重要,工序复杂,技术要求高,所以称“舀纸是匠,揭纸是师”。
历史上,竹板桥土纸曾是极佳的书写、餐用、祭祀等用纸。经过刘氏家族三百年的改良和传承,现在的纸质更加细腻,因成型纸绿色环保,有良好的吸水性,又易于燃烧,早已远销重庆、贵州、湖南、湖北、浙江等地。
孤独的造纸术传人
在刘氏造纸术三百余年的传承中,对造纸工艺进行过两次改进。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大胆引进生石灰浸竹工艺,取代了原先蒸煮制料的方法,碾压法取代了碓捣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碾轧出来的纤维也更加细腻;第二次改进是20世纪70年代,由第十代传承人刘开胜创研的舀纸工艺,他加宽舀纸用的帘子,中间用细线分割,一次就可以舀出两张纸,效率足足提高了一倍。
在谈及如何想出这种方法对造纸工艺进行改进时,刘开胜告诉本刊记者:“当年那种一张一舀,舀起来太轻松,一点不带劲,所以就想法整成了两张一舀。”从14岁初中毕业接手土法造纸开始,刘开胜已经舀了足足44年。年少时没有浆池高的他,就垫着木头站在池边舀。时间不仅仅积攒了脸上的皱纹,也积累了他对造纸工艺的经验。所以当彭水县对竹板桥18户造纸人家进行“选精”时,刘开胜才能最终脱颖而出,成为竹板桥造纸唯一的传承人。在采访过程中,他不无自豪地说:“我生产出来的纸张,即使上面没写‘刘开胜’三个字,但是只要看上一眼,都能知道这是我生产的。”
为了寻找到更清澈更方便的水源,刘开胜将造纸作坊进行了两次搬迁,从对岸搬到河沟,最后在半山腰寻到一处清澈的山泉,才定居了下来。他说,作坊生产土纸用的水都是能直接饮用的。
44年的时间,刘开胜基本将他一生的时间都用在了造纸上面,他一直坚持用最好的技艺造纸,虽然工序复杂,每天的收入也不过100多元,这还得像他这样娴熟的老艺人,工作十个小时才能达到。也正是因为这门传统工艺收入低、工序多、耗时长,村里很多人都选择外出打工,挣得多,还不累。刘开胜却独自坚持了下来,他说:“我现在记录的是一份历史,我能够感受到它在我肩头的责任,如果不做了,这个古老的造纸术就没有人继承了。”
临走时,刘开胜告诉本刊记者,他虽然快60岁了,但身体还好,没什么毛病,他会继续用传统手艺来造纸,一直做到70岁,甚至更久,直到做不动了为止。为了方便,他还在屋后山上种了一片竹林。他说,大自然给了他这么好的环境,有山有水,只要自己肯做,一样能赚钱,还不需要什么成本。等过几年,他做不动了,就培养他的儿子学习这门造纸的手艺,要让这一造纸技艺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