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上海化工区靠循环经济圈吸引外资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地处上海南端、杭州湾北岸的上海化学工业区,是以石油化工的循环产业链为基础的化工区。从化工区的“龙头”90万吨/年乙烯工程产出的乙烯、丙烯、丁二烯,到苯、甲苯、二甲苯等基础化工原料,再到分别制成异氰酸酯、聚碳酸酯等一项又一项中间化工原料,直至延伸加工成各种各样的合成树酯、软泡材料、粘合剂、涂料等精细化工产品,上游、中游、下游项目相关共生,一体化聚集,形成企业之间化工原料、中间体、产品、副产品及至废弃物的互供共享关系。在这条循环产业链上,“上一环节的产品正是下一环节的原料”,“上一环节的废气正是下一环节的热源”,上中下游实现无缝连接,没有中间过渡装置,从裂解原料进去到化工产品出厂,在化工区里一“体”呵成,实现了低损耗、高环保,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上海化工区产品项目的一体化是在项目引进上精心选择的结果。上海化工区招商一个重要步骤是“产品链信息”,吸引外商以自已的优势产业在化工区的循环产业链中“对号入座”。上游的上海赛科90万吨乙烯工程(BP等公司),中游的上海联合异氰酸酯项目(德国巴斯夫、美国亨斯迈公司)、聚异氰酸酯一体化工程(德国拜耳公司),下游的聚酯项目(德国德固赛公司)、聚四氢呋喃项目(德国巴斯夫)、MMA项目(英国璐彩特公司)等,组成了化工生产的关联组织体系,出现了世界化工巨头齐聚化工区的喜人局面,而这些跨国公司也因为产业链的资源循环和无缝连接,实现了资源的减量投入、集聚利用、循环利用和效益最大。
循环经济打造“绿色重庆”
“循环经济”理念的精髓,在重庆市(长寿)化工园区内充分体现。该园区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使天然气化工、氯碱化工、石油化工产业按“上、中、下游”产品链规划和布局,使企业间形成代谢和共生关系,实施“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完成物质、能量循环,使资源利用最大化,废弃物排放最小化。同时,园区水、电、气、热等服务项目实现集约化管理。化工园区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现正着力打造中国最大的新能源基地和长江上游最大的综合化工基地。而该园区的做法,正是重庆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重视循环经济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城市的重庆,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打造绿色重庆,已成为企业界的共识。
今年3月25日,重庆市政府第5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为循环经济建章立制。重庆市还将实施“12518”工程: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建设两个体系,即建设促进资源节约的政策法规体系和循环经济框架体系;突出5个重点领域,即能源节约和降耗、水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利用、强化土地资源利用、推进清洁生产;实施18项重点工程。重庆市的重点用能企业将通过加强产品能耗限额管理,建立用能奖惩制度,全面降低能源消耗。
武汉市圈定四大节约重点
武汉市出台的《武汉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实施方案》,在四个方面加快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一、武汉市将对重点能耗企业和行业“减耗”,力争“十一五”期间,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年均下降5%,每年有望少烧150万吨标准煤。武汉市还将加快淘汰老旧汽车,推广清洁燃料汽车,增加城市混合动力公交车,并于今年11月1日在全市推广车用乙醇(酒精)汽油;二、明年起,武汉市城区新建建筑必须百分之百地严格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对达不到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不准施工、不准验收备案、不准销售和使用,并将资源节约责任和效果纳入各级政府、部门目标责任制和考核体系中;三、武汉市将在东西湖区创建全国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试点,今明两年在该区进行绿色GDP核算试点。四、武汉市将在水果湖电力社区、陶山社区、洪山区部分高校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武汉市政府计划,2005-2006年重点建设三金潭、落步嘴、黄家湖、汉西等污水处理厂。到2010年,武汉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污水回用率为20%。在节约用地方面,武汉市还将加快“停未建工程”和闲置土地资源的处置,重点盘活存量土地,推进“城中村”改造,力争在2010年全市禁止生产、经营和使用粘土砖。
秦皇岛工业垃圾综合利用率达80%
最近3年来,秦皇岛对新上和引资项目严格实行环保测评和环保一票否决制。目前,全市在建的省市重点项目34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308个,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88个,每天平均有26家民营企业注册,所有这些企业和项目都实现了环保达标。秦皇岛码头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输出港,年吞吐量超过1.5亿吨。为减少粉尘污染,需要大量用水除尘,但海水不能用,自来水成本太高。为此,秦皇岛港投巨资建成了日产2万吨中水项目,千方百计将各种废水、雨水收集起来加工成中水循环使用,每吨水减少成本2元多,取得较大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利用高科技建设低能耗、无污染和再循环经济项目,已成为当地企业的共识。3年来,全市增加高科技企业58家,研发高新技术产品84项。秦皇岛晨砻建材公司投资3亿元引进意大利制砖设备,将热电厂的粉炉灰废物利用,研制开发出40多个保温节能墙砖、地砖新品种,每年生产高附加值的保温节能砖2.2亿块。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使秦皇岛出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多赢局面,秦皇岛市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继续保持在95%以上。
燕京啤酒清洁生产带来效益
目前世界上先进的企业都在利用环保项目来大量的节约运营成本,达到企业经济发展与环保事业双赢。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找准经济发展与环保之间的结合点,使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得到了循环利用。如瓶渣卖给制瓶企业作原料,炉渣作为建筑行业的防水材料,酒糟是牛、羊等家畜的优良饲料,废标纸作为造纸行业的原始材料等。建厂至今该公司用于环保项目的投资达1.6亿元,包括新建日处理4万吨的大型污水处理厂、锅炉的水漠除尘系统等18个项目,使企业的各种消耗控制在行业较好水平,各种污染物排放达到了北京市标准,企业建设成为一个花园式生产企业,并成为北京市工业旅游点之一。在有效治理各种废弃物的同时,公司注重源头管理,把清洁生产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途径,特别是对各种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已经逐渐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第一轮清洁生产工作共投资3437万元,可实现年经济效益约1662万元,两年就能收回全部投资。
贵阳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区
贵阳市南明区围绕“建设生态经济市”的发展战略,按照南明区“三产兴区、工业强区、环境立区”的发展思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区域竞争力。高度重视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倡导有利于资源节约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区。
以发展基地和支柱企业为重点,做强二产业,突出生态主题,依托贵阳航空港的优势,按照建设生态型、园林型、智能型、文化型特色的城市新区的规划定位,与花溪、乌当区政府共同开发龙洞堡区域。加快发展食品、机电、药业等支柱工业;加快培育现代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促进信息产业发展;推进食品工业、药业等重点优势企业的技改达产增效,争创全国名牌企业;积极推进龙洞堡、上下坝、笋子林三个园区的开发建设。尽快形成大基地、大企业、大项目、名品牌的工业发展战略依托。
栖霞市实施“生态立市”
近年来,山东省栖霞市把集聚生态优势、创造生态品牌作为兴市、强市的根本途径,全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果。
建设绿色家园。为建设现代化生态旅游城市,增强区域吸引力和竞争力,栖霞市全力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实施绿化工程,发动群众在路旁、水旁、宅旁植树,使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46.5%;在农村开展了创建“生态型文明村镇”活动,通过实施“硬化、绿化、美化、净化”工程,着力营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人居环境,使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3%,人均公共绿地9.7平方米;他们还对白洋河、清水河等五大流域进行了全面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平方公里,为生态环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良好的环境吸引了大批客商到栖霞安家落户,今年1~6月份,全市实际利用内资15.2亿元,同比增长51%。
打造绿色工业。近年来,栖霞市坚持发展工业与保护环境并重的原则,加大了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培植力度,积极推行清洁生产。该市立足果业大市的实际,在抓好果业生产的同时,建设各类气调库134座,总储藏能力超过20多万吨,按照“旺季存,淡季销”的经营原则,实现了果品增值。同时,他们还建起了果品、畜牧、蔬菜等各类涉农加工企业600多家,拉长产业链,实现了农产品利润的最大化。近年来,该市按照“环保第一审批权”的原则,先后拒批不利环保的国内外大项目30多个,关闭14家有污染的利税大户企业,并斥资1.27亿元根治了近300个污染源。
发展循环经济。栖霞是一个果业大市,人均一亩果,农民收入的80%来自果业。对某一经济形式的依赖性越大,风险性就越大。为分担风险,栖霞市坚持以特色资源为基础,在巩固提高果业支柱地位的基础上,推进产业链条向前与畜牧业对接,向后拉动食用菌业的发展,实现了农业内部产业的良性循环,形成了一个多元化、复合型的生态经济体系。畜牧业产出的大量有机肥,为果品和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提供了保障;果业每年产出几十万吨的果树废弃枝条,为菌菜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发展菌菜产业产生的菌棒废渣又为果品和花卉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机肥料。截至目前,栖霞市的果、牧、菜三个产业农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到57%、12%、6%。
开远将建循环经济型城市
云南省开远市发展循环经济规划大纲日前在昆明通过预审。根据《大纲》要求,开远将建成以工业循环为重点的循环经济城市,同时探索出一整套完整的、科学的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指标体系。开远市是一个典型的煤电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以不可再生的煤、磷矿资源为基础。由于产业格局不合理,开远一直是云南的重污染城市。虽经过大力整治,企业已基本实现达标排放,但由于污染排放总量依然很大,导致城区大气环境质量一直在三级徘徊,污染物环境容量接近饱和。《大纲》确定了开远“围绕一个目标,实现两种转变,建设三个核心体系,完成四方面提升,按照五大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思路,以提高环境质量与生态品位为重点,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空间的合理布局及功能的调整,全面实现环境质量水平、经济实力、社会文明程度和城市知名度的提升。开远市发展循环经济总体上分为两部分,即物质流体系和支撑体系。物质流体系包括生产和消费两个领域,生产领域主要是在一、二、三产业构筑循环经济体系,在消费领域积极倡导可持续消费,而支撑体系则包括社会保障系统和基础设施支撑系统。
循环经济让武陟农民得利
河南省武陟县综合利用各种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积极发展生物能源,变废为宝,实现了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近年来,该县依托畜牧大县的优势,积极推广种植-饲养-能源-环保的生态农业模式,全面应用沼肥、堆肥、腐熟肥等有机肥,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探索出了猪-沼-果无公害生态农业模式。目前,该县沼气池总量达1500个,共推广沼液浸种8万余亩,沼液防治农作物病虫害20万亩;推广猪-沼-果模式2000亩,沼液喂猪1.5万头;强力推行秸秆氨化技术,通过制定青贮给补助、买青贮机械给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发展秸秆青贮。此举降低了畜牧业饲养成本,促进了该县畜牧业的蓬勃发展。目前,该县拥有青贮池1120个,容积达40.3万立方米,年青贮秸秆13.6万亩;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种养农业,引导群众发展莲鱼混养生态种养模式,使水田纯收入由原来的每亩500元增加到2000元。目前,该县莲鱼混养面积已发展到2000亩。